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家茶會說慈濟 濟貧教富啟悲心

2010/03/14 | ◎楊淑元(慈馡)、林翠蓮(慈泰)/斯里蘭卡報導
列印
海嘯侵襲斯里蘭卡後,新加坡慈濟志工持續關懷,今年三月又再度到當地舉辦義診,之後緊接到首都可倫坡舉辦茶會,向當地實業家介紹慈濟,希望啟發更多在地人的悲心,共同為同胞付出。現場除了有四十二位實業家與會,還有五十多位曾接受慈濟的醫療援助個案也出席,貧富共聚一堂,透過分享,教富濟貧,也濟貧教富。現場一百六十三人中,有三十五人化感動為行動,馬上加入會員及志工。

前漢班托塔市長皮亞西納(Piyasena)的女兒查杜拉妮(Chathurani Madusha),海嘯後也在漢班托塔當過志工,她表示下次義診一定來協助做翻譯,並希望畢業後加入慈濟。[攝影者:許翠琴]
慈濟新加坡分會於斯里蘭卡拉納普拉縣(Ratnapura)第二次義診活動甫結束,志工又馬不停蹄北上,2010年3月14日於首都可倫坡舉辦茶會,向當地實業家介紹慈 濟,希望啟發更多在地人的悲心,共同深入慈濟行菩薩道,加速人間菩薩招生的腳步。

◎茶會濟貧教富

海嘯後,慈濟對蘭卡的災後援助,是由在當地有業務的台灣朱章鱗師兄牽引。朱師兄也是營建漢班托塔大愛村的建築委員之一。他多年來關心蘭卡的慈濟志業,這次則集聚了生意夥 伴,邀請關懷當地志業推動的慈濟新加坡分會,前來舉辦茶會。

茶會在當地的一家板球俱樂部的會議廳舉辦。有四十二位實業家與會,其中多位是曾參與慈濟海嘯賑災工作的前Leaderday公司的管理人員。另外,五十多位在海嘯後曾接受 慈濟的醫療援助,而接受心臟手術的個案也歡喜出席,連同家屬共一百二十一人。大家歡聚一堂,教富濟貧,也濟貧教富。現場一百六十三人中,有三十五人化感動為行動,馬上加入 會員及志工。

◎慈濟留守深耕

「海嘯過後,很多非政府組織進來援助。但當我看到慈濟大愛村時,心中的震撼無法用言語形容。」從去年開始接觸慈濟,也是慈濟人醫會成員的拉納普拉衛生局長卡皮拉 (Kapila)醫師,首先用辛哈拉語與來眾分享心得。

他接著跟大家介紹慈濟在災區漢班托塔所做的一切,包括建造大愛屋、學校,社區中心等等。他笑著說:「這裏的人不讓他們(慈濟)走,他們繼續在卡哈瓦達 (Kahawatta)開始了義診計畫。」

他分享了與慈濟人共事,以及到台灣親眼見證慈濟在世界各地所做的一切。他讚歎:「慈濟人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讓他們有機會來付出,真正以行動印證佛法。」

卡皮拉也透露,在他屬下的卡哈瓦達基地醫院(Base Hospital Kahawatta),雖有硬體建築設備,但因欠缺醫療儀器,外科已停頓七年。這次慈濟捐贈了牙 科及眼科醫療器材共九台,可以進行外科手術,特別是眼科外科了。對於當地付不起眼科晶片費用的貧苦民眾而言,慈濟帶來了希望,甚至有人走三、四小時來求診。

「我實在無法用任何語言來表達我對慈濟感激之情。在拉納普拉有一個2020的願景。因為有了慈濟,我們在前進了。這裏的人民非常高興。這是我們的福報。」

五年來,慈濟在蘭卡的慈善腳步,讓居住在漢班托塔,也是當地商會主席的阿茲彌感歎:「漢班托塔人民有幸有慈濟。我是穆斯林,但慈濟是個佛教團體。從一開始,我們就看到他們 對其他宗教的尊重。」今年初去了一趟花蓮,他非常感動,決定召集當地商聯會,一起來策劃如何為大愛村與國立慈濟中學謀福。他希望更多人認識慈濟,將慈濟的人道精神傳播開 來。

