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三十布展 揮灑創作傳寓意

2020/07/08| ◎賴秀緞/臺中報導
列印
「是天使翱翔,是鳳凰展翅,是蝴蝶飛翔……」慈濟志工在臺中靜思堂精心設計一雙美麗的翅膀,引起熱烈討論。

三十年來,慈濟在臺灣帶動環保回收風氣與環保概念,把愛護地球的心落實社區道場,同時人間菩薩大招生。 2020年6月30日午後,有近十位志工,為即將於七月中旬開展的「慈濟環保三十周年布展」,緊鑼密鼓地趕工著。布展的作品構圖輪廓清楚,一個個接近完成,硬體好了,接著則是軟體的場地布置登場。

環保窗口林淑嬌針對「美麗的翅膀」表示:「它是蝴蝶,但也像美麗的鳳凰;因為翅膀的每一個支節,都是回收再利用的製品。」中區志工收集日常食用咖啡、茶、燕麥……等不同顏色的包裝袋,將它剪成羽毛,再以回收的塑膠管固定,一支一支黏貼在紙板模型上組合而成翅膀,這些素材在志工的巧手下賦予新生命,如同浴火重生的鳳凰。

策展企劃志工王建忠語重心長地說明:「它是一隻展翅高飛的蝴蝶,俯瞰地面,是看見美麗的世界?還是敗壞的景物?要留給觀展者思維,該如何愛我們的家園、愛我們的環境。」

一個展品從不同層面去看,有創作者為喚起大眾深思的使命感,更有製作者回收再利用的可貴精神。不管是蝴蝶、天使、鳳凰,所訴求的都是疼惜大地,愛護家園的理念。

◎環保影城在靜思堂

地下一樓「ㄇ字型」展區入口處,有寶特瓶回收製成的地球,剖半盛裝廢棄物、垃圾等,旁邊有一群老老少少的志工在做資源回收,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原來這些都是2019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慈濟參展作品回收再布置的。

王建忠提到:「今年因為新冠肺炎,壓縮了布展作業時間,為凸顯ㄇ字型廊道的展場,所以有了商店街概念的設計。」環保一條街規劃有「友善環境」、「失物招領」、「走過三十」、「生活環境」、「低碳蔬活」、「慈悲科技」、「回收學堂」、「環保影城」、「有話要說」等店家廣告招牌。

其中「失物招領」區設置了四十個方塊,提供招領的物品圖形如:醫療口罩、3C產品、瓶裝飲料罐、食品包裝袋……等,以活動磁鐵黏貼在看板上,自由取下後即可讀取裡面的文字解說。

「嘿!這是你丟的嗎?」每件物品成為垃圾前,都有段故事與回憶。

2020年社會大眾因為防疫,口罩、塑化包裝袋等使用量大增,也產生了許多的垃圾,因此有了「失物招領」提供觀展者思考,想想自己是不是其中的罪魁禍首。

「環保影城」將播放一系列社區環保故事,每一部影片都是由人文真善美志工企劃、編導、拍攝、剪輯完成的。內容有歲歲年年堅持做環保的志工,有不畏病痛來參與的阿公、阿嬤,也有不拒髒臭的鄰家小孩……,他們一起串起有情有愛的環保天地。希望藉著影片將環保理念更真實更具體地傳遞出去。負責木工的志工周明鐘自信地說:「環保影城與隔條街的秀泰影城可以互別苗頭。」

順著環保一條街走到盡頭,志工正合力裝置「美麗翅膀」的看版,固定在「有話要說」的招牌旁。王建忠表示:「會眾走過參展步道,透過五官的聽、聞、看,多少會有一點感觸,希望他們可以寫下心得回饋,張貼在『有話要說』這區的看版上。」現場以展翅高飛的蝴蝶作為地標,提供會眾打卡拍照上傳網路,加強宣導效果。

◎獨一無二的裝置藝術

兩幅以鯨魚與海豚為主角的大型裝置畫作橫放在工作桌上,志工忙著修補圖騰。圖騰是大愛感恩科技團隊設計,志工以寶特瓶蓋為素材,依照描圖,將瓶蓋一個一個用膠槍打上黏著劑固定。

