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心傳 憶九二一大地震

2019/05/24| ◎林鳳君,羅枝新/花蓮報導
列印
事件走入歷史,讓時間遺忘了歷史?還是讓歷史記取教訓?平凡人總是在遺忘中找答案,智者在歷史中洞悉未來。近年來環境變遷急速,慈濟證嚴上人一再提及「莫忘那一年」。

地震後時隔二十年,許多志工身體已漸老邁, 記憶也因堆疊一層層的生活經驗,將九二一做過的事蹟塵封在腦海深處,上人「莫忘那一年」的喚醒,許多志工記憶重回救災現場,想起了慈濟人美善的足跡,內心激起了許多漣漪。2019年5月18日花蓮靜思堂內舉辦莫忘那一年「薪傳・心傳」茶會,付出後堅持最初的那一念。

◎泛黃照片 憶念起九二一

一張一張過往老舊的相片,在司儀沈思彤引領下與會大眾走回時光歷史,透過曾經參與九二一災難現場的志工分享,開啟內心曾有的悸動,也讓當下很多沒有機會參與的人,了解當時的情景。

九二一大地震前,中區建築志工和宜花東慈濟志工在靜思堂搭建花蓮靜思堂旁的竹軒。地震發生,中區志工洪武正說:「謝師兄(謝富裕),我們早上有去向上人報告,我們要回臺中。」謝富裕憂心地說:「路有通嗎?橫貫公路說沒通,不知會轉到哪裡去?」但仍請張貴德借一臺九人座的車,有些工具就丟在蓋竹軒的地方,有些救災能用的就帶上車,火急趕回臺中投入救災。

花蓮的慈濟人看見災區有難,在第一時間點都想盡心力援助,謝富裕掉入回憶中說:「 當時就去告訴上人要去災區救災。」上人則希望花蓮志工能做後勤部隊。直到同年10月5日在上人慈示下,花蓮區志工第一梯次參與組合屋援建。

◎大地傷痛 志工請假湧現

第一梯動員前,謝富裕和黃明河先到臺中了解災區狀況,後來知道台糖提供埔里的一塊甘蔗園,蓋組合屋讓災民有暫時安身之處。謝富裕說:「那時非常地高興,蓋組合屋可以給東區志工參與的機會。」於是他和羅明憲、臺東的劉文瑞、宜蘭的吳宏泰一起商量,邀請會員、志工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參與。。

在警察分局上班的王鳳娥,聽到可去災區協助重建的消息,就對自己說:「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無論如何一定要請假去。」志工余金發和張國忠兩人在同單位工作,不能同時請假,商量如何錯開時間去災區;謝富裕則關起自營的西裝店,協調人員挺進災區;許多人投入一個難以想像的克難動員中。

◎那甘蔗園 同甘苦的日子

第一梯援建的組合屋隊伍到達災區,10月5日晚上大家睡在棧板上,謝富裕憶起剛去的時候環境實在很不好,埔里聞到的都是酒味,「奇怪?怎麼會有酒味?」原來是酒廠炸掉了。晚上睡覺睡在剷平的甘蔗園,自己帶帳篷帶睡袋,睡到半夜,雖然有鋪棧板,下面水淹上來,「哇!搬厝喔。」

志工陳汝雲進入災區,眼簾出現的是慘烈的災情。她回憶當時洗戰鬥澡時,很多志工不好意思跟大家一起洗,可這樣洗澡要輪到什麼時候呢?於是陳汝雲和幾個人鼓起勇氣,一人提一桶水到洗手間裡洗起戰鬥澡。

帳篷區蛇、鼠竄出,讓大家嚇得哇哇大叫,但陳汝雲說:「最慘的是蚊子,讓人不得安寧,當你很累,想睡時牠在耳邊嗡嗡,叮咬得又紅又癢。」但她追憶當年,當你一心一志要去做的時候,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應驗了「人有無限的可能」;後來簡易屋完成,她才睡得安穩。

◎武藝速學 不分男女老少

提到調度志工,謝富裕說:「一梯五天,加來回兩天。」臺東志工雖然少,不過全力做香積,宜蘭志工有許多年輕人。當時都要扛H鋼,女眾也在扛H鋼,去的地方是甘蔗園,雨鞋穿著踩下去腳拔不出來,有女眾推獨輪車等等,這場景實在很難忘記。

在災區來自各路的人員都用盡頭腦,期望早日復建災區,早上學鋪地磚,第二天來了一批新志工,自己就變成師傅,教人怎麼做。余金發心有所感地說:「地磚鋪好、釘模板,每件事都有前輩的指導,有機會和前輩們一起工作實在很感恩。」

陳汝雲說那段時間,志工們和太陽賽跑,不讓太陽曬昏頭,每天六點早餐過後就直接上工地,善用時間想辦法去做,學會放樣、扛鋼架、學木工幫忙丈量,十八般武藝似乎一夕間都學會了。「至今想來都覺得,這是人生中很不一樣的經驗。」

◎生死瞬間 更懂得要珍惜

「忘不了那一年,忘不了1999年的9月21日在清境農場上班,就寢不到三分鐘,時間一點四十七分;102.2秒天搖地動的震搖;可怕的地鳴,轟轟轟……」楊雅甯心有餘悸回憶九二一當晚南投情景。