◎實踐佛陀理念

二十歲的阿密達(Amitha Mishan Fersinando),長得矮小纖瘦,衣著整齊,有一股書卷氣。他從小患有先天性心臟病,2006年在醫院醫師的轉介下, 找到了慈濟,在慈濟可倫坡志工的陪伴下就醫,完成了心臟手術。

成績一向優越的他,四年後的今天在攻讀特許會計師課程,能講相當流利的英語,希望以後成為一位合格會計師。

阿密達十六歲那年,父親過世,他的病情也惡化,身體衰弱無力,走路需要靠輪椅。家裏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讓他對前途感到絕望。「在手術前,我躺在床上三個月,感覺非常孤獨無 援,父親又過世,以為只有坐以待斃。」

手術後,阿密達復原得很好,才看到人生的希望,能依照自己的能力,朝人生目標前進。他希望以後能工作,也希望能幫助需要的人。

茶會溫暖的氛圍,使阿密達感覺自己不孤單,只要互相幫助,其他國家的人也來協助他們,大家就有希望。

「我就讀社會服務系,我們在課堂上學的佛教理念,而你們卻把佛陀的理念都實踐出來,讓很多人感動。我想這樣做,總有一天能建立一個愛的世界。」

查杜拉妮(Chathurani Madusha)目前在大學攻讀社會服務科,也是前漢班托塔市長皮亞西納(Piyasena)的女兒。海嘯後她來漢班托塔當過志工, 2005年曾經與爸爸到過台灣。

出席茶會的有接受幫助的人,也有實業家,讓查杜很感動。慈濟幫助人,但也教他們自助,她說下次義診一定來協助做翻譯,並希望畢業後加入慈濟。

◎化感動為行動

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在茶會上分享五年來在蘭卡的經歷,從急難救助、糧食發放、建大愛村等,落實上人「感恩、尊重、愛」的教誨,上人叮嚀不是給於我們想要給的,而 要考慮別人想要的,建設大愛屋也是如此的嚴謹。

目前在斯里蘭卡的慈善濟貧基金,多數來自海外的慈濟人。因此濟雨師兄鼓勵大家把握因緣加入會員,即使是受幫助的人也有機會造福,種善因就能得善果,預植來世福。

「以前我也是生意人,每天都只希望我的存摺中,1的後面越多個0越好。但是,如果1不見了,再多的0也是0 。錢不是最重要的,有錢也有煩惱。所以大家要做貧中之富,做富 中之富,要能捨,多付出。」

威瑪拉西拉醫師(DR Waimalasira)從電郵中獲知茶會的消息,專程趕來參加。他說,妻子去年過世後為了紀念她,於是開始做義工,也曾捐贈藥品給醫院,希望為太 太也為自己積福。

行醫四十年的威瑪醫師,在茶會中看到慈濟義診的影片,非常興奮,因為他也曾在拉納普拉服務,對當地很熟悉。他並表示,會參與下次義診。

聽到濟雨師兄的呼籲,威瑪醫師主動詢問志工會員表格在哪裡,臨別前還頻頻交代志工一定要聯絡他。

有感動又付出行動,善的循環不息,期許大愛的菩提種子,在蘭卡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日漸茁壯。 .

圖左 : 民眾在填寫會員表格後,當下繳交善款,讓慈濟把他們的愛心撒播在自己的國土上。[攝影者:許翠琴]
圖右 : 茶會現場劉濟雨師兄代表上人頒發「福慧紅包」給出席者。慈濟人醫會成員的拉納普拉衛生局長卡比拉(Kapila)醫師(右),也分享了與慈濟人共事,以及到台灣親眼見證慈濟在世界各地所做的一切。[攝影者:許翠琴]

圖左 : 漢班托塔商會主席阿茲彌,表示他本身是位穆斯林,但慈濟是個佛教團體,從一開始他就感受到慈濟對其他宗教的尊重。[攝影者:許翠琴]
圖右 : 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在茶會上鼓勵大家把握因緣加入會員,即使是受幫助的人也有機會造福,種善因就能得善果,預植來世福。[攝影者:許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