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義診 醫學院學生助陣

2019/03/24| ◎秦惠儀/紐約分會報導
列印
慈濟長島支會一年一度,在蘇福克郡布蘭特伍德社區的聖安妮教堂義診活動,選定在3月24日舉行,和往年一樣,看診科別中西合璧,包括:中醫、針灸、牙科、物理治療等等。超過一百四十位志工,服務一百六十位居民;以 科別總計,服務達三百二十人次。

特別的是,今年(2019年)多了一群年輕醫療志工,他們是來自長島石溪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在慈濟醫療召集人張濟炘邀請下,第一次參加聖安妮教堂教堂義診活動,為民眾提供測量膽固醇指數的血液檢查,另外還有亞太美國醫科學生協會的學生,會做B型肝炎宣導。

◎學以致用 嘉惠社區

在這個以西語裔人口居多的社區,從求診民眾就可觀察到,年青夫婦帶小孩來的,不在少數,社區明顯有新移民人口年輕化的趨勢,但家庭經濟狀况似乎沒有太大改善;因為在紐約,十八歲前還能得到政府醫療福利,卻有很多成人沒有醫療保險。唯有透過義診機會,尋求醫療服務,改善身體上的不適。

三歲就移民美國的島石溪大學醫學院學生梁曉輝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慈濟義診,感覺這是一個很有規模又有規劃的活動,他們只要把帶來的文宣與用品拿出來,就可以開始服務大家了。

梁曉輝還說,一般醫學生的課業都很繁忙,但如果能減少安排義診的各種行政工作,就能充份利用時間提供更多醫療服務,「能用我學的來幫助人,這是最大的收穫。我也很感謝大家給我機會。」

今年醫療服務增加了視力測驗,負責志工陳其俊表示,雖然尚未有驗光師來為大家服務,無法測眼壓和開處方,但志工可以檢測近視度數、老化、散光丶視力不平衡等,為民眾提早發現視力問題,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

陳其俊也帶來好消息:「大愛眼科醫療車即將在紐約起動,屆時可以為低收入,甚至無證移民的學童,提供免費的眼鏡。」

民眾羅薩士(Alberto Rosas)說:「這是很好的服務,對大家很有幫助。我們要把這個訊息,廣泛地傳給需要的朋友和鄰居。」

◎感恩回饋 善念共振

執業護士吕政憲和營養師吳雨珍,都是長島慈濟人文學校的畢業生,他們在繁忙工作中,不忘回饋社區,所以在很多義診活動中,都會看到他們的身影,讓慈濟基金會的志工組織,更有活力地年輕化。

在被問到義診中不能開處方,醫護人員能如何幫助病人?吕政憲說:「很多時候,生理的問題出自於心理、精神的毛病。」他舉剛剛發生的例子說明。有位年輕媽媽,面對與孩子長期分離的情况,造成失眠、食慾不振等狀況。「最能幫助她的,就是耐心聆聽,適時給予建議和鼓勵。」

營養師吳雨珍表示,這個社區的居民,對從飲食中攝取均衡營養的知識,普遍都很缺乏,有待更多機會來指導民眾。

已經參加了好幾年義診的菲藉註冊護士曼都沙(Merlita Naval Mendoza),用心宣導防癌的常識,守護大家的健康。她表示自己是大腸癌專業護士,但每年她都會增加一些民眾關心的議題,而且在收集資料時,也能學習到各種防癌知識。今年來當志工,還把媽媽帶在身邊,讓大愛小愛都能兼顧,真正做到行善行孝,分秒不空過。

◎學習付出 穩步成長

慈濟人醫會志工瞭解,很多民眾沒有牙科保險,但他們很需要牙科醫療服務。所以這些年來,人醫會也不斷提供培訓課程,招募新的志工。

這次活動,就有「老手牽新手」,為八十五位民眾提供免費牙科服務的楊廉醫師說明:「今天來參與牙醫服務的,有第一屆加入牙醫助理的志工金英,也有十六歲畢業於人文學校的鍾悦如。」

鍾悦如雖然年紀很輕,卻在牙科團隊中學了很多與人共事方法,學會多聆聽别人的經驗,而且這個服務讓她覺得,在職業培訓高中學到醫療方面的技能,可以學以致用;牙醫助理陸椿齡,從2014年參加培訓課程而認識慈濟,在2018年終於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是從感動化成加入慈濟的行動代表之一。

年輕的居民湯姆(化名),帶著五歲的兒子和九個月大的女兒來求診,他說長期的建築工作,讓他的背痛如影隨形。孩子有醫療保險,但自己和太太都沒有,所以一早特别來掛診針灸科。他由衷地說:「謝謝你們的醫療服務,對我的幫助很大。」

活動可以為病苦的社區人士拔苦,也能讓志工們啟動一己善念與感恩心,把握機會,發揮生命的良能,使得參與志工人數年年有增無減,歡喜用愛帶動善的循環。

圖左 :菲藉註冊護士曼都沙(Merlita Naval Mendoza) 已經參加了好幾年的義診,用心宣導防癌的常識, 守護大家的健康。 今年她來當志工還把媽媽帶在身邊,大愛小愛都能兼顧, 做到行善行孝分秒不空過。[攝影者:秦惠儀]
圖右 :來自長島石溪大學醫學院的學生,為民眾提供測量膽固醇指數的血液檢查;亞太美國醫科學生協會的學生為大家做B型肝炎宣導。[攝影者:秦惠儀]
圖左 :紐約及長島的人醫會不斷提供牙醫助理的培訓課程, 招募新的志工, 擴大服務。 這次活動中更有從第一屆加入牙醫助理的老手, 和剛接受培訓的新手, 合力為八十五位民眾提供免費的牙科服務。[攝影者:黃懷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