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教學寓教於樂 培養孩子慈悲心

2013/11/10 | ◎張文成/臺中報導
列印
「讓我們歡迎拍手迎接你,歡迎你到兒童班…。」11月10日西屯社區親子成長班的班媽媽唱著歌、拍著手,一字排開站在在潮洋里活動中心門口,親切歡迎小朋友報到。

「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班媽媽帶著全體小朋友恭讀靜思語,並播放影片來解釋靜思語的意義。「海地發生七級大地震,一所幼稚園有一位 三歳小朋友已經二十幾個小時未進餐,學校提供免費麵食,因為不小心打翻而痛哭失聲,老師再補一碗給小朋友,才高興的開始用餐。」美玲班媽媽問小明友看完影片的心得,小朋友 分享:「要愛惜食物,捐出食物及零用錢幫助海地小朋友。」

靜思劇場阿布第二集粉墨登場:小米的爸爸因為找不到工作又不敢讓家人知道,一人躲在公園裡衰聲嘆氣,正好遇上大學同學,聊到以前大學時期意氣風發的班長,因為失業想不開而 自我了斷。

小米與玩偶阿布看著小米小時候甜蜜時光的照片,想起現在全家每天都是吵吵鬧鬧,也衰聲嘆氣起來。阿布講故事給小米聽:「以前所有生命都長生不老,但是世界越來越擠,這時出 現時間老人,給每個生命一個時鐘,時間到就死亡了,世界不在擁擠,越來越美麗。」阿布告訴小米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小米終於懂了。

爸爸回來後心情悶悶不樂,小米想要了解爸爸的內心世界,將阿布給小米一隻說實話羽毛,放在爸爸身上,結果爸爸將失業的事實告訴家人。小米的爸爸失業後,全家反而更有凝聚 力。

戶外教學要讓小朋友理解慈悲心,第一站,李建亨爸爸跟小朋友說明慈濟香積飯的由來:「慈濟冬令發放,證嚴上人看到一位老阿嬤,雖然拿到白米卻沒有體力做飯。上人慈悲心,研 發香積飯,用冷開水就可以泡來食用,賑災時非常方便攜帶,慈濟辦活動也不用動用太多人力煮飯。」,當下,班媽媽利用香積飯做出又香又好吃的壽司讓小朋友品嚐。

第二站介紹香積麵也叫慈悲麵,災難發生時因缺乏物資,慈濟將香積麵送到災民手中,用簡易熱開水就可泡出熱騰騰的泡麵,對災民慈悲所以叫慈悲麵。現場也煮香積麵料理,並請小 朋友試吃。

第三站品茗慈濟靜思茶,上人看到苗栗三義的一片茶園,為了讓茶園生生不息並保護生態,改採用不灑農藥,人工除草的生態種植,結果小緑茶蟬將茶葉啃食後產生化學變化的蜜香, 讓靜思茶更香更好喝。小朋友在公園大樹底下品茗靜思茶,直稱好喝。

最後一站教小朋友如何利用慈濟五穀粉製成歡喜糖,慈濟五穀粉是由慈濟精舍的師父用愛心、慈悲心挑選每一顆穀粒,親手研磨成粉,要提供給上人補充營養,結果慈濟人也喜歡飲 用,因而推廣到全球的靜思書軒。班媽媽將五穀粉製成的歡喜糖讓大家品嘗。小朋友吃完歡喜糖都說:「好幸福。」

林芷聿小朋友課後分享:「今天班媽媽準備非常好吃的點心及靜思茶,非常感恩。」

活動結束前,班媽媽邀請家長參加12月8日,在臺中新分會舉辦的慈濟社區歲末祝福活動。而這次精彩的課程,在大家虔誠雙手合十齊唱「愛與關懷」中,圓滿完成。













圖左 : 美玲媽媽跟學員分享這次上課靜思語主題。[攝影者:賴武光]
圖右 : 李建亨師兄跟小朋友介紹香積飯用途。[攝影者:賴武光]

圖左 : 最後一站,許玉芳媽媽教小朋友如何利用慈濟五穀粉製成歡喜糖[攝影者:賴武光]
圖右 : 第三站品茗慈濟靜思茶,由張罕媽媽(左)介紹。[攝影者:賴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