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與溝通 學習思考力

2020/07/27| ◎吳陳梅燕,許竹宜/志業體活動報導
列印
「各位老師好!」7 月18日「隊輔的培育訓練」課程的工作坊講師陳秀涵,精神十足地說。她表示,這堂課的對象比較特別,不是老師就是有教育背景的成員,所以開場白用「各位老師好」。

這次課堂中的對象,平均年 齡五十五歲佔一半以上最多,三十歲左右,大概只有三位,對現代人來講只要相差三至五歲,可能因體驗的事情不同,有時也會影響到溝通和認知的不同。

思考力練習過程,陳秀涵在現場指引學員們,回社區如何跟親子溝通,「對每個教案的進行,在活動之前,都會事先規劃並跑細流,有剛來的家長,對於每個活動的內容或是步驟,要如何做連結?其實還不很了解,但有時會很積極的建議,這個事情或步驟該怎麼做更好。」志工楊棋堡提問。

陳秀涵表示,可以感受到他有主導或領導行為的個性喜歡被看到,追求卓越和完美,假如有這類型的家長,不一定馬上讓他參與課程設計的一個角色。

「如親子班上完課,當場邀約他上台發表意見,讓他跟親子成長班有交集,會多一些認同點,也會更了解我們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課程,以這類型家長的案例,感覺讓他有一小部分的參與感會符合他的表現被看到。」陳秀涵說,這樣才可以進一步去跟家長溝通,才會有交集,一旦有交集才有辦法成為某一點更深層的認識跟互動。

陳秀涵希望這堂課透過工作坊的一些原則,試著把自己的思考力拉回來,不是只有同情心,而是有更多的同理或著是產生好奇,以探索的角度來了解家長,這種需要思考、提問或溝通的方式,讓大家帶回社區,跟三、四十歲年輕的家長互動間,可以達到一些交集點,進而找到一些共同點或溝通點。

她進一步表示,溝通可能需要一些小小技巧的提升或是在方法上的轉變,有助於大家所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年輕家長,願意加入志工行列,或是對兒童教育有更多的的投入。

花蓮市鑄強國小老師也是志工的徐薇分享,一整天的工作坊課程,講師先引導大家學習溝通的要領,「聆聽、不加評斷、找出重點與關聯,產生好奇……為的是讓對方想說,而這就是溝通的開始,也透過認識不同時空、背景因素,了解親子關係的轉變。」

徐薇接著說,老師一步步引導、帶領各組學員分析,經驗中遇到的家長有哪些具體行為?分析其個性特徵進而分類,也討論其隱含的價值觀。「各組也針對現今兒童成長最基礎學習的最重要的能力(例如:自律、協作力、受挫力、思辨力等……)進行討論,擇其五項先排序,再上臺分享各組所持的意見與選擇的理由。」

又說,經由組員分析整理出來的結果,思考如何依據各組認為兒童最需要且最重要的能力及家長的特質,設計適切的親子互動課程,並適性引領、善用家長的人力資源、賦予任務、提升家長的參與度。

「經過一整天的課程,從中不斷透過小組的對話與分享,讓學員們有許多互動與溝通的機會,除了是多面向的學習,也是很棒的體驗。」經過這次工作坊的體驗,心得滿滿的徐薇有條不紊地說,日後無論是和學校家長進行溝通,或者親子班課程的設計安排,除了先確認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應該對孩子和家長有更多、更細膩的觀察,更深入分析其個性背景,找出其價值觀,進而設計適合的課程。

在社區承擔兒童親子成長班課務的志工陳月嬌,第一次上「隊輔培育訓練工作坊」課程,從中學到如何跟家長或孩子互動,覺得很開心也很值得。

她說,家長會把孩子送到成長班來,有些是因為小孩在家中,有時很好動,心比較定不下來;有些是規規矩矩的,但父母期望他們來到成長班,可以學到正向、正念,還有道德觀,因為他們了解上課的內容,是依據經文,融入課程去設計的。

