十年夙願 把握機緣終圓滿

2016/11/04| ◎李秀娥/雪隆分會報導
列印
「受證對我來說很重要,當我還是慈青時,受證就是我篤定的目標,我此生已認定這位師父。」林友菁娓娓道出多年回臺受證的心願,十年的蹉跎與等待,2016年終於如願以償,心中五味雜陳,特別珍惜。

◎慈青時代 渴望見師

2006年林友菁讀大學時,因感動慈濟的助人行動,與自己愛助人的心不謀而合,自動參於慈青團體。她不時參與慈善家訪,眼見志工真誠關心貧苦的人,非常感動,便用心投入慈善與環保。林友菁身體力行勸同學不用保麗龍餐具,改用環保碗,也向身邊的同學勸素,內心非常法喜。

林友菁也參與薰法香殷勤入法,往往清晨早起時,一些同學才就寢,她感到時間比他們充裕。大學時期,在志工用心陪伴下,林友菁在慈濟理念與勤務都打下堅實基礎,對日後要走的慈濟路影響至鉅。

林友菁曾回臺參加營隊,滿懷熱情期待見到證嚴上人。當時卻因上人行腳,緣慳一面,帶著失望心情返回馬來西亞。

第二次參加四合一研習營再回臺灣,又因曾領過念珠,無緣再上臺讓證嚴上人戴上念珠,再一次失望,失落的她只能以淚洗面!心中懊惱:「我是不是與師公上人無緣?」於是,林友菁發願,有朝一日,一定要讓師公上人為她戴上「佛心師志」。

大學畢業後,林友菁投入職場,經歷環境與人事變遷,從吉隆坡搬回家鄉詩巫任職;接著經歷結婚、生子、育兒,為孩子及家庭勞碌。時間在指縫間流逝,受證心願似乎遙不可及,但她從未放棄,等待因緣成熟。

◎把握機緣 圓滿夙願

2016年林友菁毅然答應承擔社區協力組長,突破了家庭枷鎖。她在家業與志業間取捨,經過一番掙扎,最終在身為慈濟委員的家婆及慈誠的先生支持下,接受崗位。先生黃信榮(惟拓)說:「我賺世間財養家,你就放心去賺功德財吧。」

此後,林友菁積極帶動社區,人力雖缺乏仍然用心經營;凡有社區聯誼、慈濟活動,都帶動大眾及會員參加,尤其是慈善與環保更不遺餘力。林友菁曾關懷一位精神有狀況的洗腎病人,協助他得到洗腎補助。雖然過程非常考驗,最終獲得援助,讓她欣喜不已。

今年(2016年),孩子稍長,林友菁在家人支持下,完成培訓,期間家婆也不時給予指導與成就。她表示要好好把握良機,受證成為證嚴上人第一代弟子,圓滿十年夙願。

◎受證之後 願擔重任

林友菁認為受證不是畢業,而是擔起更大的責任。她期許日後能多接引大眾,邀約更多人一起投入行善。在堅持付出的同時,難免會遇到挫折,但她相信用心耕耘必有收穫。

「當我打電話邀人時,往往十之八九會被拒絕,心情難免會低落,但很快就轉念。」林友菁會從志工劉濟雨的著作《修與行》中找方向,開解心中疑惑,甚至要求跨區支援。

基於此,林友菁積極接引新人,培養社區幹部;一肩扛下社區組長外,還兼顧財務及慈善幹事。勤務雖忙碌,但多做多得,感到充實而有意義。

◎勇於承擔 帶動社區

林友菁在社區勇於承擔,用心經營區內活動,積極培訓新人,以開闊的心胸執行勤務,獲得大家認同與讚賞,其陪伴志工劉莉莉(慈璟)既讚歎又感動。

劉莉莉表示:「友菁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家務繁忙,還願意擔起北青草路協力組長之職,難能可貴。明知區內人力不足,推動志業之路崎嶇難行,她毅然接受。遇到困難不放棄,也沒埋怨,堅決挑起此重擔,不曾藉家庭及孩子而推諉責任。」

社區慈善幹事蔡麗詩(慈惕)也對林友菁的精進大表讚歎。蔡麗詩說:「她經營社區幾乎是一腳踢,從頭帶到尾。如策劃家訪、分配人手、電話通知、交通安排,樣樣皆來;人雖很忙,但從不抱怨或推諉。」又說:「友菁性情開朗、人緣好、凡事不計較、以身作則帶頭做。社區志業在她帶領下,已漸漸看到成績。」

林友菁恆持初發心,讓生命勇往直前,散播愛與善的良能。她期許圓滿夙願受證後,成為師父的好弟子,扛起傳承法脈、弘揚宗門的使命。

圖左 :林友菁(右)在吉隆坡時積極投入慈青,畢業後也持續保持熱誠。[攝影者:蔡雨鴦]
圖右 :家婆劉桂花(左)及先生黃信榮(右)給予林友菁大力支持,互相補位,讓友菁家庭與志業間得以圓滿兼顧。[攝影者:陳金香]
圖左 :林友菁(左)在古晉承擔社區組長,樣樣親力親為,毫無怨言。[攝影者:沈澤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