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驚世的苦難 在愛中蛻變

2018/10/17| ◎王鳳娥/志業體活動報導
列印
「千島之國的印尼,地震之後,伴隨的就是海嘯。」在花蓮靜思堂舉行2018年「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的精進共修中,10月13日一堂「印尼的苦難與蛻變」,讓大家從影片看見天災無情,帶給印尼的 多重苦難;但人間有愛,慈濟人用愛來撫平傷痛!

◎看見天災 誤為奇觀

慈濟基金會海外會務同仁陳瑩芝,透過圖片、影片,述說印尼海嘯重災區──巴魯市(palu)的災況。巴魯市位於馬蹄形海灣底部,這種海灣,可增強海嘯的威力;因此,當天的海嘯時速高達六、七百公里。

影片中,有一位男士在高處對著底下的民眾嘶吼大喊著:「海嘯來了!趕快跑!快上來!」但最後這位男子哭泣了;因為當時有很多人以為那是「奇觀」,都在看「海嘯」。

陳瑩芝說,位於海岸邊的巴魯市是觀光區域,那天有上千人在海灘歡樂沒有警覺,結果海嘯襲捲了整個海邊城市,因而横屍遍野,傷亡慘重。

◎善念共振 愛在印尼

海嘯過後平靜了嗎?海嘯後幾個小時,重災區土壤液化,這塊地上的所有房屋、人,全被土壤吞噬淹沒了。「從地震、海嘯到土壤液化,災難結束了嗎?沒有!」陳瑩芝沈重表示,10月3日,海嘯後第五天,印尼志工第一次踏上災區,蘇拉威西島又發生火山爆發,火山灰直衝天際,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地震讓重災區巴魯市主要醫院變成斷垣殘壁,機場、港口都受損;監獄震垮,有五百多名囚犯逃出,其中有恐怖分子,影響社會安全,這些都造成救援的困難。

因為巴魯市的醫療沒辦法運作了,所有傷患都送到錫江,錫江志工在災後第三天發放祝福金;慈濟臺灣本會八點四噸的香積飯和一萬條毛毯,也在災後第三天準備好運往印尼;第七天,印尼軍方和志工協力運送物資到災區;海嘯至今,每天有五十位印尼志工在災區進行服務,並為災民煮熱食。

「如今,祝福金嘉惠了五百多戶災民,香積飯在當地發揮很大的作用,有超過五千份的熱食發放。」因應當地口味,志工貼心地把香積飯加上辣椒。在醫療船上,也有志工為受傷的災民,送去一分愛與關懷。此次印尼災難,共匯聚三十一個國家的善念共振,祈禱受傷的土地,有一天將會再恢復生機。

◎二十五年 愛的足跡

回眸印尼來時路,在1993、1994年間,幾位臺商太太隨著先生去印尼做生意,也將慈濟種子帶過去,在貧富懸殊的印尼,她們就像閃閃發光的星星,慢慢一點一滴做著「濟貧教富」的發放服務。二十五年來,她們以繡花鞋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1998年5月13日,印尼發生震撼全球的排華暴動,在首都雅加達有上千華人遭燒殺擄掠,整個華人商業區被燒個精光。那時從印尼送回一批華人小朋友到花蓮慈濟基金會辦兒童營,大人則留在印尼,因為證嚴上人跟他們說,「用愛來消弭傷痛」……

在慈濟服務二十一年,有因緣往返印尼四、五十次的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副主任的王運敬分享繼續分享,排華暴動後,證嚴上人告訴印尼分會執行長劉素美要為印尼做一些事,以「佛心師志」來承擔天下苦難蒼生做救拔的責任;於是印尼慈濟人舉辦前所未有的萬人發放來消弭仇恨。

當年,印尼金光集團第二代黃榮年非常年輕,因受上人的大愛感動,於1998年5月9日回到花蓮皈依上人,幾天後返回雅加達,就在他返回雅加達的隔天發生排華暴動,他即開始做「貧富之間」的大愛橋樑。