從床上爬起來,一下子撞到桌子,一下子撞到櫃子,好不容易打開兩道門,衝到戶外。電話斷訊了、停電了,山上寒冷什麼都沒帶出,餘震不斷,鼓起勇氣衝進辦公室,拿了手機,抓了汽車鑰匙和一件外套。

打開車子的收音機,酒廠大火,房子倒了,已經有人死亡了。我的家人在埔里,爸爸、姊姊夫妻帶著兩個孩子,他們平安嗎?那一夜真的很難熬。電話通了,家裡杯盤震碎,但人員平安,心終於定下來。同事、朋友之間有報平安的,有聽聞傷亡的,平日常見的廚房阿桑死亡,心又跟著疼痛起來。

發電機電力省省用,檢查備糧食物足夠,於是把訊息給附近的村民,「你們缺糧食,就來這裡拿。」大家互助,盼熬過這一劫難。五天,救兵來了,從花蓮後山來了。所有的重機具全部都在埔里重災區,沒有人理會山上這一群人,還好花蓮重機具走過來合歡山上,幫忙打開從清境農場下到埔里的唯一一條路。

楊雅甯繼續分享:路通急著回家,五十分鐘的路程,開了一百二十分鐘,途中車頂有石頭掉下來,咚…咚…咚聲敲著腦際,雞皮疙瘩掉不停,可以想得出來的佛啊、菩薩、神呀全部都請出來,我會被土石掩埋嗎?終於開回到家,進到家門看到姊姊穿著藍天白雲,正要出去,我抱著姊姊一直哭,一直哭,恍若隔世。

姊姊每天早出晚歸,楊雅甯問她:「你們慈濟到底在做什麼?」全面的訪視,膚慰受驚嚇災民;到每一個帳篷做登記,訪查每家家庭的狀況,後續還有希望工程,姊姊都參與。姊姊的協力組長,家裡全倒,住到楊雅甯家來,他們每天都早出晚歸,雖疲累,回來還要寫很多的記錄。

一切都看在眼裡,楊雅甯也跟著姊姊去做志工,因此從繳公德款的會員,進而走入慈濟大家庭。九二一雖是災難橫生的一個日子,但也是楊雅甯覺得自己是個有福報的人的開端。

◎點燃善念 扛起責任使命

九二一地震前,花蓮的慈濟慈誠委員、慈濟醫院的醫生,上街頭募款,王鳳娥也在吉安鄉的貝汝廣場拿著募款箱,為土耳其大地震的賑災募項,很多人在說:土耳其在哪裡?我們為什麼要救他?事隔沒有多久就發生了九二一地震。

王鳳娥從自己參與九二一為災區付出,到為九二一街頭募款,直至二十年後採訪人物記錄九二一,王鳳娥深深覺得「我們很幸福能成為一位慈濟人,穿著這套制服,可以有機會去付出,覺得這一生沒有遺憾。」

謝富裕謹記上人的吩咐「莫忘那一年,要記得!」內心起戒慎虔誠之心,呼籲大家不要忘記自有的悲心,記住那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多志工將商家店門關起來,甘願生意不做;上班的人請假,一梯就好幾天,一去就整個月,「那是多麼單純的初發心。」

莫忘那一年,災難肆起的「那一年」,雖然時間會沖淡痛苦,但被點燃的善念、心裡的愛,就像火種一樣薪盡火傳;藉著莫忘那一年,每一個人的善心被啟發,恆持初發心,在災難的過程中,看到慈濟人扛起的責任與使命。

圖左 :九二一大地震當晚在水泥廠值班的余金發,感到有機會到災區幫忙,真的很感恩,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攝影者:邱繼清]
圖右 :志工陳汝雲回憶還記得,那時睡的棧板縫隙有時會跑出一隻老鼠,有時會爬出一條蛇,總讓大家嚇得哇哇大叫,最慘的是蚊子讓人不得安寧,後來簡易屋完成才睡得安穩。[攝影者:邱繼清]

圖左 :滿腔熱血的潘榮桑得知災情便急著請假到災區埔里幫忙,去過災區才能感受一生積蓄,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的那種心痛,深深體會要把握因緣付出。[攝影者:邱繼清]
圖右 :志工張貴德為交通組,為去災區當志工的人做了最妥善的交通安排。[攝影者:邱繼清]

圖左 :慈濟志工謝玉英看到九二一回顧影片勾起20年前回憶,不論扛鋼筋、灌水泥等都沒有男女之分,大家一起做。[攝影者:邱繼清]
圖右 :志工陳江均二十年前參加埔里信義路救災工作,其妻林鳳英(左)表示,陳江均從災區回來,都會把經過的事跟她分享,感觸良多。[攝影者:沈淑女]

圖左 :志工謝富裕呼籲,上人吩咐我們「莫忘那一年,要記得!」一定要戒慎虔誠,不要忘記我們自有的悲心,更不要忘了初發心。[攝影者:邱繼清]
圖右 :楊雅甯一九九九年在清境農場觀光園上班,九二一地震山崩路斷,受困山上近五天。看到慈濟志工每日忙上忙下為他人付出,自己見證慈悲,加入志工行列,甚而走入職志合一的使命中。[攝影者:邱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