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醫義診 愛為起點

2019/09/13| ◎丁碧輝/志業體活動報導
列印
微風徐徐、鳥鳴啁啾,位於中央山脈山腳下的花蓮靜思堂,在秋日的晨曦中,與山脈相輝映。一早,五點剛過,超過五百位的學員和志工,齊聚花蓮大愛樓前的草坪,以太極拳運動,為「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拉開第二 天的序幕。

◎專業分享 救腦救心救命

早上第一堂「救腦救心救命,中西醫合療座談」課程,分兩階段、四個單元進行。第一階段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及何宗融副院長聯合分享,中西醫攜手為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患者,醫治過程與成果。

林欣榮院長以包括自己的父親、慈濟志工、一般民眾等個案,分享腦積水、腦中風及巴金森氏症等,醫療的過程及治療成果。醫療過程除了手術、藥物、引流等治療,還有重要的儀器診斷等。

何宗融副院長則分享,中醫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參考診斷數據,再依據中醫的望、聞、問、切,給予針灸、藥物等治療。對開刀病患,以減少疼痛和傷口復原為目標,對昏迷患者,則是協助其醒腦、開竅。

林欣榮和何宗榮共同表示,無論是西醫或是中醫,所有的治療,都是要結合醫療團隊和志工的專業與用心,期許病患在專業醫療的幫助下,縮短病程之外,更能恢復到過往的生活能力,創造美好的生活與未來。

◎醫療照顧 全程關懷

第二階段,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醫務部主任兼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分享巴金森病的治療。陳新源說,一般人對巴金森病的認知是「手抖」,其實「慢」才是巴金森病的主要特徵。

對巴金森病的治療,陳新源以手術和藥物治療為主,近年植入晶片的手術,大大改善了病患的症狀,植入晶片是透過電流,使病患在動作上的障礙例如僵硬、緩慢和顫抖等症狀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效果甚至可達一、二十年之久。除了巴金森病,植入晶片的神經調控療法,對腦性麻痺、強迫症、憂鬱症以及阿茲海默症,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陳新源認為,看病是一時的,如何將醫病關係延伸至家庭或社會,讓更多的人對病情有正確的認知,並且能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因此還成立了「鬱金香協會」,讓病友之間透過聯誼互動,彼此鼓勵、互相打氣。

除此之外,還有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心臟外科張睿智主任,以個案分享,使用達文西手術,以內外科合併治療方式,治療血管硬化。張睿智還分享,新型複合式手術平臺,可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感染風險。「以對病患最安全的方式,運用科技、縮短病程造成的心理恐懼,創造病人最大的福祉,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張睿智以此為結語,分享他醫病醫心的目標。

另一位賴佩芳醫師,是花蓮醫學中心的急診部主任,她和同仁以實際演練,示範如何透過標準化流程,使用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救治到院前已心臟停止跳動的病患。賴佩芳表示,對心跳停止的病患,急診的目標,不只是讓患者恢復心跳,還要能清醒地走出醫院。

◎人工智能 醫療願景

「人工智能發展與醫療」是早上的第二個課程,由林盈宏總監分享。人工智能 (AI) 近年來在全球快速擴張,相關的技術與應用推陳出新,國際巨頭科技大廠紛紛投入人工智能的開發,各國政府也注入大量的資源與政策規劃。

人工智能將是未來十年數位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除了帶動大數據、雲端運算、與物聯網的發展,並連帶開啟了智慧醫療的產業革命。林盈宏認為,搭配臺灣現有的軟硬技術以及健保資料庫,人工智能發展必能建立世界級精準的醫療願景。

接著還有「細胞/基因治療發展趨勢」分享,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李啟誠主任,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細胞治療科鄧守成主任,以及骨科劉俊麟醫師,四位醫師分別以個案分享從腦、皮膚、關節,以幹細胞、脂肪幹細胞,透過精準醫療所達成的療效。

◎悲智雙運 拔苦予樂

繼上午的理論課程之後,下午第一堂課,由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分享,協助敘利亞難民孩童就學的感人故事。2011年,敘利亞因內戰造成生靈塗炭,大量人民逃往他國避難,也造成鄰近國家的難民問題。

胡光中透過照片和影片,分享從2015年開始,在街頭和工廠找回失學的敘利亞難民孩子,為他們成立滿納海學校,也照顧他們的家庭。期間,學校經歷困難,一度面臨關閉,又奇蹟式獲得國際教育機構認證。

如今,孩子們在學校快樂學習,成績優異,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容。孩子也從慈濟人的身上學到感恩,2018年2月臺灣花蓮發生地震,造成傷亡,滿納海的孩子,以他們小小的力量援助臺灣,為災民祝福打氣。胡光中的分享,感動著在場的所有人,淚水和掌聲,為分享譜出動人的畫面。

另外還有印尼人醫團隊的分享,1993年,慈濟在印尼舉行小型義診,醫治軟骨症小女孩,也開啟了至今二十六年的義診之路。2003年,開始牙科義診,2006年,開始舉行大型義診。2014年,義診延伸至海上、船上。至2018年止,大型義診共舉辦了一百二十七場,嘉惠數萬名病患。