曾經上過探索課程的陳月嬌表示,雖然工作坊的課程,也是從遊戲中去帶動孩子和家長的互動,比較不一樣的就是,這堂課學到如何去思考,較能了解家長,進而可以引導家長們的希求,給予適度的協助,也希望他們能參與其中一些事情。

陳月嬌接著分享,探索課程是比較動態,而工作坊的課程較靜態,讓自己更清楚如何去判斷家長的價值觀,進而去跟家長做溝通,有些父母的價值觀是自己好就好了,但我們期望帶給他們更廣大的大愛,也是希望接迎他們進入慈濟這個團隊,讓大家有一個更不一樣的價值觀。

第一次來到花蓮靜思堂上工作坊課程的講師陳秀涵愉快地表示:「感受到這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地方,學員們上課也非常有紀律,能跟這麼多的老師,一起做觀念交流,蠻開心的,對我來說其實反而是在一個共好、共享、共學的一個平台上。」

課程,在各組學員們上臺分享,大家一整天不斷熱烈提問、討論、分析獲得的成果中,圓滿結束。

◎實例論析 找出問題

2020年慈濟教育功能合心共識研討會,7月18日分站課程第二堂,講師陳秀涵分享「放大想像力、一起為兒童教育再進化」,其目的就是要大家放大想像力,不管現在的家長有多難搞,現在的兒童可能有一點傲嬌,雖然是最難搞的情境、最感動的故事,希望大家把經驗、內容、事件,放在桌上一起討論。

每一個人從進入到學校體系,從家庭出發到社會體系,父母、老師的定義其實是在過程中一個很多的角色,以往大家都只關注在現況的立即性反應。陳秀涵說,「有不同學術研究的人,藝術專家有統計數據,到底我們所處的社會、家庭,人口其結構,小孩及家長的情形,透過分享、溝通及討論,達到共創。」

課程開始,陳秀涵老師先讓大家暖身,如何透過介紹自己,與不認識的人互動認識。輕鬆有趣的破冰,讓來自全臺老師、大愛媽媽、志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今天的課程內容是發展行動建議即洞察問題聚焦關鍵,有反思分析、觀點引導、討論結構化-做紀錄、行動方案。陳秀涵提及,「以前父母親對孩子講什麼?孩子照做。現在的孩子,父母親說甚麼,孩子為什麼總是有很多的理由。」

環境、生活背景、3C時代,孩子越來越聰明、學習力強。獲取的資訊多,衍伸出孩子無法整合,不知該如何去辨別。陳秀涵說:「父母唯有先聽他說,不做假設、讓孩子產生好奇、想聽、才有共同觀點引起共鳴。」

高齡社會來臨,年輕族群少子生育率低迷,四十年代父母對孩子的看法是,趕快要分擔家裡經濟及家務。七、八十年代,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趕快念書不用做。而現在的家長認為孩子快樂就好,其實這跟所屬環境及條件相關的。

上完靜態的課程,陳秀涵老師透過實境演練,讓學員能清楚了解一個人特質。
團隊透過自己個案實例討論、分析,家長個性特徵與行為表現,從中了解與學習。陳秀涵叮嚀,不管在學校、親子班,要跟家長多互動,對家長多觀察要以客觀、同理心,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圖左 :大家透過暖身,與不認識的人互動認識。白慧貞老師分享,認識了來自彰化麗娟老師,相談之餘,卻是姊姊的朋友。[攝影者:陳正忠]
圖右 :陳秀涵老師透過實境演練,讓學員能清楚了解一個人特質。[攝影者:陳正忠]

圖左 :陳秀涵老師透過實境演練,讓學員能清楚了解一個人特質。分組討論中,德佩師父蒞臨現場觀摩。[攝影者:陳正忠]
圖右 :講師陳秀涵愉快地表示,能跟這麼多的老師,一起做觀念交流,蠻開心的,對我來說其實反而是在一個共好、共享、共學的一個平台上。[攝影者:顏啟烒]
圖左 :小組成員經過一整天的課程,從中不斷透過小組的對話與分享,讓學員們有許多互動與溝通的機會,除了是多面向的學習,也是很棒的體驗。[攝影者:顏啟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