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地球 從加素減塑開始

2019/05/07| ◎楊淑元,何冠宏/新加坡報導
列印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每個人早就耳熟能詳,或多或少都會聊起的環境議題。儘管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但是又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落實環保呢?

2019年3月31日,新加坡慈青於靜思堂展開一場 「加素減塑」體驗營。體驗營透過許多遊戲,讓學員對環境遭受破壞以及動物面臨的困境感同身受,瞭解自己的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課程遊戲 從中體悟

「現在天災人禍太多了,很多人卻還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這次的活動對大家來說是個很好的提醒。在生活中注意飲食、減少吃肉並注重環保,正確地加素、減塑。」來自淡馬錫理工學院的王莉穎表示,這次體驗營活動以「加素減塑」為主題,主要為提升年輕人對環保的瞭解,且落實生活中。

遊戲中,學員使用筷子或湯匙傳遞綠豆。遊戲難度隨著學員破關的速度而調整,從一開始以非慣用手傳遞綠豆,再到兩人三腳聯合非慣用手傳遞等。提高遊戲難度,主要是希望學員體會大自然遭到破壞後,動物的覓食難度增加,因為動物都被困在塑膠垃圾中而影響活動範圍。

另一個遊戲,課務組人員準備了四十張方形折紙,兩面顏色分別為紅和青。扮演破壞者的學員從紅翻綠,一次可以翻兩個;而守護者從綠翻紅,一次只能翻一個,最終顏色占多數的就是贏家。三輪遊戲中,雖然破壞者人數逐漸減少而守護者增加,但最後依然只能打成平手!這讓學員體悟——破壞遠比守護的力道大!

其中道理,也讓學員瞭解環保回收的速度,遠遠不及生產的速度。善與惡拔河,人多的一方會贏,藉由遊戲延伸,每個人可以盡自己一份力,彙聚向善的力量,擴大善的隊伍。

◎關注環保 一起行動

在第三個遊戲,組員分為雞、豬、狗和貓四個組別,學員頭上套著塑膠袋,並要以被分配到的動物叫聲尋找同伴。過程中,動物叫聲此起彼伏,很快地大家都找回自己的同伴。當遊戲結束後,學員把塑膠袋拿下來時,赫然發現「雞」和「豬」都各自少了兩個夥伴,而「貓」和「狗」卻毫髮無傷。

原來,這是課務組的用意:人們普遍都會選擇性同情,作為寵物的貓和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被捧在手心疼愛;雞或豬的待遇卻大相徑庭,為了滿足人類口腹之欲而成為餐桌上食物,逃不過被宰殺的命運。

點心時間,生活組為學員準備美味可口的三明治。接著,課務組播放一則視頻,講述人們試吃壽司,但是壽司卻藏有塑膠而引發眾怒。這時學員也發現,自己手中的食物裡也藏有塑膠,引導學員聯想動物將人類丟棄的塑膠品當成食物的感受。身為人類懂得分辨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食物,動物卻沒辦法分辨,在找不到食物果腹之下,便將垃圾當成食物。

來自新加坡管理大學(SMU)的鐘健文表示,以前對於塑膠危害環境時有耳聞,這次看到短片中的鯨魚,因為吞食大量塑膠品而死亡,才真切感受到塑膠對海洋生物的衝擊。透過遊戲,讓他心中產生疑問:在遊戲中,雞跟牛可以吃掉,貓跟狗則毫髮無傷地留下來。為什麼吃雞肉跟牛肉讓人習以為常,而貓和狗就有人類為它們捍衛生存權利?他表示會嘗試少吃肉、自備環保餐具與環保袋,並且向身邊的親友推廣環保意識。

慈濟新芽補助金受惠者呂良(化名),接觸慈濟後開始關注環保,且減少購買飲料和打包的次數,並培養帶水瓶出門的習慣。這次的體驗營讓他真正意識到地球遭到破壞的嚴重性。

「看了影片過後,才知道牛隻排出的甲烷對地球的破壞很大,也很驚訝看到鯨魚的肚子裡有這麼多的塑膠品。」經過這一天的體驗,呂良希望更多人關注環保且一起行動起來。

慈青用心籌畫體驗營,希望影響更多年輕人加素、減塑,同時擴大善的漣漪,一起付諸行動保護地球。

(作者:張玉佳、何冠宏、劉金翰)

圖左 :學員絞盡腦汁將自己身上所有的可回收物拿出來接成「一條龍」。攝/白楷[攝影者:楊淑元]
圖右 :「加素減塑」體驗營,透過各種遊戲讓學員關注環境議題,以及環保的重要性。攝/白楷[攝影者:楊淑元]

圖左 :課務組藉由遊戲帶出世間善惡拔河,一個人的力量不夠,需要彙聚更多善的力量。攝/陳慧芯[攝影者:楊淑元]
圖右 :課務組發揮巧思創意,讓學員體驗動物將人類丟棄的塑膠品,當成食物的感受。攝/白楷[攝影者:楊淑元]
圖左 :慈青用心籌畫體驗營,希望影響更多年輕人加素、減塑,同時擴大善的漣漪,一起付諸行動保護地球。攝/白楷[攝影者:楊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