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上頷專業真受用 各國義診分享

2018/09/25| ◎蔡藜旭/高雄報導
列印
「2018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簡稱TIMA)在花蓮靜思堂舉行,從9月22日至 25日,共有來自二十一個國家地區,六百七十三位學員參與。課程第一天(9/22)下午,課務組用心安排「專題研討暨分科座談」 ,共分為內科、外科、牙科、中醫科、護理及藥劑藥技後勤等六大類,學員可依自己的專業屬性參與座談。

牙科首堂專題研討,是由北京大學顳上頷關節及頷面病痛診治中心的甘業華教授主講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TMD, TMJ)的臨床治療。甘教授在這項專業領域已投注摸索二十六年,過程中歷經波折,他是大陸長達三十五年來TMD領域研究的第三代。

TMD患病主因主要來自不良的歪下頷、托腮幫、偏側咀嚼、喜咬硬物、職業形態異常等姿勢與正頷、正畸、咬合恢復過高或不足等因素。甘教授強調他在多年臨床治療上,其實是不必要都必須施行手術與牽引。病患是可以藉由保守性治療用藥物緩解疼痛與炎症,再以2mm的咬合板搭配做合墊治療,加上不良習慣的根除,藥物、物理和精神心理治療三管齊下的方式,95%病患都能得到明顯的治癒效果。

接著,桃園人醫會牙醫師黃崇智分享醫療輔具及改良,以他初期在教養院進行牙醫義診時,須近十人七手八腳加上五花大綁,才有辦法順利幫院生做診治。早期第一代的Biding Bed(綁床)重達十二公斤,笨重攜帶又不便。黃崇智醫師結合團隊研發出第二代的Biding Bed,分成兩截式僅八.五公斤。去年(2017年)試用後效果良好,已在臺灣結合人醫義診使用。 上人聽取彙報後特別慈示,要黃醫師在這次的人醫年會中做分享。黃崇智醫師特別強調,未來將以現代科技方式運用在Biding Bed的材質上,可望再繼續改良更臻完美。

第二堂的課程,來自上海的羅惠文醫師,臺灣出生、泰國長大,後來在大陸接受醫療教育,她曾經在慈濟大學參加醫學營,後來在北京就讀碩士班時加入慈濟人醫會參與義診。她以6月20日至6月23日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參加「2018年歐洲牙周病學大會Europerio 9」(歐洲牙醫病學聯盟)的研討所得做分享。將在大會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與醫療、牙周病、牙齒口腔和牙周病治療的各種專業研討部分作介紹。

兒童與牙科矯正的李明儒醫生,以他連續三次到約旦義診的經驗談兒童牙科注意事項,幽默風趣的要在座的大家與志工,不要在義診的現場,一邊是牙科努力診治齒科病患;一邊是大家一直拼命從口袋掏糖果給小朋友,要打破醫療治療上的惡性循環,往往預防更重於治療。他說,在約旦烽火戰亂的現場,更能感受到到義診團隊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愛和感恩尊重愛的感化,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力量和勇氣。最重要的是,還以診治和衛教促進健康。

最後,分別由新加坡、美東、菲律賓與印尼四區代表,分享各區在社區進行義診的情形。新加坡在社區鄰里療養院以義診結合娛樂表演的方式,來兼顧院友的身心靈照護。定期舉辦醫療論壇交流提昇專業,由工作坊帶入醫療人文,感動與接引更多人來投入。美東定期以大愛醫療巡迴車做義診,將病友資料電腦化與硬體一貫化操作兼具相容性。菲律賓以軟硬體到位的模式,確立義診的服務品質。

各區的人醫紀實似乎起了影響作用,聽了各區分享才知不足。會後提問部分,深圳提出該如何在大陸辦義診?甘業華醫師說明,以目前大陸的規制,礙於醫療保險與義診進行的合法同意性,事實上醫療義診的進行是仍有相當難度。上海的羅惠文醫師與同行的同伴分享:「牙周病是國人盛行率高達95%的疾病,隨著治療方法的日新月異,診斷與疾病分類的改變,讓診斷與治療上能更容易。」以他們目前的做法是結合教育親子和環保團隊,結合四大八法做資源整合,做牙齒檢查與衛教。

花蓮慈濟醫院李彝邦牙醫師會後分享說:「今日因緣俱足能聽到北大甘教授講顳上頷關節及頷面病痛診治、醫療輔具改良、牙周病根治與兒童牙科注意事項,尤其後面還有各區的人醫紀實。除了有專業學術,與知識技能的提昇與交流,也可以運用在往後的義診之上。除了醫療專業外,其實在義診時愛的關懷與陪伴也很重要。這次的研討課程都有把這些元素加入裡面,其中迴響最大的是顳頷關節的部分,是很多病患不了解不知如何就診,當然也有被誤診的,自己在義診時也會碰的這種案例,通常病患中十個也可能會碰到一個,有些醫生在臨床也有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所以李醫師在這部分覺得獲益良多。

醫療專業很重要,能以愛的交互作用去幫助更多的病人更不可少。

圖左 :雖為牙科專業分科的研討,但講師的內容涉及下顎骨咬合的相關疾病問題,因此也在現場看見骨科醫師簡瑞騰(站立)的身影。[攝影者:林祐民]
圖右 :謝金龍醫師雖未擔任講師,但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牙醫師所提出的問題做出相當專業與客觀的回應。[攝影者:林祐民]

圖左 :桃園人醫會牙醫師黃崇智分享醫療輔具及改良。[攝影者:林祐民]
圖右 :來⾃廣州的牙科醫師相當關⼼病患⾯對牙科診療時的⼼理恐懼問題,因此對於約束醫療中病患的⾏動提出討論與分享。[攝影者:林祐民]

圖左 :北京⼤學顳上頷關節及頷⾯病痛診治中⼼的⽢業華教授主講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 orders (TMD, TMJ)的臨床治療。[攝影者:林祐民]
圖右 :為了表達謝意,人醫會準備了結緣品贈與⽢業華教授。[攝影者:林祐民]

圖左 :來自上海的羅惠文醫師曾經在慈濟大學參加醫學營,後來在北京就讀碩士班時,加入慈濟人醫會參與義診。[攝影者:林祐民]
圖右 :兒童與牙科矯正的李明儒醫生,以他連續三次到約旦義診的經驗談兒童牙科注意事項。[攝影者:林祐民]
圖左 :許多來⾃各個不同國家的醫師,都是第⼀次參加人醫會年會。[攝影者:林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