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災害與管理 成為有用的「救將」

2017/02/19| ◎黃金英/志業體活動報導
列印
臺北區「救將,防救災科學營」,第二天(02/18)上午進行靜態課程。司儀馮燕老師引言:內容更接近原主辦單位「慈濟慈善單位」;慈濟辦這個活動的理想是,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學習,當災難發生的時候要做些什麼 事情。

「大家都有熱血,可是你不知道加入救災行列時,要做些什麼?或許你會變成災民的惡夢,而不是救將。」潘燕老師一語道破。因此「救將,防救災科學營」的目標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如何在災難中,變成一個有用的「救將」。

慈濟已經五十年了,許多志工的投入國內外救災,證嚴法師希望將這些救災經驗,分享給更多人,讓年輕人能夠對於慈悲科技、災難的救助,做到更積極的急難救災。

「第一位要來和大家分享的是彭博,不是美國的彭博喔!是氣象專家的彭啟明博士。」潘燕老師的介紹詞就是不一樣。彭博士在「認識災害」課程中,首先從「災」這個字講起,是:水,火,刀兵,荒旱等自然或人為禍害的通稱;指任何會造成生命或財產的損失的事件,分為天然和人為兩大類。

「氣候變遷和戰爭動亂有關係嗎?」「有」。其實是人類加速破壞氣候,空氣汙染、酸雨,平流層臭氧破壞造成全球暖化,還有其他的有毒物質……可以歸類為人為災害。彭博士感慨:災難太多,救都救不完。所以,當災害發生時要預判、佈署、預警、應變、減災、避災外,還要創新是非常重要的。

彭博士告訴學員:為何慈濟要加入UNFCCC(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因為,災難不分國界,一方有難十方馳援,靠宗教的力量尋求全球同心,提升慈濟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專業能力,藉機讓慈濟青年國際化,有更大的影響力,能夠共知共識共行。

認識災害課程中,還有一位講師,臺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陸宛蘋,講述認識「災害管理」。災害管理是針對危險情況的一種持續性、動態性的規劃管理過程,以減少危險情況的不確定性及降低災害發生之可能。陸宛蘋副教授告訴學員:只要記住災害管理可以分為「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原」四個階段。

陸老師詳述的四個階段,減災是最好的;整備,當災難發生時,要有所準備,防備災害是每個人的責任;從災害發生的因應階段有緊急救難,目標是救人,再來是緊急庇護安置,目標是安全,中繼安置目標安頓身心;準備重建,長期重建階段目標是重建生活與家園。

社區災害管理四階段,如果一個階段沒作好,就會影響下一階段的工作。陸老師概列臺灣公部門於災害救助的分工:三級災害防救會報,有中央災害防災會報,直轄縣市災害防救會報,鄉鎮區公所災害防救會報。她幽默地說:不用直接找總統。事實上,預防勝於治療,因此近年來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減災工作上,因為減災才是最根本且長期性的災害管理措施。

A鄰學員郭秀蓁第一次聽到認識災害的課程,她覺得:環境保護是很重要的,氣候變遷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地球災害。2016年七月強颱尼伯特重創臺東,郭秀蓁曾經參加賑災:「善用網路將賑災的畫面放在臉書,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在做有意義的事,也可以安災民的心。」她建議:如果自己沒有力氣去參與救災,可以出錢,幫助救災的物資更完備。

短短一小時的課程,透過兩位專家學者的說明,讓學員除了認識災害,也可以從自身做到環境保護,以減少災害發生;當災害發生時,能配合做好「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原」的災害管理,讓受災民眾能夠盡快回復生活。

圖左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陸宛蘋講述認識「災害管理」,她告訴學員只要記住災害管理可以分為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原四個階段。[攝影者:顏天賜]
圖右 :郭秀蓁(左)分享第一次聽到認識災害的課程,她覺得環境保護是很重要的,氣候變遷是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地球災害。[攝影者:顏天賜]
圖左 :學員專注聆聽認識災難課程中。[攝影者:顏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