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自身良能 勇於承擔付出

2017/04/27| ◎黃靖懿,余明儒/臺中報導
列印
「自己是病人,可以理解來醫院看診的心情與需要是什麼,所以志工服務時能同理對方的情緒與調整自己的服務態度。病人和志工雙重的角色,也讓自己不以病為苦,而是善用與發揮自己所擁有的當下。」培訓委員王芊俋患有第 一類型糖尿病,對醫院並不陌生,日前剛承擔臺中慈濟醫院一日志工服務,今聆聽常住志工黃明月分享醫院志工服務的心得,更有著深深的感受。

課程中對於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院長的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不在於他的名相」,醫生除了醫病更要醫心,賴院長甚至帶著同事和家人進入病患的家庭,用愛守護生命的情操,乃為仁醫的典範令人感動。證嚴上人日日期勉弟子多用心,芊俋透過每次課程講師的分享,體會用心的重要,也時時自我提醒,無論何時何處都要精進用心。

4月16日(星期日)來自中彰投港苗地區二百六十二位學員,歡喜齊聚在臺中分會的講經堂,專注聆聽由合心團隊用心安排一連串的專業醫療課程。

◎志為人醫 守護生命

「了解病人的感受,聽進病人內心的聲音,是我們當醫生一生最大的福氣與功能。」賴寧生院長感動地分享:「醫師不只救人,還可能救了一個家庭。」

賴院長談及證嚴上人體會早期花蓮地區為什麼會貧窮,皆為「因病而貧」,於是發願為缺乏醫療設施的臺灣東部民眾籌建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推向「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願景,提升東部醫療水平。

生長於民風純樸嘉義的賴院長,取得免疫醫學博士後,想對自己的故鄉有所回饋,將所學貢獻在自己所成長的土地上,發願回到嘉義的大林慈濟醫院服務鄉親,將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守護著他們,除了在醫院服務,也利用假日帶著家人一起至偏鄉參加義診行列。他體認醫療環境是讓民眾感覺得到溫度的地方,「把不捨轉為力量,將感動化做行動」。更率先成立「過敏免疫風濕中心」,結合治療、衛教、追蹤,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照護。

◎醫療志工 見苦知福

「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一盞燈,慈悲智慧的化身,在最淒寒的路上生一堆火,因緣感恩與生死……。」嘹亮的歌聲、多變的表情與她人生歷練一樣豐富的黃明月師姊,是臺中慈濟醫院的長住醫療志工,她以自身在慈濟醫院承擔醫療志工的經驗與學員分享,當初進入參加醫療志工,是因顏惠美師姊的一念初發心深受影響,當志工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用最美的祝禱,呼喚人生最真的尊重與關懷。

「臺中的慈濟醫院是阮ㄟ……。」全身充滿活力、幽默逗趣的醫療志工柯國壽,以堅定又柔和的音調唱出自己對慈濟醫院濃厚的情感。

「人世間的苦,病痛最苦,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上人開闢這片醫療的福田,就是要大家見苦知福」,柯國壽鼓勵新發意菩薩,在週休二日實施之後,更有機會布施時間來承擔醫療志工,有捨必有得,我們要勇於承擔,只要我們手牽手跟隨上人的腳步,在醫療志工的領域中勇往直前,無須擔心和畏懼。

大林慈濟醫院啟業,黃寶鳳當時承擔環保志工,眼見眾多的志工菩薩湧入,讓寶鳳心生歡喜,心中起了一個念頭「如果以後我可以來慈濟大林醫院當醫療志工該有多好!」就從那刻起,至今,從未退轉離開醫療的志業體。

「每位菩薩都是上人的寶和值得學習的對象」,寶鳳擔任醫療志工領隊至今,讚嘆這些願意布施時間,並暫時放下家業和事業的菩薩們。期待大家承擔志工的期間都能安住心情,做得歡喜,並將歡喜心帶回社區,牽引更多的志工在醫療領域中勇於承擔。

志工賴淑美分享在醫院加護病房,家屬陪伴病患求生的感動,以及病患面臨死亡,對家人懺悔獲得原諒的釋懷,在醫院看盡生老病死和人生百態,期勉大家能把捨當成得,才能了無遺憾。

以前害怕見到生老病死,生離死別,不敢進到醫院的賴碧美志工,分享自己當了醫療志工後,如何敞開心胸突破心房,「福是做來囤,不是做來抵(臺語)。」希望大家要當上人的貼心弟子,而不是貼身弟子,共同承擔醫療志業的使命。

◎心通運轉福就來

人生充滿戲劇性的慈濟志工蘇足,自己的生命歷程是一部精采的大藏經,她因為上人的一句話「回來花蓮做志工」而開啓不同的人生,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

