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慈少圓緣 感恩伴隨成長

2018/11/11| ◎章郁蕾/雪隆分會報導
列印
「希望在這一年,孩子們在心靈上有所改變和成長。」慈濟亞庇聯絡處負責人張植青(惟遠)在親子慈少大圓緣活動時致詞,鼓勵孩子們好好將「靜思語」落實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要記得行孝行善。

◎演出夠逼真 報以驚歎 的掌聲

11月11日清晨,來自路陽區(Luyang)的十四位親子班學員,和亞庇聯絡處的二十九位親子班學員,及二十九位慈少班學員在父母的陪同下,帶著歡喜及興奮的心情來到慈濟亞庇聯絡處,參加一年一度的親子慈少大圓緣活動。

現場共二百六十四位一同見證學員在學習上的成長。十五位完成三年慈少班課程的學員,歡喜地從張植青手中接過證書,三十位圓滿八堂親子班課程的學員則獲頒勤學獎。

活動節目安排精湛,由八位擔任小志工的前親子班學員,為大家帶來輕鬆活潑的舞蹈《學貓叫》;緊接著還有親子班學員與家長聯合呈獻《父母恩重難報經》中的〈懷胎〉、〈十恩〉和〈子過〉,透過精湛演繹贏得臺下觀眾熱烈的掌聲。

路陽區親子班學員張瑄恬以甜美的歌聲獻唱〈媽媽寶貝〉,送給臺下的母親們;配合經藏演繹,再由兩位慈少為大家帶來詩歌朗誦。

◎眼中小魔鬼 變成可愛小天使

由於父母親都不諳華語,諾爾(Noel Frazer Junior)由祖母鄺淑華帶來親子班上課。曾經因諾爾好動,學校老師拿他沒法,還用「魔鬼」來形容他,讓身為祖母的她憂心又彷徨。

報名參加親子班,鄺淑華第一天陪著孫子上課,她看到老師發現孫子在課堂地上翻滾,走過去,輕聲呼喚孫子的名字,牽著他的手,帶他站到一旁,幫他整理衣服,「孫子竟然能乖乖的安靜下來,有點不可思議。」她感恩慈濟讓諾爾從人們眼中的「小魔鬼」,變成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家長羅德仁帶著妻子陳華敏、長子羅宇傲和一對雙胞胎女兒羅詠妍及羅永芊一起上臺分享。他說:「慈濟志工無私貢獻,身體力行告訴我們要有知足、感恩、善解和包容的心。」羅德仁看到慈濟提供的教育方式,讓他對老師及志工們深感敬佩,給了他帶著家人一起參加親子班的動力。

「我和孩子在親子班裡學習到處事待人的基本道理,也透過一些有趣的小遊戲,拉近了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曾經羅德仁參加親子班的運動會,帶著孩子一起比賽,也藉機鼓勵孩子做事要全力以赴,但友誼第一,他感謝老師和志工們的付出,讓孩子們快樂、自信地學習。

◎自己先改變 共同成長和學習

慈少謝卉芊曾經一度拒絕繼續參加慈少班,今年(2018年)在媽媽莊秀瑜的鼓勵下,再次報名參加,看到女兒在這一年的改變,媽媽在分享時幾度哽咽。

處於青少年期的謝卉芊因為轉校而結識了新朋友,主見很強,在參加了第一年的慈少班後就不願再出席,莊秀瑜雖然內心感到焦慮,但只能尊重女兒的意願。在女兒讀初中一和初中二那兩年,是母女關係最糟糕的兩年。

「幸好得到慈少班老師的提醒,情況才得以改善。」莊秀瑜時時提醒自己,在管教孩子之前,先自我省思,應以慈愛、委婉的言語耐心施教,自己作出了改變之後,也漸漸影響孩子。

莊秀瑜欣慰地說:「她從一個令我很頭痛的小孩,成為一個可以讓我信任及放心的小孩。」尤其在去年,全體老師精心策劃的生活營「自願的力量」,讓女兒自願回來慈少班,「慈少班不但是一個孩子們成長的好環境,更是一個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加強親子關係的地方。」

最後,她說不管工作上有多忙碌,一定要把家庭放在第一,與孩子共同成長和學習,她也藉此感激老師們的鼓勵。

◎感恩有慈濟 彼此學習和付出

從親子班開始接觸慈濟的林曉柔,代表慈少班學員致感言:「三年的慈少生涯我變得更懂事,待人處事更成熟。」她感謝老師們無私的付出,感恩慈濟志工們為大家提供的美食及讓他們有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因為捨不得離開老師、志工和同學們,她表示將會繼續留下來當小志工。

身心寬暢時刻,從根地咬遠道而來的志工在現場設立食品義賣攤位,為根地咬醫院洗腎中心募款,義賣會的食品在大家響應下,迅速被搶購一空。

圓緣活動在全體志工和來賓們手牽手圍成大圈圈,齊唱〈感恩的心〉下圓滿。天地雖寬,人生道路坎坷難走,感恩有慈濟,讓大家一同快樂學習與成長。在感恩時刻裡,教聯會老師和各功能組志工們一一上臺致謝,感恩彼此有機會學習和付出。

〈註〉路陽區親子班:為落實教育社區化,慈濟借用路陽區的一所幼兒園舉辦親子班,讓住在就近的家長及孩子前來學習。

撰文者:章郁蕾、沈財發

圖左 :二百六十四人歡喜地出席2018年親子慈少大圓緣活動,一同見證課程的圓滿及學員在學習上的成長。[攝影者:吳美強]
圖右 :家長羅德仁在分享時歡喜地表示,慈濟的人文與品德教育,讓他有一股「想把家人都帶來慈濟學習」的動力。[攝影者:謝念祥]
圖左 :慈濟亞庇負責人張植青頒發結業證書予完成三年慈少班課程的慈少學員。【攝影:張霖汭】[攝影者:謝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