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愛 人生無礙

2018/05/27| ◎李振玲/臺中報導
列印
當初秉持「寓教於樂」宗旨成立的─ ─中區慈濟少年籃球隊,雖然因升學壓力,練球時間從每週一次,改為每月第四週的星期日,非但人數未減,反而倍數增加,目前已有將近一百五十位學員。

5月27日,一早豔陽高照 ,雖然報到時間為七點四十分,但學員們都珍惜一月一次的打球時間,早上七點剛過,就陸續在家長陪同下,來到上課場地(中興大學體育館)開始自我練習。

八點準時集合,練球前教練團先播放了一段,外國小朋友練球的影片,讓學員們學習影片中球員的專注、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那才是勝利的關鍵。

慈濟志工林聖翔說:「成功絕無僥倖,成功是來自你的自我選擇」。教練接下來也幽默地說:「嚴格的教練才會有良好的球員,但一定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精神。」

◎ 轉識為智 佈施奉獻

每月一次為家長們舉辦的「心靈講座」,本月邀請慈濟榮譽董事林惠遠董事長,分享「心中有愛 人生無礙」。

林惠遠事業有成、熱心公益、為人謙和;他更因喜愛登山,以致闢路、除草、守護步道,至今十八年不曾間斷;更自我發願─ ─要做慈濟終身志工。

慈籃召集人郭德進法官介紹時更說:「林師兄是慈濟的人品典範!」

三歲喪母,今年六十三歲的林惠遠,雖已茹素五十年,但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穿著襯衫、領帶、西裝褲,滿臉笑容,毫無身為三家企業董事長的架子。他佛學造詣深厚,準時在郭德進陪同下踏入視聽教室。一上臺就再三感恩,因為郭法官的牽引,才和慈濟結了終生緣。

原來深信佛教的林惠遠,從民國80(1991)年,就開始聆聽證嚴上人講述《法華經》、《八大人覺經》;但都沒和慈濟連上線。

直到八年之後,臺灣發生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臺中、南投兩縣災情慘重,災後一個月左右,證嚴法師坐鎮臺中分會,慈濟人將「跑在最前,做到 .... 期許慈濟人在社區推動「一人一菩薩」,林惠遠深深體悟人生無常。

郭法官曾轉述上人的一句「平安的人要幫助受災的人」,與林惠遠心中的「平安的人要幫助不平安的人」理念不謀而合,讓他感動。至今每年固定捐款護持大愛電視台外,更固定提撥公司盈餘百分之二十五做公益;他也從聽經、讀經中,轉變為行經。

林惠遠說:「其實佛法就是活法─ ─人生過程就是活在當下~隨順因緣;對物質要~淡泊名利!」又說:「真正的富有不是有多少金錢,而是智慧開啟、知足常樂,珍惜今天 活在當下。」

雖然成為慈濟人還未滿二十年,但他的精進連資深志工都自嘆不如。上人的《靜思語》不但熟背如流,還能侃侃而談並用在日常生活中。

他說:「做就對、對就做;越做越歡喜、越歡喜越想做。這就是上人時常開示的『做就對了!』」。又說:「對眾生要有服務犧牲的『佈施奉獻』;對自己要恆持、修持、充實、精進!」。

把員工當作兄弟姊妹,對員工心中有愛,全體員工向心力就會很強,業務也就會欣欣向榮。但是方便不代表隨便;輕鬆,但不散漫。林董說:「這就是我事業的成功之道。但成功也要有捨,才會有得」。

輕安自在不執著、慈悲心中無罣礙;不跟人比較計較,力行清、淡、平、實生活;付出愛的力量,追求心靈財富,達到真正的人生境界「福慧雙修」。

歡喜自在地過日子,改造命運心想事成;生命在呼吸之間,掌握不得。但怎麼過,運命應該是我們可以掌握的。這是林惠遠鼓勵家長們的生活之道。

又說:「命運的改造方法,就是要深信因果、斷惡修善、謙虛忍讓、多誦讀經典;發自誠心,就會有好的『運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多付出就能累積慧命」。

最後林惠遠以《禮運大同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能做到這樣,治安就好,法官都能無事可做,社會自然就會詳和。

◎ 家長的回饋

遠從梧棲區前來的蔡欣諺,國中一年級,由母親林秋秀陪同前來。母親說:「孩子喜歡打球,但梧棲區沒有合適地點練球,得知臺中有此活動,趕快報名。雖然每次上課,都要清晨四點多鐘起床,再轉三班公車到達,但孩子還是樂此不疲;而我又能從心靈講座中,學到如何跟孩子溝通,因而和孩子的關係更好!最重要的是──不管慈濟志工,還是學員教練都是好人,在一起薰陶久了,孩子只會變得更好!」蔡欣諺也說:「從練球中不但學到打球的技巧,更學到全體合作的重要」。

帶兒子來上課的家長黃齡儀也分享說:「今天的心靈講座太棒了!董事長的佛學知識淵博,藉由上人法語,透過平凡的生活讓大家了解。自己平常學佛法但不夠領悟,今天將佛法生活化,讓大家自然而然深記腦海,不管自度還是度人他都做到了,一級棒!」

◎ 未來的努力

中區慈籃成立於2008年(民國97年12月27日),即將邁入第二個十年,前十年,共有十位受證慈誠、委員、志工更高達三十位;未來第二個十年,召集人郭德進說:「感恩的是從歷年的慈藍活動中,我們也做到菩薩大招生,除了家長課程中多加重慈濟人文宣導外,更希望畢業的學員們,在志工陪伴下,學習慈濟志工走入人群,無所求付出,將來升高中或大學時,都能加入慈青社團,來延續慈濟「付出無所求」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未來努力的目標。」

圖左 :家長林秋秀(前右)陪同孩子前來參加慈濟籃球隊,她從心靈講座中,學到如何跟孩子溝通,因而和孩子的關係更好![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學員長林聖翔(站立者),對學員說:「成功絕無僥倖,成功是來自你的自我選擇」。[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慈籃活動約一百五十位學員共聚一堂,除練球外,並學習靜思人文禮儀。[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總教練廖宜印(站立者),活動一開始幽默地說:「嚴格的教練才會有良好的球員,但ㄧ定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精神。」[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志工郭德進,介紹心靈講座講師林惠遠簡歷,並讚賞其為人品典範。[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林惠遠董事長,以「心中有愛 人生無礙」為題,與家長分享個人成長的生命故事,以及走入慈濟的心路歷程。[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年輕學子運用星期假日,參加慈濟籃球隊,在體育館裡盡情發揮與學習。[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家長黃齡儀(右一)參與家長手語練習。[攝影者:吳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