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菩薩入經藏 從不缺席

2015/01/23 | ◎李美儒、呂孟鈴、林雪如/桃園報導
列印
「第一功德難思議,道源功德由信起……」臺下法海區,八十五歲的慈濟志工張吳秀,雙手合掌,隨著螢幕上的經文虔誠唱誦,深信體悟到證嚴上人開示:「信為道源功德母。」

把握因緣參與經藏演繹,張吳秀老菩薩,從一開始練習到圓滿演繹,她從不缺席,「我都跟人家說,會不會不要緊,只要不缺席就好。」秉持只要眼睛亮一點、手腳快一點,人家怎麼 比就趕快跟著人家比,張吳秀以單純心歡喜入經藏。

妙音指導慈濟志工林淑惠說,上人要我們法親關懷,老菩薩有三、四年都沒有入經藏,這次邀請老菩薩入經藏也是法親關懷,對於當初的設計就是請老菩薩他們來,只要從頭到尾合掌 唱誦就好,但幾次下來,發現會把大家的道氣拉下來,於是加一些動作給他們,讓老菩薩該比的時候就比,該休息的就休息,遇到比較複雜,就合掌唱誦,最後變成大家歡喜接受的動 作。

盼望老菩薩深入經藏,林淑惠利用每星期二下午種子共修時,也為老菩薩「加課」,邀起他們一起來共修,兩個月共修過來,她說:「動作雖沒有達到完全的一百分,但相信精神絕對 超過一百分。」

◎老菩薩入經藏 離上人最近

1月23日,2014年桃園區第三場歲末祝福暨受證典禮在桃園靜思堂舉辦。臺上的經藏演繹由剛受證的一百多位新發意菩薩,及六位手語志工共同以妙手呈現,臺下六百多位慈濟 志工含老菩薩「輕安區」,以妙音呈現,大家共同深入「十功德品」經藏,法入心、法入行。

很感恩有福報可以坐在離上人最近位置入經藏的張吳秀,二00一年受證為慈濟委員,目前承擔協力組長的她說:「因為相信因緣果報,所以要精進,把下輩子劇本寫好,社區勤務哪 裡有缺就去補位,我不挑工作,這也是在學習忍辱,希望大家精進,一起來『甘願』承擔。」

與張吳秀相差十歲的黃滿老菩薩,今年七十五歲,首次參與入經藏,特別興奮,還邀請她的弟弟黃秋良師兄來參與。演練從不缺席的黃滿高興地說:「秋良說我很棒,動作、經文還記 得起來。」其實人家怎麼比就怎麼比,人家怎麼唱就怎麼唱,黃滿不覺有壓力,還感恩表示,其實動作不多,合掌居多,有時比錯,旁邊的同學也會跟她提醒一下,這次很感恩有因緣 入經藏,還可以坐在前面讓上人看到。

「輕安區」是專門為老菩薩安排入經藏的演繹區,為了讓他們也可以與大家一起歡喜入經藏,召集人陳鳳英師姊說,為了這次經藏演繹,企劃團隊招集了三次籌備大會,十幾次的協調 會,其中面臨最大的考驗就是規劃老菩薩入經藏。

因為一開始有人為了整齊美,而不是很支持,但陳鳳英不放棄,帶領企畫團隊堅持下去,「上人說,『老的要顧,年輕的要摳。』,社區又常聽到老菩薩說:『法海區演繹,我們只能 坐在樓下國議廳,沒有因緣坐在三樓講經堂,那是年輕人的天下。』」聽見老菩薩的心聲,六十八位,年齡超過七十歲的老菩薩,最後在團隊的力挺下,興奮地被安排三樓講經堂東班 最前面的「輕安區」演繹,那是靠近上人最近的位置。