◎五管齊下 改變命運

2002年1月,有「雅加達黑色心臟」之稱的紅溪河,發生世紀大水患,位處雅加達西北部的卡布莫拉(Kapuk Muara)因為接近紅溪河出海口,地勢低窪,村民泡在污水中近一個月;且紅溪河兩岸布滿垃圾、排泄物、動物屍體載浮載沈。居民無家可歸,疫情蠢蠢欲動。

王運敬說,那時劉素美回臺和上人會談,上人指示「五管齊下」,抽水、清掃、消毒、義診、興建大愛村。並帶動政府、軍方、居民一起來清潔紅溪河。這五管齊下,也改變了印尼的命運!

上人深遠智慧的「五管齊下」,也讓上百年來髒臭的紅溪河,還給河流美麗的面貌;除了紅溪河岸,垃圾山的孩子也搬到大愛村,改變了孩子的命運。

◎守住一方 心靈淨土

「印尼從此平安了嗎?」王運敬說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印尼亞齊死了二十幾萬人。面對印尼這麼多的災難,以及貧富懸殊、種族衝突、語言隔閡、醫療缺乏,還有社會、教育、醫療、環境等問題,需要一個淨化人心、拯救心靈的寶塔。因此蓋慈濟靜思堂、蓋慈濟學校、成立大愛電視臺,還有正在興建中的慈濟醫院。

從歷史長河的紀錄片《慈濟印尼分會二十五周年》,大家看見印尼慈濟人在宗教差異這麼大的穆斯林國家,以一步一腳印,用大愛走過二十五年的足跡。王運敬說:「若不是大慈、大悲和大勇,誰敢擁抱蒼生? 」

「對的事,做就對了,不用想太多。」印尼分會執行長劉素美和副執行長郭再源、黃榮年,他們就是堅持這一個心念,帶著印尼慈濟人守住南方的國度、守住一方的心靈淨土,面對未來的災難,大家心連心、手牽手,走向慈濟的「心」世界!

◎說一聲好 是為人人

聽完陳瑩芝、王運敬分享後,九百位法脈宗門營隊的學員和工作人員,大家除了感動印尼慈濟人的付出,也為地球愈來愈多的災難,體悟要有「驚世災難,警世的覺悟!」

服務於在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發展處的蘇慧智,這次是營隊第27小組的隊輔,對「慈濟印尼分會二十五周年」紀錄片中,郭再源提到:「每次上人說什麼,我就說好,好;因為上人交代我們做的事情,應該是我們能做得到的。」蘇慧智很感動上人輕輕說,郭再源就重重聽。

去年(2017年)蘇慧智第一次參加法脈宗門營,被邀約承擔隊輔,她害怕沒經驗做不好而拒絕了。今年第二次參與,在開營前兩天又臨時接到邀約電話,當下二話不說就答應。這讓她覺得說聲「好」,沒有那麼困難。

一聲「好」,不是為己而是為人人,就如郭再源的每一聲「好」,是對上人的聲聲承諾,更是帶給印尼的苦難眾生一個無窮盡的希望,也創造出印尼二十五年來最美麗的願景。

圖左 :海外會務同仁陳瑩芝,分享9月28日在印尼東部蘇拉威西島發生七點五強震後,引發驚人海嘯所帶給印尼的多重苦難。[攝影者:王耀正]
圖右 :王運敬分享,2002年印尼紅溪河大水患時,慈濟印尼分會執行長回臺和上人會談,指示「五管齊下」,改變了印尼的命運![攝影者:余景昇]

圖左 :一堂「印尼的苦難與蛻變」課程,看到海嘯帶給印尼的多重災難,讓臺下的志業體同仁,大家心情沈重,深覺驚世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攝影者:王耀正]
圖右 :拿著27組隊輔牌的蘇慧智,聽到「慈濟印尼分會二十五周年」紀錄片中,郭再源提到每次上人說什麼,他就說好;因而感動!這次受邀當隊輔,覺得說聲「好」,也沒有那麼困難。(相片由蘇慧智提供)[攝影者:王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