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助學轉型 喜獲助養金

2018/03/29| ◎牛鵬,楊淑元/新加坡報導
列印
「我要存八十元,二十元買文具或其他用品,這樣爸爸就不用再給我錢了。」新加坡「新芽助養金」受惠學生秋香(化名)體諒爸爸的辛勞,在「新芽迎新茶會」上貼心地說道。

新加坡「慈濟新芽助學金計劃」自2017年 轉型,包涵「助養金計畫」與「獎勵金計畫」。「助養金計畫」以助學為目標,除了提升弱勢孩子的教育品質,也帶動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申請對象是慈濟照顧戶小學或中學的孩子,申請條件是該學年上課出席率超過九成以上,通過審核後即可獲得。

◎深度關懷 首批獲助養金

秋香和姊姊琪亞(化名)是首批獲得助養金的學生。由於姊妹倆的母親不幸罹患癌症,雖然病情暫時獲得控制,卻需要依靠輪椅代步;最近雙眼也逐漸接近失明,不僅無法工作,連家務瑣事都需要靠先生及孩子的協助,經濟只靠先生一人勉強獨撐。

姊妹倆的母親在2016年11月,成為慈濟長期的照顧戶。慈濟人每個月登門探望,帶來精神關懷,也送上生活物資,緩解她們家庭經濟上的拮据。

就讀中學四年級的琪亞和小學六年級的秋香,為了讓父母親安心,平日乖巧懂事,「我會洗碟子、打掃家裡,媽媽很辛苦,我要照顧和孝順媽媽。」秋香俏皮地說。

◎獎勵計畫 鼓勵向上努力

在2017年3月審核後,助養金將從4月至10月分發;小學生每月一百新元(約合新臺幣二千二百元),中學生每月一百五十新元(約合新臺幣三千三百元),由慈濟志工在每月家訪時,親自送到孩子手上,給予正向鼓勵。

姊妹倆除了獲得助養金鼓勵,也在志工的鼓勵下,申請新芽助學的「獎勵金計畫」。「獎勵金計畫」共分為六大類別,包括孝悌獎、學業進步獎、學習領域獎、特殊表現獎、全勤獎和行為進步獎。

身材高挑的琪亞,是學校英式籃球隊隊長,有很好的運動細胞,由於表現傑出,而申請了「特殊表現獎」;而將參加年底小六會考的秋香,雖然功課繁重,但非常孝順,家務事一點都難不倒她,於是她申請了「孝悌獎」。

獎勵金申請者,經過半年的家訪觀察後,將在11月接受評估;此外,校方及家長的評語回饋,也是評估的參考之一。通過審核者,將在12月的頒獎典禮上正式表揚,接受志工與參與者的祝福,鼓勵孩子們向上努力。

◎ 志工期勉 同善用助養金

2017年3月18日新加坡慈濟志工舉辦「新芽迎新茶會」,除了介紹慈濟,也說明新芽計畫的意義、申請物件、申請類別、評估流程和配合事項等;並透過話劇向鼓勵學子秉持積極向上的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專長。

孩子是家裡的希望種子,種子需要陽光、水分和肥料,志工一個月到家裡探訪一次到兩次,只能像偶爾灑下的肥料一般,最重要的是家人的照顧及支持。志工馬慶華鼓勵孩子們要感恩父母和家人。

「希望家長能夠幫助孩子一起規劃助養金的用途,善用助養金購買文具、支付學費或學習其他的才藝,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馬慶華再次激勵所有與會者。

◎ 一時落難 期盼走出陰霾

「兒子很喜歡運動,但是運動鞋很貴,下個月就可以幫他買一雙鞋子,還可以支付補習費,加強課業學習。」沈女士感恩地表示。

沈女士的母親是慈濟的長期照顧戶,近來自己又面臨失業,家計突然陷入困境,志工協助她正在就學的兒子申請助養金。沈女士表示,雖然母親受慈濟的幫助,但是參加新芽迎新茶會後,才了解有很多國家也接受慈濟的援助。

一時落難,讓沈女士不得不暫時接受他人的救濟,原本她感到很受挫。「今天在節目裡,看了敘利亞難民的遭遇,看到有更多需要幫忙的人,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覺得自己也不是太慘。」見苦知福,沈女士期盼自己儘快走出陰霾,並做個手心向下能夠幫助別人的人。

每一份新芽計畫的申請資料,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困頓。有的是父母離異而隔代教養;有些是遭遇變故,家計突陷困境;或是父母之一罹患重病,另一人得扛起家庭重擔,難以全心照料子女。雖然考驗重重,但仍有不少孩子力爭上游,為自己和家人的將來努力奮鬥。

2017年慈濟新芽計畫,共有四十七戶家庭、六十九名學生受惠,志工期許每一名受照顧的孩子,心中滿懷著「愛」長大;即使土地貧瘠,依舊能長出新芽,茁壯為大樹,在社會上成為能夠奉獻大愛與關懷的人才。

圖左 :「新芽迎新茶會」,司儀以一首〈The More We Get Together〉帶動家長、孩子,和慈濟志工破冰相見歡。[攝影者:林明達]
圖右 :新芽迎新茶會透過話劇向大家說明新芽計畫的內容,並鼓勵學子秉持積極向上的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與專長。[攝影者:潘寶通]
圖左 :慈濟志工以中英雙語,接待前來出席新芽迎新茶會的105名各族家長及學子。[攝影者:潘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