2016年6月,印尼大愛醫院升格為專科醫院,2019年,經過官方政府的評鑑,獲最高五星等殊榮,設有住院治療和門診服務。印尼終於有了一間大愛醫院,團隊表示,感恩證嚴上人的慈悲與祝福,感恩各國大醫王在義診中示現醫療人文,雖然大愛醫院不大,但充滿著愛。2013年動工興建的大型醫院,預定在2020年11月正式啟業,期許成為當地的醫療典範。

◎人醫紀實 愛的足跡

「人醫紀實」單元,是由各國人醫分享義診愛的足跡。首先是馬來西亞的分享,馬來西亞義診對象是難民,難民大部分來自越南和中東穆斯林,因為沒有合法身分,無法工作,沒有收入,也無法享受教育醫療等資源,生活在暗角的難民,往往也造成社會問題。

2017年開始,印尼人醫會深入一般人都不敢進入的「黑區」,舉辦大型義診。至今,「黑區」的大型義診已成為常態義診,每三個月舉辦一次,共醫治了八千三百人左右。印尼人醫團隊,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為目標,讓黑區成為亮點。

來自約旦的團隊,由志工陳秋華帶領,還有一位約旦醫院的院長和兩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醫師,一起上臺分享。Dr.Osama Atari是約旦一所醫療院所的CEO,關於難民的醫療,之前有許多組織找他合作,但有些人是為利益,有些人說的比做的多。

當慈濟志工邀約Dr.Osama Atari參加義診時,他心中有許多疑惑,直到實際參與其中後,才被慈濟的大愛精神和醫療人文所感動。第一次來到臺灣參加人醫年會,對慈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深受感動並發願,回到約旦之後,要承擔起約旦人醫會的召集人。

另一位Dr.Hkim是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醫生,專長是耳鼻喉科。Dr.Hkim說,因為戰爭與家人一起離開約旦,也因為是醫生,和一些慈善組織一起從事義務工作過,但最讓他感動的,就是與慈濟的合作。

慈濟專注在難民小孩的醫療關懷,實實在在地完成了許多事,三年中共完成不下一千五百例的手術。慈濟人無論多困難,都不放棄助人的機會,甚至還包括約旦貧困的孩子,令他感受到慈濟有許多的愛和關懷。他很榮幸成為慈濟義診的一份子,也特別感謝證嚴上人、慈濟志工和陳秋華,還要感謝來自臺灣來的愛與關懷。

新加坡團隊的分享也令人感動。新加坡的義診因緣起於1999年的印尼義診,接著新加坡人醫的足跡,踏上了斯里蘭卡、菲律賓、柬埔寨和寮國等地。二十年來,因為義診的因緣,在海外服務過近七萬名病患。

美國團隊分享的是,2017年在美國舉辦的「人醫論壇」,要同時接待五百位學員,其中三分之二來自美國本地,其餘三分之一來自其他十七個國家。論壇內容有六十二個主題,邀請了七十位講師。對美國團隊來說,是挑戰也是成長的契機。團隊以上人的勉勵:「對內凝聚、對外接引」,讓論壇圓滿落幕。

美國東部的團隊,還研發了「大愛眼科醫療車」,能更方便照顧美東地區學童與弱勢民眾的眼睛健康。團隊也固定去法親關懷,照顧平時忙於助人,往往忽略自身健康的法親家人。

「人醫紀實」第二單元,是以「跑站」方式,更進一步了解有關澳洲、泰國、菲律賓、美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北區以及臺灣中區等八個國家、地區義診的方方面面。

第二天課程的最後單元,由四位臺灣慈濟醫院院長,包括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以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和志工蔡岱霖,共同分享非洲莫三比克義診的感人故事。

莫三比克是愛滋病和瘧疾的疫區,醫療水準嚴重落後,人民普遍貧窮,然而也天性單純樂觀。四位大醫王,以專業助人的同時,也以謙卑平等心,看到值得學習之處,大醫王幽默又感性的分享,讓現場掌聲、笑聲不斷,也為整天課程畫下期待明日的句點。

圖左 :一早,五點剛過,超過五百位的學員和志工,齊聚花蓮大愛樓前的草坪,以太極拳運動,為「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拉開第二天的序幕。[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林欣榮院長以包括自己的父親、慈濟志工、一般民眾等個案,分享腦積水、腦中風及巴金森氏症等,醫療的過程及治療成果。[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何宗融副院長分享,中醫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參考診斷數據,再依據中醫的望、聞、問、切,給予針灸、藥物等治療。[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人工智能發展與醫療」是早上的第二個課程,由林盈宏總監分享。[攝影者:鄭村池]

圖左 :慈濟志工胡光中透過照片和影片,分享從2015年開始,在街頭和工廠,找回失學的敘利亞難民孩子,為他們成立滿納海學校,也照顧他們的家庭。[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來自約旦的Dr.Osama Atari,第一次來到臺灣參加人醫年會,對慈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深受感動並發願,回到約旦之後,要承擔起約旦人醫會的召集人。[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新加坡團隊分享義診因緣起於1999年的印尼義診,二十年來,因為義診的因緣,在海外服務過近七萬名病患。[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人醫紀實」第二單元,是以「跑站」方式,更進一步了解有關澳洲、泰國、菲律賓、美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北區以及臺灣中區等八個國家、地區義診的方方面面。[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大醫王幽默又感性的分享,讓現場掌聲、笑聲不斷,也為整天課程畫下期待明日的句點。[攝影者:黃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