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校長持續推動 靜思語教學

2012/03/07 | ◎王佩君/臺中報導
列印
臺中市清水區大秀國小校長蔡美芸,也是慈濟教聯會老師,為了讓學校老師學習更多的人文理念融入課程,特地安排讓老師有機會感受人文饗宴。

3月7日,蔡美芸帶領四十位老師,參觀清水靜思堂社會推廣教育中心,並參與「環保知能研習」活動,藉由靜思語教學及靜思茶道,體會心靈環保的重要,讓老師學習慈濟的人文素 養。

◎茶道傳情意 家庭樂陶陶

靜思茶道講師趙秀絃,特別從臺中市大雅區趕來分享「靜思茶道八禮法」;濃情禮遇茶香、茶點的接待,感受人與人之間有「禮」真好的真誠相待。

趙秀絃特別舉例,當你在你的家門口,碰到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時,他熱情的跟你打招呼,你卻跟他說:「哎呀!我家好亂都沒整理,下次再請你進來坐。」這樣那位朋友對你的印象 就大打折扣了!因為你家裡亂,沒有整理而不自知,因此而失去與人相處的心意,即是「禮節」。

「曾有一位師兄還沒加入慈濟之前,和家人說話不到三句就生氣,而且又會罵人。加入慈濟接觸茶道,就懂得想要改變和家人的相處方式。」趙秀絃強調,茶道可以美化生活,廣結善 緣。

透過學習茶道因緣,將所學帶回家,於飯後泡一壺茶跟家人互動,爸爸會問孩子:「爸爸泡的茶好不好喝?」一天沒泡茶,女兒就會問:「爸爸今天怎麼沒有泡茶?」趙秀絃說:「因 為茶道讓全家人的感情變得更融洽。」

◎身教重於言教 落實靜思語教學

臺中市沙鹿區鹿峰國小前校長紀肇聲,從1996年參與教聯會有十六年了,將靜思語教學落實成果卓越,透過投影片向大秀國小全體老師們分享「靜思語教學」的方法與成果,並且 以「靜思語教學月刊」及「靜思語小卡」致贈每一位老師。

在鹿峰國小處處可見「靜思語」標語,感化人心。紀肇聲從2000年退休後,持續帶領教聯會老師們在校園內以《靜思語》帶動師生,從教學案例透過影片分享,他帶著學生到各個 安養院膚慰老人家的畫面;曾經到沙鹿童綜合醫院護理之家,雲林縣斗六老人之家,臺中市清水區老人中心,讓學生拉小提琴給長者聽,把歡笑帶給他們。

小朋友從「積憂股」變成「積優股」的見證,使他的學生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還有,參與社區環保義賣、社區彩繪,無不是打造給孩子們學習的機會。

「用愛打造鹿峰」,紀肇聲透過靜思語教學,舉辦戲劇表演、母親節感恩奉茶活動,並讓小朋友為母親洗腳,與母親擁抱;幼稚園的小朋友,自己做三明治後,親手餵媽媽吃,讓學生 懂得反哺報恩。也曾邀請口足畫家謝坤山心得分享,讓小朋友親身體驗,感受沒手用口畫畫的困難。

紀肇聲教學理念,從小處著手「口說好話」,從生活做起「日日減碳153」,從己身做起「身教重於言教」。「體驗—講述—省思—靜思—實踐」,透過「靜思聯絡簿」,讓學生在 聯絡簿上寫感想;並有家長回饋欄;老師回饋欄,展現成果。

◎「心靈環保」從「心」做起

蔡美芸分享:「繳交慈濟功德款已經好幾年,因為紀肇聲校長的牽引漸進受影響,從上學期策畫研習進度時,就提出書面申請,希望全校老師能夠參加慈濟教聯會舉辦的『環保知能研 習』。」透過參加歲末祝福的因緣,她也到臺北參與校長研習營。

教務主任廖雅彬說:「『環保知能研習』,讓我們知道環保教育的重要,整個環保教育實施當中,最重要是從『心靈的環保』開始做起,從『心』做起。」廖雅彬感謝慈濟安排這麼好 的課程,對老師們有很大的幫助。

廖雅彬也說:「老師透過《靜思語》教學,從身教到言教,讓孩子更能夠瞭解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

「教學中總是遇到學生互相指責,但今天我知道,我可以透過《靜思語》教育學生,尤其傳遞證嚴上人教育理念,希望人人飲一杯智慧的法水。」大秀國小邱郁芬老師覺得孩子們遇到 一些困難的時候,可以運用《靜思語》來指引他們,來協助他們。

「早上一壺茶,健康沒問題,晚上一壺茶,家庭幸福沒問題。」邱郁芬期許自己在下課後為學生留一壺茶,希望留住與學生之間的溫馨,培養如家人般的感情。而不是下課時間都是忙 著改作業,應該留點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一起聊聊天,而不是一昧教條式的教導。

知禮懂法,透過不一樣的學習領域,讓老師們了解慈濟許多的人文素養,皆須透過方法的滋潤薰陶,潛移默化。所以,人也是要透過不同的知識教養,不斷的學習,讓心靈沉澱,法不 枯竭,人文禮儀,處處可見。



圖左 : 大秀國小邱郁芬老師〈右一〉,覺得孩子們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可以運用《靜思語》來指引他們,來協助他們。[攝影者:童正雄]
圖右 : 來自臺中市大雅區靜思茶道講師趙秀絃〈臺前〉,向每一位老師介紹:「靜思茶道八禮法」 ,希望大家用一杯茶來溫暖家人的感情。[攝影者:童正雄]

圖左 : 臺中市清水區大秀國小校長蔡美芸〈穿白外套〉,帶領四十位老師,參觀清水靜思堂社會推廣教育中心,並參與「環保知能研習」活動。[攝影者:童正雄]
圖右 : 大秀國小教務主任廖雅彬分享:「老師透過《靜思語》教學,從身教到言教,讓孩子更能夠瞭解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攝影者:童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