從小環境困苦的她,二十歲嫁給富二代,但是好景不常,因先生外遇不斷,也讓她承受巨債,逃到臺北謀生,開始賣豬肉償還債務,幸好有女兒的牽引走入了慈濟,她告訴現場的學員:「命不好沒關係,心要好,而且認命就會好命,認命才能夠轉命。」

「所以你們要不要做慈濟?」蘇足問。

「要!」學員熱烈地迴響。

蘇足說,今天若不是自己進來慈濟做志工,也不可能會改變自己,人生就是讓自己快樂你才會有福報,心通運轉福就來。最後,她以靜思語「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自己」與學員共勉。

◎善待自己 原諒別人

對從事復健科看護多年的邱于蓁,能深入病患的內心深處,理解病患的苦與痛。今日課程主題是醫療志業,更具有深切的意義和感受。多年前迫於無奈結束婚姻關係,擔心造成子女不良的影響,心情一度陷入憂慮,反而子女們一再鼓勵她,多參與慈濟志工的服務,不僅能聞法化解愁苦,更能普植福田、廣結善緣。

而因工作忙碌,一直未能參與委員培訓,今年在北中市一和氣組長康評的牽引,子女的極力支持,決心排除一切障礙,加入委員培訓的行列。

今天她聽到醫療志工蘇足親身分享,一生坎坷的心路歷程,幸好遇見證嚴上人和慈濟,讓蘇足能夠快樂自在地揮灑人生的色彩,終究不是黑白收場。于蓁也感到很慶幸,當初選擇放下殘缺的婚姻,不再怨恨對方,原諒和祝福對方,如今兒女孝順,讓自己感到十分欣慰。

「只要翻開靜思語或打開大愛台,許多心中的無名和煩惱,就會迎刃而解,證嚴上人的每段話,句句正中己懷,深刻弟子的心。」陳珮華參與培訓課程後,研讀藥師經、證嚴上人的思想體念等書,讓自己更能理解慈濟人的中心思想,也更能體會這句看似平常的靜思語,「對的事情,做就對了」這句蘊含的深遠意義。

今日課程聽了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的演說,讓珮華更為之撼動,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存在數不盡令人感動的故事,她非常感恩,自己何其有幸能參與慈濟委員培訓的課程,希望人人都能來參加培訓,開啟慈悲心,增進社會的溫暖。

◎齋戒護生機 地球會更好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林英超主任分享,環境與吃素息息相關,希望大家能改變飲食習慣。藉由簡報的播放,讓學員更清楚地了解現今溫室效應對人類的影響,畜牧業快速擴展,用掉了足以養活全球十億貧窮人口的糧食,同時也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成了地球暖化的一大元兇。

因全球暖化,且家畜在溫室氣體的排放上佔有重大比例,因此肉食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關係更為明顯,「吃素可以救地球」他覺得身為醫師的他,更應該要推廣。

106年度中區見習委員慈誠培訓第二次課程,一百二十九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互相補位圓滿今天的培訓課程,讓每位學員對慈濟的醫療志業有更深刻的了解,希望人人能共同勤耕醫療的大福田。

圖左 :黃明月師姊分享:「當志工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傾聽他們(病患)的生命故事,讓我們用最美的祝禱呼喚人生最真的尊重與關懷。」[攝影者:余明儒]
圖右 :「自己是病人,可以理解來醫院看診的心情與需要是什麼,所以志工服務時能同理對方的情緒與調整自己的服務態度。」王芊俋分享。[攝影者:余明儒]

圖左 :人生充滿戲劇性的慈濟志工蘇足,自己的生命歷程是一部精采的大藏經,她因為上人的一句話「回來花蓮做志工」而開啓不同的人生,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攝影者:余明儒]
圖右 :從事復健科看護多年的邱于蓁,對於蘇足師姊分享一生坎坷的心路歷程,于蓁感到很慶幸,當初選擇放下殘缺的婚姻,不再怨恨對方。[攝影者:余明儒]

圖左 :幽默逗趣的醫療志工柯國壽與學員分享:「人世間的苦,病痛最苦,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鼓勵新發意菩薩有機會布施時間來承擔醫療志工。[攝影者:余明儒]
圖右 :黃寶鳳擔任醫療志工領隊至今,非常感恩願意布施時間,暫時放下家業和事業菩薩的參與。[攝影者:余明儒]

圖左 :賴淑美分享醫院加護病房家屬陪伴病患求生的感動,看盡生老病死和人生百態,期勉大家能把捨當成得,才能了無遺憾。[攝影者:余明儒]
圖右 :陳珮華對於院長賴寧生的演說,甚為感動,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存在數不盡令人感動的故事,感恩自己何其有幸能參與慈濟委員培訓的課程。[攝影者:謝炳榮]
圖左 :106年度中區見習委員慈誠培訓第二次課程4月16日(星期日)來自中彰投港苗地區二百六十二位學員,歡喜齊聚在臺中分會的講經堂聆聽專業醫療課程。[攝影者:謝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