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帶來正面的力量

2015/11/21 | ◎蔡惠如/臺北市報導
列印
2015年11月21日,臺北關渡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舉行一場靜思書軒心靈講座,當日邀請大塊文化郝明義董事長主講「信仰給我的力量」,並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王志宏平面媒 體總監與之對談。

◎四周是海洋的臺灣處境

午後二點半,東北季風襲來略有涼意,冬陽隱身密雲後,甫踏進人文志業中心大廳,書軒的工作同仁親切引導陸續到來的觀眾進到大愛廳就坐。講座進行前,慈濟慈友會首先帶來悠揚 樂曲,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沉浸其中,優美樂聲輕撫人心。

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件事情時,若有堅定地信根與堅持,便能讓事情圓滿達成。郝明義克服先天上的不良於行,不斷地打破舊有的規格往前躍進,於不同的媒 體嶄露頭角進而創立「大塊文化」;近兩年來,因感受到臺灣整體的一些問題與狀況,期間產生個人的觀察及思索,後來透過信仰的力量進行探索。

郝明義表示,位處四周是海洋的臺灣,無處可去的核廢料是目前最大的危險。此外,臺灣沿海沒有漁獲,民眾食用到的魚都是養殖魚或是遠洋捕獲的。臺灣的降雨量在世界上算豐沛, 但近幾年來,臺灣民眾開始感受到缺水的辛苦及不便,郝明義認為,水源不足的問題,未來會更頻繁地發生。

郝明義認為,在地理位置上,臺灣的四周都是海,但卻長期背對海洋,不會面對海洋。他舉例說明,臺灣東北角有大量的九孔養殖池破壞環境;西海岸有化工廠的汙染;東海岸最美的 七星潭成為垃圾場。海洋專家說比較好的海岸線在南部,但是,當他在高雄演講時,臺下的民眾卻對他搖搖頭……

「臺灣的四周都是海,卻成為無魚之海、無水之島。種種現象告訴我們,對環境的不注重與破壞已達臨界點。」對此,郝明義提出「我們只剩二十年時間」的個人論點,提醒大家注重 自己與所處環境的關係及脈動。

◎感恩生命中的考驗

郝明義說,個人在宇宙中顯得很微小。每當他的生命中有重大的撞擊來臨時,感恩那些撞擊讓他體會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境練心,關照、實踐自己的信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懷疑或 恐懼時,郝明義也感恩有佛法信仰支持著自己度過。

接觸佛法是在1989年的夏天,當時的郝明義在家庭及工作上同時面臨很大的壓力時刻,無法入眠的他,隔天一大早即進到辦公室,感覺心情很差,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郝明義隨手 打開抽屜拿出一位作者送他的《大悲咒》念誦。

過去未曾接觸過佛法,更遑論讀誦佛教經典,郝明義在辦公室誦讀《大悲咒》後感覺身心上變得較為舒緩,待忙完公事回到家,他再拿出《大悲咒》誦讀第二遍,結果,他哭到不能自 己,走進洗手間過了好一段時間後,心情才平復下來。隔天早上,郝明義發現身上的嚴重濕疹竟然轉好,震驚的他,開始想要了解佛法。往後,《大悲咒》及《金剛經》成為郝明義最 大的支撐力量。

2005年,郝明義的太太生了場病,他從中體會到,光明與黑暗是一體兩面的,是同時存在的。如果個人相信宇宙間有一股光明力量,也要相信一定有黑暗的力量。「當黑暗最大 時,光明也在黑暗的後面,將光明叫出來就好。」經驗過生命重大危機,郝明義學習以正面的思惟接受、處理日後的任何考驗。

2013年,時值紐約的夏天,某一天半夜裡,郝明義獨自在紐約的屋子內感受到寒冷,冷到他的牙齒打顫。當下,他體悟到即使是與最親近的人相守在一起,仍是要一個人面對世界 的種種挑戰,以及自己尋找出遭逢問題的答案。

◎鼓勵年輕人過微型人生

郝明義分享,個人過的是以「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早上起床後,把自己當作求學期的學生,補充該學習的知識。上午至中午在辦公室,將自己當成初階的職員,用心處理好份內的 公事。下午把自己當成高階主管,去與各界人士進行社交活動或生意交流等。下班後就是退休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多數年輕人考上大學前,只要專注在讀書上,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好大學後就是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後,被催促著買房子、結婚……,對於個人對社會的回饋、奉獻,或探索人生 的其他可能性,則是被安排在行有餘力或是中、老年後,但屆時是否能夠隨心所欲地去實行,尚會受到許多現實條件左右,譬如,身體狀況,家人是否支持等。

