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心靈故鄉尋根 如願受證

2016/11/02| ◎任海文,陳思妤/雪隆分會報導
列印
二百五十位來自馬來西亞雪隆慈濟各據點的培訓志工,從10月20日開始分別搭乘早午班機,在四十七位志工和同仁陪伴下,浩浩蕩蕩前往臺灣慈濟板橋靜思堂,出席為期七天六夜的「2016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 習會」,成為證嚴上人的第一代靜思弟子。

這批即將受證的志工在抵達板橋靜思堂時,受到臺灣志工和隊輔熱烈地迎接,除了感受到臺灣法親們的熱情,更感受到如同返家的喜悅。

◎精進研習 不懈怠

營隊學員分別來自越南、香港、澳洲、巴西、日本、斯里蘭卡、約旦、紐西蘭和中國志工,其中以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志工陣容最浩大。

首場分享由靜思精舍的德勷師父主講「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細說證嚴上人創辦慈濟的點滴。資深志工金晉卿在慈善志業課題裡,分享加入慈濟因緣與賑災經歷。金晉卿原本的夢想是環遊世界,但是透過賑災活動,她見苦知福,進而改變夢想,發願到苦難地方拔苦予樂。

金晉卿分享復興空難時,志工如何用心關懷往生者家屬。其中一位年輕罹難者的母親,在志工陪伴下走出悲傷,進而找到人生方向,回到家鄉中國大連,發揮大愛。

社工陳志明則分享訪視關懷的流程,人人是聞聲救苦的提報人。他鼓勵大家在訪視時學習傾聽,並指出除了提供基本需求,內心的安全感更重要,「我們要做到安身、安心再安生活和安學。」 

◎課程豐富 多樣化

午後,進行「慈濟家風--四威儀」,分三個站做示範和驗收。其中在講經堂由德勷師父講解「三皈依」及「三寶」等……佛教語彙,同時教導學員如何禮佛問訊;在國議廳,衣、住威儀則由志工教導如何拆棉被,衣著的人文威儀;而在齋堂,精進組四位志工則示範食的威儀。

由人文志業副執行長葉樹姍率領的大愛電視臺及網路電臺團隊,分享「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之下,製作的作品屢獲各類大賽獎項及提名。《靜思晨語》製作人董瓔滿,分享她在大愛臺十六年來的轉變,從邊吃雞腿便當邊撰寫持素腳本,覺得怪誕之際進而決定茹素,到最後毅然決然肩負傳法使命。

新聞部副理任家珍分享數則大愛新聞,特別對一則馬來西亞學生捐肝救老師的新聞,特別有感動。自1988年受證的網路廣播部經理慈韻,分享大愛網路電臺歷史及節目的規劃……

◎如願受證 接厚禮

星耀是在呂良德邀約下,參與2010年9月16日的吉隆坡靜思堂動土典禮。他看到慈濟的美很感動,當下就決定捐榮董護持,隨後不時地參加慈濟活動。他自認自己不太精進,覺得懺悔,因為在見習階段就待了五年。

幸好因為半退休,讓他有機會被安排負責接待前來馬來西亞吉隆坡參訪的志工,更從參與活動裡,看到志工展現出眾志成城、細心和嚴格守規的行為而印象深刻,讓他在今年(2016年)成為培訓志工後,加緊腳步,終於如願受證。

「雖今年已經第四次回臺,能在上人面前受證,接受這分厚禮,是這次回臺的重大收穫。」星耀甚為珍惜。

◎學會轉念 善溝通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陳彩鳳,為了找出方法教導孩子,在2011年參加慈濟大愛媽媽課程。陳彩鳳分享,大兒子就讀三年級時,經常被老師投訴不交功課、寫字潦草、不合群等……問題。後來她才發現,問題在於孩子缺乏陪伴,於是她決定辭去工作,全職照顧家庭。

過去在公司管理生產線時,陳彩鳳坦言,常常把公司的管理方式套在家人身上。「我以前都要家人聽我的,從來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孩子不知不覺封閉自己的心門,抗拒與媽媽溝通。」

陳彩鳳因加入慈濟而逐漸改變與家人的溝通方式,特別把「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落實在生活裡。她說:「我學會轉念,以前跟丈夫意見不合時,便與他冷戰,現在會反省自己的聲色。雖然還是會發脾氣,但會跟孩子好好溝通、道歉。」陳彩鳳很感恩家人的支持,也是她做慈濟最大的動力。」

七天六夜的「2016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處處充滿感動,人人在證嚴上人的祝福下,圓滿受證,承擔起「慈悲為懷、濟世救人」的使命。

圖左 :金晉卿分享復興空難時,慈濟志工如何用心關懷罹患者家屬。[攝影者:陳先元]
圖右 :新聞部副理任家珍與眾分享數則大愛新聞。[攝影者:陳先元]

圖左 :開營時,各國志工相見歡,大家都站起來鼓掌。[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陳彩鳳(左二)因加入慈濟逐漸改變與家人的溝通方式。[攝影者:洪清萍]

圖左 :衣住威儀則於國議廳由志工教導如何折棉被。[攝影者:陳慶雄]
圖右 :台北分會社工陳志明則分享訪視關懷流程,人人是聞聲救苦的提報窗口。[攝影者:陳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