劉宇涵與其他的志工一手拿著膠槍,一手找尋鬆動的瓶蓋做補強處理,一邊說明創作概念:「一幅以悠遊於大海的鯨魚為主角,另一幅呈現海豚在大洋中戲水,背景都是黃昏時候,夕陽如丹散發著霞光,多麼美好的景色。」寓意著地球的子民如果再不珍惜資源,維護生態,這些將成為難以捕捉的畫面,甚至後代子孫就只能從影像圖片追尋鯨魚、海豚了。

瓶蓋是從各地環保站收集來的,經志工清洗、晾乾,再分色、分類。看似簡單的瓶蓋,同個顏色就有高矮、大小、色差之別,甚至明明是大小一樣的白色瓶蓋,卻有白色加點紅或是藍線條的,這些分類大工程非得心細、眼明,否則難以分得清楚。

黃、紅、藍、白、橘色的瓶蓋最多,但是需要一些稀有顏色如淺灰、湛藍等,添加彩度層次,卻是很難得到。幸好有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的協助,寄來寶特瓶回收製程中的「瓶片」、「酯粒」,為創作加分,增添畫龍點睛的效果。林淑嬌說:「以瓶片、酯粒作素材,這應該是全臺唯一的,別人模仿不來。」

一旁的總協吳麗華雙手遊走於海洋圖案中,將一絲絲的殘膠輕輕拂去,讓畫面乾淨。她說:「環保三十展區,納入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如防疫護目鏡、環保塑木、淨水車等,再度向大眾展現資源回收再製品的精緻化和科技化。」

當志工將完成的海豚與鯨魚裝置創作,扶正靠立於藍色寶特瓶牆面的霎那,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往來的志工無不驚呼:「好美!像一副名畫。」每一個腳步視覺所看的,都是不同光澤的變化,令人驚艷之處,不親臨現場,是無法感受到的。

展場有一面牆是綠野遍地的小山丘,前景有兩株大樹,樹幹由黑色、咖啡色、橘色、藍色、灰綠色的塑木板構成,原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的塑木製品,已經研發出多種顏色可供選用。

環保三十布展,團隊不斷地集思廣益,瞄準視覺核心,展現出深厚的底蘊。「今天所看到的作品,看似簡單,實際上從規劃、收集、到創作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這是一步一腳印眾志成城的體現。」王建忠感恩大家的努力,希望藉由這些設計,能讓觀展者與作品產生連結,很自在地接收到布展所要傳達的理念。

圖左 :每個同色澤的瓶蓋,有深色、淺色之分外,蓋上竟然有不同的小圖飾。這些分類的大工程,志工得心細、眼明才能分得清楚。[攝影者:沈國福]
圖右 :志工吳麗華(右一)、林淑嬌(右二)與王建忠(右三)對畫作裝置圖上,缺乏的顏色,及瓶蓋大小不同造成的擠壓,討論著解決方案。[攝影者:陳麗雪]

圖左 :志工討論「環保一條街」上面圓形的單元看板,支架結構該如何地加強。[攝影者:溫忠漢]
圖右 :瓶蓋以黃、紅、藍、白、橘色居多,但是需要一些稀有顏色如淺灰、湛藍等,添加彩度層次,志工吳麗華用「瓶片」、「酯粒」填補,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攝影者:沈國福]

圖左 :志工在臺中靜思堂將包裝袋剪裁成羽毛狀,黏貼在塑膠骨架上,彼此討論如何裝置成「蝴蝶的雙翅」,讓它成為環保三十展場打卡宣傳的焦點。[攝影者:沈國福]
圖右 :臺中靜思堂展場,為凸顯ㄇ字型廊道,以『環保一條街』商店街設計的概念,規劃有「友善環境」、「失物招領」、「走過三十」……等區塊,志工周明鐘正在釘圓形看版。[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志工王建忠厚實的手,輕拂過蝴蝶的翅膀,一邊說明創作理念。蝴蝶展翅高飛,俯瞰地面,它是看見美麗的世界,還是敗壞的景物,留給觀展者思考。[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環保三十布展前置作業,展區內有忙著修補畫作的志工,劉宇涵(前)專注地為鬆動的瓶蓋做補強;展區外有不畏高溫的志工吳秋林(背影)忙著裁剪木料。[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王建忠(左一)試著更換燈泡調光色,周明鐘(中)忙著固定板座,林淑嬌(右)拿著毛筆輕刷畫面,大家分工合作,力求作品能盡善盡美。[攝影者:簡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