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窗內推孝道 報答父母恩

2017/12/16| ◎黃素貞,沈淑女,羅枝新/花蓮報導
列印
趁著收容人對於2016年《水懺》有所感受之際,慈濟志工潘惠珠認為打鐵要趁熱,因此邀來慈濟志工沈思彤進行《父母恩重難報經》課程規劃,推動讀書會以及手語相關課程,希望藉此讓收容人明瞭孝順的重要,同時透過讀 書會和手語入經藏,讓每個人能法入心、法入行,以此報答父母的恩典。

自2013年起佛教慈濟基金會與花蓮監獄交流合作,關懷收容人,並透過多元課程與收容人互動,排解心理障礙並帶動學習跟家庭與社會的互動關係,而獲得改善。2016年帶領收容人演繹《水懺》,藉由經文讓大家能知因果、明是非,慈濟志工潘惠珠有感於花監收容人對於孝道觀念的薄弱,開始構想在2017年推動《父母恩重難報經》讀書會。

◎推動孝道 花監讀經又演繹

「藉由《父母恩重難報經》,讓花蓮監獄收容人學會自愛愛人,發揮生命真正的意義。上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透過經文讓獄內收容人藉由佛法薰習,懂得善用生命,行善行孝。」共同參與規劃《父母恩重難報經》課程的慈濟志工沈思彤闡述著。

從4月份開始,花蓮慈濟志工進入監獄帶動讀書會,滋潤心靈;7月份則進行手語教學課程,使其身口意清淨,融法入心。而兩百多位收容人也即將透過經藏演繹,在12月29日透過《父母恩重難報經》手語演繹,帶領花蓮監獄全監獄友進入靈山大法會。

《父母恩重難報經》雖是佛教經典,但經文透過白話文字的詮釋,讓人淺顯易懂;實能傳遞「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及深具社會教育的意義。負責規劃課程的沈思彤,希望每個單元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師資,帶出豐富的課程本質,帶著收容人去探索內心裡面真正的答案,看見自己的亮點,重新找到生命的希望。

藉著緊鑼密鼓地排練,慈濟藝聯會志工林乃華以專業的演技,一句一句地指導演繹同學們如何揣摩劇中角色。畢竟母親懷胎十月過程,猶如身處地獄之中,過程相當艱辛,透過讀書會的課程能讓收容人體會為人父母的不易之處,明白父母恩情重如山,身為子女者應當有所回報。

◎父母恩情 子女應思何回報

曾經為了滿足毒癮,沒錢可買海洛因進而販毒的阿進(化名),從未想過自己造成多少家庭的悲劇,參與這次入經藏,深深慚愧自己所犯的過錯,萬般千語說不盡的懺悔。阿進要對自己曾經販賣毒品的人及其家屬說:「抱歉,對不起!」當時為了自己的所需,並未想過對他們的家庭造成了傷害。

面對二十一年的刑期,阿進不只願意為自己的過錯承擔後果,同時堅定表示,如果再遇到要他吸毒或販毒的損友,他一定會以堅定勇敢的心告訴自己:「不要再浪費二十一年的青春了。」同時阿進也要奉勸販毒的人,少欲知足,平凡的過日子才是最珍貴的人生。

同樣為了自己的貪念,與朋友因為保險金而發生爭執的阿海(化名),一時衝動下將朋友殺害,而自己也入獄被判無期徒刑。回想起父母雖然都是慈濟志工,平常都會跟他分享慈濟事,但是自己二十歲時卻叛逆的以為人定勝天,因此不將爸媽的話放在心裡。

幸好在監獄中,有慈濟志工進來做關懷,而家人也終不曾放棄他,因此阿海希望藉由加入《父母恩重難報經》的讀書會和手語演繹,還報答父母的恩情。阿海內心發願著,表示「如果將來有機會出獄回歸正常生活,我一定會投入慈濟大家庭。」因此現在的他,用心過好每一天,把握每一個學習精進自己的機會,不再讓父母擔心,這是阿海目前孝順爸媽的方式。

◎深入經藏 發露懺悔精進心

「每個人都是一部大藏經,每個人跟父母跟子女的因緣都不同,藉由不同的講師能夠豐厚這本經,也可以讓同學見證不同家庭長大的孩子,只要精神對了、心念對了,都可以透過父母給我的身體,透過自愛、報恩,透過付出、感恩,去豐厚我們的生命。」聽著大家將近一年來的心路歷程,沈思彤如此回應。

而花蓮監獄長官們也將參與經藏演繹,跟著一起彩排練習的副典獄長李進國說:「在這個演繹過程當中,讓我們體會到行善及行孝的意義,希望大家不是只有當下的感動,而應該是要能夠持續地去實踐。」

母親辛苦懷胎十月順利生產的孩子,雖然在成長過程裡走錯了路,進到監獄成為收容人,只能處在社會暗角。但家人的不放棄,以及慈濟志工的監獄關懷,無不都是希望透過愛與關懷,陪伴這群迷途羔羊能重新找回自我,並且將孝道精神深植內心,有機會在出獄後,成為社會善的力量。

圖左 :花蓮靜思精舍德念師父為花蓮監獄收容人講述《父母恩重難報經》報恩課程。[攝影者:沈淑女]
圖右 :慈濟志工林惠玲以十二因緣觀,為收容人闡述《父母恩重難報經》緣起。[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臺上講師用心說法,臺下收容人認真地做筆記。[攝影者:姜衛軍]
圖右 :讀書會開始前,收容人靜心將心沉澱,等待讀書會的開始。[攝影者:沈淑女]

圖左 :為了讓演繹的動作整齊化一,慈濟志工一步一動作,悉心地指導著收容人。[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不畏空間狹小,收容人把握時間積極地練習手語。[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