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太陽 溫暖大宇宙

2018/05/14| ◎林玉燕/臺中報導
列印
5月7日的傍晚時分,徐徐涼風送走了白天的襖熱,亞大荷花池生機盎然,田田荷葉迎風搖曳,優雅皎潔的荷花,出塵地湧現在荷葉間,這是亞洲大學夏季時分的迷人風光。

進到亞洲會議中心,充滿活力的慈青們,正忙裡忙 外地打理著講座開始前的準備工作,適逢慈青週,亞大慈青特別邀請就讀慈濟大學傳播系的潘信安前來分享,參與的學員共有五十二位,工作人員十一位,被慈青暱稱為「拔拔、麻麻」的志工何添池與宋雪馨,也貼心地全程陪伴。

才二十三歲的潘信安,從小學即開始在電視台主持節目,大一展開他的演講生涯,年紀雖輕,經歷豐富,有自己獨樹一格的人生觀,他領導的「川愛志工社」獲得傑出服務社團獎,他也獲頒傑出青年領袖獎的殊榮。

◎分享與分析 學習與思考

「請問你們大學四年有沒有最想完成的瘋狂事情?」潘信安一開始即拋出問題。「我在一開始,最想去的是夜店。」他先說出自的答案,這個想望其實不難完成。「我想坐上校長室裡,校長坐的那個位子。」有人大膽地說出這樣的發想。

「到各大專院校分享時,我發現認為自己唸的是自己最喜歡科系的學生,竟然都只有大約五到十位。」潘信安分析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選擇志願的時候,往往是從高錄取分的志願先選擇,並沒考慮自己真正想要學習的是甚麼。

「上了大學,發現大家總是在考後,才懊悔自己沒做好準備,雖然隨後會發憤要在平時就好好努力用功,但持續沒幾天,就又故態復萌,所以還是一樣到考前才臨時抱佛腳,結果就是同樣的沒考好,就在這樣不停地重複輪迴中,過完大學生活。」潘信安說出了普遍大學生的求學生態。

「你最討厭甚麼樣的老師?」潘信安再度拋出問題。「老師的最大問題是讓學生沒有學習的動機。」上課總是講自己身家經歷,或者只看PPT卻不看學生的老師,是最不受學生歡迎的,因為他們讓學生找不到學習的動機,這是潘信安從同儕間收到的訊息。。

◎青藏虔誠深體驗 聽看天地好風光

潘信安是個熱血青年,為了找到動機,他去了青藏高原。「我在那裏躺著都比你們高。」他開著玩笑說,因為那兒的海拔有四千多公尺,即使我們站在台灣的最高峰玉山,還是矮了他一截。

他們在青藏高原搭帳棚睡野外,晚上的活動範圍很侷限不能亂走,因為可能會被狼吃掉,或被熊拖走,這是當地人的經驗談,也是他們在台灣很難有的體驗。

「在青藏高原,我生平第一次摸糞便,而且是牛的。」潘信安分享,他在那兒的特殊體驗,他和同伴揹著竹簍一起撿半乾的牛糞便,並在地面將它抹平曬乾,這樣才能用來燒爐火,如果不抹平,可能裡面曬不乾,就會有蟲子或卵在裡面,如果拿來燒了,會傷害牠們的生命,這是藏人的慈悲,所以一定要將牛糞抹平且曬到完全乾燥,才會拿來當爐火。

「在這兒只有青稞,沒有甚麼蔬菜,由於吃素有困難,這裡的喇嘛只能選擇葷食。」在潘信安的理念裡,信仰就是認同屬於對的價值。他說到藏民對生命的尊重與葷食的不得已。

寺廟是藏民的主要活動場所,往往孩子小時會被送到寺廟當喇嘛,長大再還俗,這也是藏民為了節省生活開支的權宜之計。潘信安也體驗了趕牛綁牛的遊牧民族生活,而遊牧民族與牛是相依為命的,藏民的記憶力超強,每戶養有一百到一百二十頭氂牛,他們卻能夠記得每頭牛的名字。

◎恭敬心面對古老與現代 珍惜萬物福緣

「玉樹縣在2010發生大地震之後,前去當地賑災的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潘信安稱他們這一代的遊牧人是最後一代,在震後現代文化入侵該地,也帶進了垃圾,我們已使用多年的文明產物,像是寶特瓶、鋁罐之類的,卻剛進入這裡不久,而他們現在就要跟我們一樣面對「垃圾處理」的議題。

藏民文化中很重要的經幡與瑪尼石,潘信安都以照片及影片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也讓對青藏文化不甚了解的我們,看到那虔誠,敬天愛地的美好心靈風光。

照片中那滿山滿谷的五彩經幡,是寫滿了經文或畫了佛像的,只要一進入轉山,就不能回頭,這樣才有功德,而轉山路途遙遠,考驗的是人的虔誠與耐力。

世上最大的瑪尼石堆,共有二十幾億的瑪尼石,這真是很震撼人的數字,這些石頭上刻寫著六字真言,或各種跟佛教信仰相關的圖案,而紅色的石頭代表著祝福。「當風飄過,水流過,會將上面的祝福送向全世界。」這是藏人的祝福,是無遠弗屆的,為的是全宇宙的生命體。

