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影片化憂鬱 訪視個案轉心念

2011/04/10 | ◎鄭伊涵、周靜君/清水報導
列印
4月10日早晨,徐徐的涼風輕輕吹拂,令人神清氣爽。一百八十位身穿灰衣白褲的志工,從龍井、沙鹿、清水、梧棲、大甲、通苑等地,齊聚清水靜思堂,在慈濟志工的「早安」聲 中,開啟2011年慈濟社區志工見習課程。

◎竹筒歲月,慈濟心

慈濟志工林慎以「慈濟世界的緣起」及「竹筒歲月的精神」作為今天課程的序曲。她緩緩道出慈濟人的責任,是要以「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為己任。林慎進而提醒大家,如 果想要「內淨自心,外不犯錯」,慈濟的四神湯──「善解、感恩、包容、知足」最好用;如果再加上「時時面帶微笑」的慈濟面霜,那就更完美了。

訪視團隊,透過分享訪視個案,讓大家學會──見苦知福。學員們聚精會神的聆聽,深怕一個不留神,就會錯失動人的情節。

在學佛行儀的課程中,慈濟志工一一為學員指導「毘盧手印」的正確指法。年紀大的學員們,認真學習的神情,宛若小一新生,志工不禁要為他們豎起大拇指,說聲「讚」!

◎憂鬱心轉平靜,體悟真幸福

「我一直很努力,想做好為人妻、為人媳的角色;自認對父母已經很孝順,但總覺得家人對我卻是不平等的對待。」從廣西遠嫁來台灣的羅萍美,見到課程中的訪視個案後,才知道原 來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也轉抱怨為感恩,因為還能靠自己的能力賺錢養家、有機會學習布施,更深深體會到自己還是很幸福的。

萍美曾經因為家暴,導致情緒憂鬱。有一天,無意間看到大愛電視台播出志工付出的畫面,加上朋友勸說的一席話,讓她決心走進靜思堂,尋找心靈上的慰藉。慈濟志工溫馨關懷,並 鼓勵她多到佛堂走走,學習以平常心去面對事情,心自然就能回歸平靜。

體悟「見苦知福」後,羅萍美懺悔的說:「我以後會更孝順父母,學習師兄、師姊一樣的付出,更要學習『放下』。唯有放下,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

「我很開心能遇上證嚴師父!上人無私、無悔的付出,讓我很感動」七十九歲的許李翠麗說出心中感受。平時在社區,她常抱著祝福的心去助念,以學習的心做香積、耕福田。體會到 有一分的學習,就有一分的收獲。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翠麗阿嬤滿臉笑容說著上人的法語。她喜歡在各種付出中學習,會要求自己「多參與、多學習」。就像在福田志工中,也能學習到生活的智慧;現 在,她要以學習的心,去做慈濟事。

◎志工見習課程,得妙法

一天下來,豐富的課程,讓學員侯威良法喜充滿,發願要成為慈濟的一分子,藉此幫助更多的人。

來自龍井區的楊士賢,則是認為「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他曾經跟著慈濟志工一起幫獨居老人打掃,因而從中理解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知道自己的弟弟得到癌症 後,曾經非常的煩惱,也因煩惱起而製造無明。現在他覺得「不如多做善事,增加福報。」

從大陸來到台灣的王嬌,是梧棲區的學員,她特別要感恩環保站師兄、師姊的照顧,令她不覺得自己生活在異鄉。能生活在台灣很幸福,心中也充滿無限的感恩。她會珍惜在這裡和每 個人所結的好緣,更要把握機會做善事。

您是否有很多煩惱,卻找不到解決的方式?您是否怨天尤人,成天悶悶不樂的過日子?轉個念,走出去參加社區志工見習課程,救能夠找到心靈的依歸;加入志工行列,投入實質的濟 世行跡,關懷厝邊鄰里,一定可以找到化解鬱悶的處方,看見自己的幸福!.

圖左 : 慈濟志工林慎,以「慈濟世界的緣起」及「竹筒歲月的精神」,揭開2011年社區志工見習課程的序幕。[攝影者:洪利當]
圖右 : 學佛行儀課程中,老菩薩們認真的學習「毘盧手印」。[攝影者:洪利當]

圖左 : 從廣西遠嫁台灣的學員羅萍美,因大愛台影片,化解家暴憂鬱走出來;參加見習課程,分享的訪視個案,讓她對家人的抱怨轉念為感恩![攝影者:洪利當]
圖右 : 溫馨家聚時間,學員分享著從課程中吸收的法喜、以及彼此的感動。[攝影者:洪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