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etgo面對生命課程

2018/06/23| ◎章碧雲/高雄報導
列印
六月,天氣瞬息萬變,早晨的陽光露臉,使人汗流浹背,但雨說來就來,就像頑皮的小孩隨興潑水,下一秒馬上被淋成落湯雞,上午七點多,高雄靜思堂志工群聚,一年一度的醫療志工進階課程,2018年6月23日第三次的 上課在國議廳舉辦,澆灌的雨如同內心渴望的法水,站在萬佛前淋濕的背影虔誠寄望。

◎生死一念間

生命從哭聲開啟,是否該以微笑告別,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陳世琦醫師,分享那些曾經歷生死掙扎、飽受莫大身心痛苦的病人,如何在人生最後一刻,活出轉化的智慧與勇氣,以微笑向世界告別。
影片中癌症末期的病人沈瓊蘭用甜美的笑容述說發現病因前,曾經夢到自己的告別式,同事還跟她說:「夢境會跟事實相反。」沒想到半年後無常真的找上門,面對病苦卸下內心的執著,做好心理準備加上醫護的用心,既使人已遠去,沈瓊蘭的笑容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所有人的腦海。

而當死亡臨近時,該如何陪伴摯親摯愛,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如何從「傷逝」走向「傷癒」?就連學醫的醫學生,陳醫師的學弟在面對自己的父親往生,也有走不出傷痛的時候,但學弟經過上人的提問:「你的父親真的死了嗎?」「你不是父親的一部份嗎?除非你完全失去功能,或繼續終日痛哭,不然,只要你仍有益於人間,你的父親就不是真的離開;反之,他才是真的死了。你的父親早已不會身痛了,但他仍會心痛,因為父子連心啊!」聽到上人一席話學弟幡然領悟。

學員郭金珠也分享父親往生八年,自己一直放不下,原來生命跟父親這麼緊密,包括長相、個性,這堂課讓她終於釋懷了:「我知道爸爸一直活在心中,我也會繼續跟著慈濟的師姊,跟隨上人的腳步往前邁進。」郭金珠哽咽但堅定地說。

透過安寧共照護理師何玉雲的講解,除了醫師的用藥專業,安寧療護的目標是希望病人身體痛苦減到最低,讓臨終病人感受真正的愛與被愛,例如:專業的沐浴機讓病人放鬆,芳療按摩紓緩腫脹的四肢、音樂療法緩解疼痛……用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照護到最後,沒有痛苦的安心離世。

擔任教官退休的洪嘉榮眼神專注堅定表示:「目前的工作也會常常接獲學生半夜發生車禍,也經歷過學生因車禍而喪生,可以體會家長面對小孩生死關頭的心情,如何安撫體恤,這是可以發心投入的,等於不會恐懼,萬一真的不幸生病走到生命的終點,也不會感覺只有悲傷,會從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完成善的循環。」

何玉雲也提醒志工提早規劃,自己生命的終了要自己做主,現代人子女少又忙碌,不要預設身後有子女處理,應該要自主填寫「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在瀕臨人生終點站不遭受插管、電擊、體外心臟按壓…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苦既拔已Letgo

有了專業的醫護陣容,心靈的陪伴角色,更是非醫療志工莫屬,因此來自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志工組顏惠美師姊,談到志工服務從「心」改變,還有台中慈濟醫院社服室林怡嘉主任,談「志工的做與不做,從醫療服務中再前進」,最後是大林慈濟醫院志工組陳鶯鶯師姊,分享臨終關懷與陪伴之實務和技巧。

顏惠美提到照顧病人不分國籍、不分種族與宗教信仰,要秉持大愛精神予以尊重,本著志工服務的精神,將心比心、竭力所能達成病人心願、積極主動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動。

林怡嘉主任說:「不要以可憐病人的態度陪伴病人,不要輕易地以為可以幫病人甚麼忙,陪伴者是助緣,無法去承擔別人生命的功課,自己不等於他人,你只能要求自己放下,不能要求別人放下。」她用英文Letgo,也就是Listen傾聽、Encourage鼓勵、Tell告知關心、Generate hope建立希望,生命價值與目的、Own your limitations承認極限來解釋臨終陪伴的基本態度。

最後更強調陪伴臨終病人和家屬的原則,不要一招跑天下,先了解病人、家屬當下的心情,給病人、家屬所需要的,陪伴是跟隨腳步、陪在身邊,而不要強拉硬推,避免自己成為絆腳石。陳鶯鶯甚至說病人能吃就盡量給他吃,能說就盡量說,無法說就寫,不能寫就用字卡,不識字要翻譯,無法說無力寫就用二分法來猜測,再跟病人確認,因為生命會隨時消逝。

面對生命的課題,放鬆律動、扭腰擺臀即所謂音樂照護,但「今天的重點是啟發大家認識自己做志工的意義,是發自內心的想付出呢?還是因為缺人手才來呢?不要有人來了又有許多的抱怨……」這是醫療志工總幹事蔡宜蓉對於課程安排的用意,期待現場學員四百二十一人,工作人員一百二十九人,都能收穫滿滿,從心改變,用心學習,歡喜心付出。

圖左 :擔任教官退休的洪嘉榮表示:「目前的工作也會常常接獲學生半夜發生車禍,也經歷過學生因車禍而喪生,可以體會家長面對小孩生死關頭的心情,如何安撫體恤,這是可以發心投入的,等於不會恐懼,萬一真的不幸生病走到生命的終點,也不會感覺只有悲傷,會從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完成善的循環。」[攝影者:盧孟瑜]
圖右 :安寧共照護理師何玉雲講解安寧療護是全人照顧理念[攝影者:盧孟瑜]

圖左 :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陳世琦醫師,分享那些曾經歷生死掙扎、飽受莫大身心痛苦的病人,如何在人生最後一刻,活出轉化的智慧與勇氣,以微笑向世界告別。[攝影者:李映瑩]
圖右 :影片中癌症末期病人沈瓊蘭面對病苦卸下內心的執著,做好心理準備加上醫護的用心,既使人已遠去,她的笑容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所有人的腦海。[攝影者:李映瑩]

圖左 :一年一度的醫療志工四堂進階課程,2018年6月23日第三次的上課在國議廳舉辦,對醫療志工而言,從臨終者精神的幫助,臨終關懷與陪伴之實物和技巧,到做志工的初發心,做與不做、從心改變,都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生命課題。[攝影者:李映瑩]
圖右 :正向思考面對生命的課題是今天課程安排的用意,也期待現場學員四百二十一人,工作人員一百二十九人,都能收穫滿滿,從心改變,用心學習,歡喜心付出。[攝影者:李映瑩]

圖左 :大林慈濟醫院志工組陳鶯鶯師姊分享臨終關懷與陪伴之實務技巧。[攝影者:李映瑩]
圖右 :來自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志工組顏惠美師姊,談到志工服務從「心」改變。[攝影者:李映瑩]
圖左 :何玉雲安寧共照護理師也教志工如何填寫,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攝影者:李映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