◎把握因緣 老師甘願承擔

企編團隊窗口鄭振宇說,前年(2013)法海區一半是妙音,一半是妙手,很難整合,以致不知要怎麼呈現,最後團隊跟組隊長達成共識,籌備過程,鄭振宇每天與團隊討論內容、 參考共修帶,又顧及往年老菩薩在跪坐起落不太方便,於是團隊最後決定,動作要比去年更簡單,讓老菩薩能歡喜入經藏。

法海區共修練習從2014年11月20日到2015年1月19日,兩個月的練習,大家都在邊走邊整隊,臺上、臺下相互配合。慈青畢業,在國中教英文的鄭振宇,很高興有機會 來學習,去年九月停下教書的工作,休息一年,準備正式教師考試,「這次剛好這麼好的因緣來承擔,讓我更了解慈濟目前在社區的運作,還有看到每一個師姑、師伯,有很多的經藏 法寶,是很好的學習。」

鄭振宇個性以前比較急,笑稱自己每次都坐高鐵或自強號,跑很快,沒仔細留意身邊的每一個人,現他改坐區間車,體會何謂甘願做,「當慢慢做,體會到那個甘時,真的是很棒的體 驗,以前是個比較急的人,覺得做事情應該要快,其實人跟人之間溝通不是求快,是要求那個圓,一句話有不同的方式說,要怎麼說?讓人家的心裡感受是舒服的,那才是最重要。」

因為自己慢下來,鄭振宇體會到慢的人的想法,發現原來年紀大,是需要這樣子的幫助,要同理他。演練過程當中,他很感恩每一個人,共同成就入經藏,大家法喜而歸。

◎深入經藏 啟發心靈

慈濟四大志業都蘊含在十功德品裡面,最後臺下發願者由組隊長帶領企編團隊、今年培訓和法海者一起向上人發願,這時候臺上呈現是一個大精舍,東班有護髮金剛,西班有女眾飛天 菩薩,象徵慈濟世界是一個立體琉璃同心。

在臺上演繹,年紀己經七十歲的慈濟志工羅國明,退休後即在師姊邀約下做環保,進而見習、培訓,參與演繹,對於換位跑錯位置及動作很大,感到有點困擾,但他不會因為這樣而退 轉,反而認為演繹時,可深入經藏和流流汗對心靈和身體都很好。

對演繹「第一功德品」經文中的「慳貪者起布施心,憍慢者起持戒心……」羅國明師兄感觸很深,因為以前繳交功德款,會想說繳個幾百塊就好,為什麼一年要繳上萬元呢?現在他因 為入經藏因緣,感受到能夠佈施是一種很大的福報。

馬寶明師兄在此次演繹中,對第三功德品經文中的「雖有煩憂無煩惱,雖有生死無畏懼,百八重病常相纒,悲憫眾生不顧已,譬如船師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感觸很深,認為 大船師有堅定的信念,不管是受到任何苦難,他都能堅定意志,達成他的目的,這是人人要學習大船師的精神,剛開始他對動作及經文內容生疏,容易忘記,但經過不斷反覆的練習, 就變得熟練不會錯位了。

《無量義經》之「十功德品」經文,每一段都有不同的設計,臺上臺下共同身心入法,凝聚善念,啟發心靈,帶來正面能量。

圖左 : 年紀己經七十歲的慈濟志工羅國明〈左後三〉,因為演繹,感受到能夠布施是一種很大的福報。[攝影者:陳姵璇]
圖右 : 六十八位,年齡超過七十歲的老菩薩,興奮地可以三樓講經堂東班最前面的「輕安區」參與演繹。[攝影者:陳姵璇]

圖左 : 企編團隊窗口鄭振宇,也與大家一起入經藏。他說法海區練習從2014年11月20日到2015年1月19日,兩個月的練習,大家都在邊走邊整隊,力求臺上、臺下相互配合。[攝影者:陳姵璇]
圖右 : 企編團隊召集人陳鳳英〈中〉,與大家一起深入經藏演繹。[攝影者:陳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