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力量 深入人心啟善行

2018/04/29| ◎黃玲玲/高雄報導
列印
「故事是連結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最快方式。」李欣元如是說,她提醒學員說故事一定要兼具情與愛,人們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同理。「慈濟人文真善美通識」精進研習課程(4/28-29)緊湊進行,4月28日下午一點即開始 下半天的課程。

◎從故事開始 慈濟因緣難思議

午後剛用完餐,正是人們昏昏欲睡想休憩的時候。講師是來自大愛臺製作人李欣元,一上臺就述說她來到大愛臺的因緣,立即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原來在其他電視臺轉播棒球賽的李欣元,因為棒球賽停賽的期間,在好友邀約下,來到大愛臺協助開臺晚會的導播工作,又參與歲末祝福的導播。證嚴上人為了要感謝這些前來幫忙的志工,特地親自發送紅包,李欣元非常歡喜。上人在感謝之餘,也誠摯邀請這些專業媒體人留在大愛臺,李欣元就在這樣的因緣下,來到大愛臺服務,至今二十年。

欣元豐富的表情,加上戲劇性的肢體語言,傳神的口語表達,吸引全場的注意力,高雄靜思堂國議廳全體學員聚精會神,專注地看著、聽著李欣元說故事。

◎公益短片 留住感動廣度人

「生命不是只在呼吸之間!」螢幕上出現大體捐贈者李鶴振的影片,他是一個平凡的公務員,罹患末期胰臟癌。影片裡,在病榻中的他,平靜詳和地說 :「把自己留給醫學院的學生。」這是第一支大體捐贈的公益短片,一分鐘的影片,將無語良師李鶴振用生命做志工的精神,充分發揮,極為感人。

每次在路上看到有喪家,定會繞路而行的李欣元,因記錄了李鶴振的故事,深深受到生命良能極致發揮的感動,李欣元竟然能夠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礙,前往頂禮無語良師。

李欣元說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兩、三年,災民出現創傷症候群,上人擔心災民會發生自殺潮,因此,希望大愛臺將慈濟志工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製作成一分鐘的短片,藉以鼓舞災民,呼籲大家珍惜生命。於是,樂生療養院罹患痲瘋病的金義禎阿伯,無故被潑硫酸的志工簡春梅,他們的生命歷程艱辛坎坷,幾乎活不下去。他們靠著自己努力走過生命關卡的故事,製作成凸顯精神的勵志短片。當影片播映時,臺下已熟知這些故事的慈濟志工,依舊相當動容,有人頻頻拭淚。

一個感人的故事,一片動人的影片,真的能透過畫面留住感動,產生力量,激勵了無數的大眾,鼓舞了苦難中的人們。

◎感人故事 觸動人心的方程式

「故事是連結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最快方式。」李欣元如是說,她提醒學員說故事一定要兼具情與愛,人們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同理。一個好故事,可以在人們心裡激起「共鳴」,讓人們看見自己,受到「感染」,也採取行動。一個動人的故事可為事實加分;沒有動人的故事,事實也難以發揮。李欣元告訴大家,將眼前的事實加上創意,有技巧地組合、布局,即能呈現出一篇值得看的故事。

「我真是來對了!每一堂課都好充實。」第一次參加通識課程的賴宛君,她學的就是傳播,但是她說:「以前沒有人告訴我要用同理心寫故事,這堂課對我而言,真是當頭棒喝。」宛君下定決心要把握機會多出班,寫出有同理心、觸動人心的故事。

李欣元接著又說,根據分析,一般觀眾看影片的專注力只能持續兩分半鐘。因此,欣元將靜思語「人倫始於親子之情,美善興於孝親之念。」結合她對父親的思念,拍攝出感人的微電影,獲得2017年深圳公益廣告大賽優秀作品,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們。

李欣元用創意SMART的方式,鎖定具體方向和目標,在特定的時間,透過訪談,引導故事主角自我探索,找到故事的亮點,她強調,每一個鏡頭都有意涵,用來支持目的。例如: 內湖環保站志工陳阿池找到專屬他個人的特色,他、兒子、孫子三代做環保,將環保作為愛的傳家寶。欣元運用好幾部微電影,說明構思的方向和拍攝的技巧,學員莫不振筆疾書趕緊做筆記,將重點記下來。

九二一大地震災後,慈濟認養五十一所學校,當時上人堅持興建千年的希望工程,通風、採光、植樹都用心規劃,落成之後,大愛臺利用兩年的時間為五十一所學校拍攝建築影片,留下歷史足跡。再過兩年就是九二一地震二十周年,在空拍技術成熟的此時,大愛臺以空拍機紀錄二十年後希望工程的全貌,目前已經拍了幾所學校,發現各校維護得相當好,很難想像近二十年了,建築依然如新,樹木茂盛成蔭,當時的孩子已成國家社會的棟樑,現在看到畫面,彷彿「看到希望再綻放」。

老家住南投的學員羅克洲,對影片中希望工程的畫面最有感受,當初走入慈濟也是因為九二一大地震,感受到慈濟人的付出,看到希望工程的興建過程,非常感動。看到影片,發現微電影的動人力量,他說:「我相當震撼,要重新思索人文真善美的文字志工,寫作該如何掌握?才能成為一則動人的故事。」

圖左 :老家住南投的學員羅克洲(左四),看到影片,發現微電影的動人力量。[攝影者:薛貴萍]
圖右 :大愛臺製作人李欣元一上臺就述說她來到大愛臺的因緣,立即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全神貫注聚焦在主講人身上。[攝影者:薛貴萍]
圖左 :見證慈悲,深耕人文,林欣元鼓勵真善美志工不忘初衷,發揮生命良能。[攝影者:薛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