郝明義舉例說明,微型人生的觀點是若以一個禮拜為人生的微型,則周休二日如同個人的退休時期,可以將預計退休後想要做的事情安排在周休二日進行,不需等到計畫在幾歲時才要 完成什麼事情,屆時可能會有很多情況已不允許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了。因此,郝明義鼓勵年輕人過以一天或一星期或一個月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語言教育 科學研究的基礎

為多了解海洋,郝明義近期與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的教授見面,談話期間,該位教授花了半小時向他介紹一個語料資料庫,原本想認識海洋方面知識的郝明義感到困惑, 經過教授的說明,郝明義才恍然大悟。

該位臺灣大學海洋系的教授告訴他,臺灣的科學不發達,事實上是與語言教育沒做好有關。從事科學研究主要有二件事情要了解,一是要知道自己所在的環境是個什麼樣的環境,又環 境給自己的位置是什麼。一是要注意到自己身邊事物變動的速度及幅度,了解事物在科學研究範疇中屬於那一個重要部分。

過去,郝明義認為從事科學研究需要天賦,但該位教授卻告訴他可以經由語言教育培養及訓練學生在科學研究上的能力與成果。

藉此,郝明義分享,如果成人每天詢問孩子觀察到的學校環境狀況,譬如,教室在前後兩周內有什麼變化?吃了什麼?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等,這些一成不變的生活內容分享,其實就 是在培養及訓練孩子體驗身邊事物變動的速度及幅度,練習思考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郝明義慨言,中學教育應該是要藉由語言教育培養孩子對世界產生最大的好奇,譬如,對身體的變化、對青春期的變化、對世界產生了解與互動……。但是,臺灣現行的語言教育卻是 要求學生將教科書內容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再將所背誦的內容一字不漏地用在考試上。孩子對語言的學習變得失去興趣,進而影響到理工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失去對世界的 感受力,科學研究的基本精神也相對地被破壞。

◎別怕說出對環境的感受

從事書寫及出版,需要知識的吸收與傳播。講座最後,郝明義與在場的觀眾共勉:「每個人可以練習陳述自己的問題,將自己想到的事情講出來,不要怕不成熟,過程的本身也是幫助 自己對環境的觀察,而這或許就是找到新的問題解答的起點。」

六月甫從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畢業,目前分別任職大愛電視臺新聞部的鄭雅筠,以及人文志業中心《經典》雜誌的洪婉恬,分享聆聽當日心靈講座的心得。

鄭雅筠覺得年輕的世代,應該思惟如何做到監督而不批評。因為社會上的抱怨聲四起,但是卻沒有認清個人應該負起監督的責任與行動。行動過程中,年輕人有時不免過於自我執著, 進而衍生出其他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沉澱思考。

洪婉恬表示,臺灣面臨的很多危機其實是來自於生活周遭。郝明義董事長以反諷的方式訂定書名《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實際上,將臺灣放大在太平洋上觀之,臺灣的四周確實都 是海洋。人人應該用不一樣的眼光視野看待臺灣,要回歸到檢視自己的環境長相,深入了解臺灣擁有的資源有那些,避免再對臺灣的環境進行破壞。

近年來,臺灣處於價值觀改變的時刻,不同世代有不同的觀點存在。若能有堅定的信仰,並持續走在正確道路上,時時關心所處環境的變動及蘊含其中的寶貴能量,譬如愛、善、誠 懇、溫暖等,在任何動盪、困境來臨時刻,自然會有足夠的正面力量湧出,自然會有問題的答案。

圖左 :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懷疑或恐懼時,郝明義感恩有佛法信仰支持著自己度過。[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 慈濟慈友會首先帶來悠揚樂曲,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沉浸其中,優美樂聲輕撫人心。[攝影者:許俊吉]

圖左 : 洪婉恬〈站立者〉分享聆聽心靈講座的心得。[攝影者:許俊吉]
圖右 : 講座後進行簽書會,當日與會者請作者郝明義簽名。[攝影者:許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