◎融入部落文化 以愛記錄保存

潘信安在大學期間就成立了工作室,以拍攝公益廣告為主,今天他分享了「達路岸–返鄉的號角」影片。

片中剛返鄉的部落青年Masawu Manpo說:「我對原住民的了解就是這麼單薄:因為我爸爸是原住民,所以我也是!」。而「達路岸」是阿美族人學習與聚會的場所,更是阿美族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也是維繫部落情感的精神象徵。

曾在都市生活的Masawu,回到部落發現自己只知道阿美族,卻不知道原住民身份背後的價值與意義,當他聽不懂部落裡九十幾歲老人家所說的話時,內心的阿美族靈魂終於被喚醒了,於是決定留在家鄉。

從老人的傳承,Masawu學習到原住民的技藝,且從部落裡人與人的互動中,了解甚麼是「阿美族的文化」?也開始將原民的文化記錄保存下來。

花蓮在地的大學生(潘信安也是其中之一)與吉籟獵人學校,發起了「達路岸」的重建計畫,透過新媒體的力量,集資重建「達路岸」,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力量,更希望原住民年輕人,能回到部落,身體力行,學習並感受屬於他們家鄉的最真實與感動的故事,真的是很振奮人心。

「根和文化是甚麼?是一種認同、信仰與願意接受。」潘信安堅定地說。

◎因為有愛 走遍台灣

「我很喜歡問為什麼,你們為什麼坐在這裡聽我說話?」潘信安問大家,並說:「當自己對事情不清楚時,就很容易被問倒。」他說到自己從小就主持大愛台的節目,中學就進入慈濟的學校系統就讀,外面的人會認為他被洗腦,甚至認為慈濟大學的學生應該是穿著袈裟,理光頭,頭上還會有六個戒疤,這是外界因不了解所產生的錯誤印象。

人常常處於一種既定的框架中,而框架永遠都存在,一般人說到臺灣,都說臺灣有人情味。潘信安為了更了解臺灣,在十七歲那年,和朋友擬定「流浪者計劃」,展開走遍臺灣之旅,他們邊走邊撿垃圾,而最大的創舉是禁語,他們不講話,但是他們去看、去聽、去行動愛臺灣,他們在挑戰極限,去認識自己是誰。

在步行途中,有位大姊豪氣地贊助他們一千元,讓他們體會到臺灣最美的人情味;因為沒定路程與住宿,他們曾在廟宇借宿,而台灣的廟,也真的很多。兩個男孩會以筆記本代替嘴巴吵架,會刻意一前一後不走在一起,他們這樣一路親身體驗臺灣人的信仰與人情味,是一堂創新的課程。

潘信安他們帶著寫有「SURFER流浪板」的衝浪板同行,一路上遇到的有緣人會在上面簽名,曾有一位忙著講電話的人,沒能聽他們解說他們的行動意義,就當成他們是在募款的,邊講電話邊從口袋掏了四千元塞給他們,這樣的行動讓他們感受到不被尊重,「以上對下的服務方式是不美的。」這是潘信安從別人的態度中所體會到的。

◎以愛祝福天下人 遇見更好的自己

潘信安大一的時候,海燕風災侵襲菲律賓,他邀約許多同學跟朋友,錄唱〈We are the world〉歌曲,並於聖誕節前夕將影片送到菲律賓,這是一種溫暖的祝福與陪伴,讓災民知道遠方有一群人,深深的關心著他們。

在他高三時,美東遭遇有史以來最大颶風,「我們利用課餘時間製做糖葫蘆募款,也在飢餓30結束那天到現場販賣食物,總共募得十六萬元。」這樣的成果讓他很開心,但當時卻被貼上標籤,成功的喜悅像是被潑了一桶冰塊般,而這樣的低潮他走過了,他知道自己想得到的不是別人的回應,而是了解自己正在做的是利益人群的事。

「我不想當國際志工,想當台灣志工,但我還是去了四川。」潘信安在四川帶動創立了「川愛志工服務隊」,他說去四川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要當一個不一樣的志工,是可以為當地永續付出關懷的, 而不是只去幾天,離開後就毫無關連。

「做志工的路上,我在找自己的自信,有自信後才有自己,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潘信安又說:「要相信我們心中的小巨人,讓我們一起改變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並與自己和解。」他以這段話鼓勵參與講座的學員,同時也激勵自己繼續勇猛向前邁進。

圖左 :進到亞大的亞洲會議中心,充滿活力的慈青們,正忙裡忙外地打理著講座開始前的準備工作。[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開講前,潘信安認真地溫習今天要分享的資料。[攝影者:林炎癸]

圖左 :「在青藏高原,我生平第一次摸糞便,而且是牛的。」潘信安以影片分享他在那兒的特殊體驗。[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潘信安在大學期間就成立了工作室,主要以拍攝公益廣告為主,今天他分享了「達路岸–返鄉的號角」。[攝影者:林炎癸]

圖左 :在十七歲那年,潘信安和朋友擬定「流浪者計劃」,帶著寫有「SURFER流浪板」的衝浪板同行,展開走遍臺灣之旅。[攝影者:林炎癸]
圖右 :可愛又充滿活力的慈青與潘信安,與前來陪伴的志工何添池及宋雪馨伉儷留下歡樂的合照。[攝影者:林炎癸]
圖左 :潘信安歡喜與亞大慈青為他製做的海報合影。[攝影者:林炎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