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錢匯大愛 把愛傳出去

2018/06/01| ◎黃朝琴/臺中報導
列印
為了開拓小朋友的世界觀,傳承愛的能量,啟發他們存下點點滴滴的愛心,幫助遭逢困頓的災民,繼去年12月,慈濟文化基金會在霧峰國小成立「靜思閱讀書軒」後,2018年5月24日上午八時,靜思書軒同仁及志工再次 回到這裡,舉辦中區第一場「善念共聚,把愛傳出去」的活動。藉由致贈全校約一千名師生,每人一支裝了靜思穀糧的竹筒,宣導存小錢行大善,傳遞慈悲與愛,讓善念循環生生不息。

◎美麗校園 來自十方的愛

上午八時,各班代表在師長陪伴下,來到慈穗樓一樓的靜思閱讀書軒。入夏以來,中部各地一早便晴朗炎熱,但依傍阿罩霧山陲的霧峰國小卻擁有得天獨厚的大自然優勢,不但綠樹遮蔭,涼爽舒適,而且校園裡草花盛開,彩蝶飛舞;棲息淺山的黑冠麻鷺來此築巢,領角鴞、白頭翁、松鼠……等嬌客,亦常造訪,帶給全校師生豐富又有趣的生態學習環境,下課時間可以到書軒看書,也可以逛校園、記錄來訪嬌客的點點滴滴。

但是,十九年前,這麼美麗的學校卻曾被921大地震震毀!從熊雪妙老師給大家看的影片得知,當時證嚴上人呼籲慈濟志工發動海內外募款,以最堅固的SRC鋼骨結構,將五十一所學校從廢墟中重建起來,包括擁有百年歷史的霧峰國小。從各地蜂擁而至的志工同心協力,以大愛為樑,以智慧為牆,蓋出一所所各具特色的學校。

不只在臺灣,在10年前的四川、在現在的敘利亞……,很多災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甚至很多小孩沒書讀,慈濟一樣跨海去援助他們,憑藉的就是善心人士付出無求。熊雪妙老師語重心長的告訴小朋友:「我們真的很有福氣,能在這麼好的環境讀書,大家一定要心存感恩,知福、惜福、再造福,有能力也要回過頭來幫助需要的人!受苦的人走不出來,我們就主動走過去。」

生長在富足的臺灣,幾乎人人吃好穿好,但是有些地區卻命運不同。校長陳榮錦沉重地說:「很多國家遭受戰亂、天災,那裡的小朋友很可憐!我們可以盡一點心意,把零用錢存起來、捐出去,讓他們有飯吃、有鉛筆寫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陳校長表示,平常在推廣國際教育時,總是看到好的一面,忽略了災民更值得關切,所以他呼籲小朋友:「不只是存錢買母親節禮物送媽媽,平時就可以把一點一滴的小錢累積起來,用來關懷世界每個角落的孩子。」

◎竹筒精神 人人都可付出

「各位小朋友好!很開心,隔了五個月又來看你們了。」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活力滿滿地說,雖然一早從臺北風塵僕僕的趕來,卻絲毫不顯疲憊,而且她下一站還要趕去東勢國中,參加「靜思閱讀書軒」的啟用儀式。

青兒姊姊拿起一個精美的粉紅色竹筒,微笑的介紹:「今天送你們的禮物很特別喔!裡面有營養又好吃的淨斯穀糧餅乾,兩塊就等於一碗飯,這是為了救災而研發。最重要的是裝餅乾的存錢筒,你當然可以為自己存,但是用來幫助別人更有意義。」

青兒姊姊接著分享「竹筒歲月」的故事:五十二年前,三十位家庭主婦日存五毛錢,積小錢行大善,開啟了慈濟的歷史扉頁。921大地震發生後,透過許多幫人打掃、做工、洗頭髮、賣麵,這些平凡小人物的雙手,匯聚辛苦錢,援建五十一所學校都是點點滴滴的愛心累積的。青兒姊姊誠懇說:「你們也可以做到喔!每天存下一點點零用錢,同時發好願,祝福自己,也祝福別人。而且不只自己做好事,更要帶動家人、朋友一起行善。」

◎師生共聚善念 積沙成塔

在霧峰國小任教四十年的詹季銀老師,見證學校歷經921大地震摧毀、慈濟認養重建,而有如今的新面貌,擁有美術素養的詹老師,很用心的設計出深具內涵的校徽。這枚校徽以科學館為主軸,中間三位人像代表老師、家長及學生,藏青色的橢圓形意喻慈濟的慈悲大愛,在慈濟的關懷支持下,愛與感恩成為親師生互動的要素。

詹老師對教學有高度的熱忱與理想,即使早就可以退休過悠閒的生活,她仍選擇繼續留在教育崗位,陪伴學童成長。她很重視生活教育,以培養孩子勤勞、負責、守本分為目標,更希望以「愛」為出發點,讓他們從小學會助人,詹老師說:「每天投一元也好,十元也好!讓小朋友平常就能儲存愛心,去救助世界各地需要救助的孩子。」

「莫忘記 那當初的小撲滿 區區的一些買菜錢 一點一滴充滿淚水 坎坷的道路呀走成平坦……」輕快的「竹筒歲月」音樂聲中,小朋友一一上前領取小竹筒。

五年六班學生黃翌看到影片中敘利亞難民無家可歸、沒食物可吃,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甚至得去打工賺生活費,他抱著竹筒難過說:「我要把獎學金和零用錢都存起來,幫助可憐的災民,讓他們有東西吃、有書讀。」小小年紀就有人飢己飢的慈悲,真令人欽佩。

「小朋友不會賺錢,要怎麼投竹筒?」熊雪妙老師微笑的叮嚀大家:「不可以跟爸爸媽媽要喔!」存錢的方法很多,譬如:把每天早上買奶茶的錢省下來,改喝白開水;也可以把紅包、獎學金、零用錢投進去,不用投很多,最重要的是匯聚自己的善念,每天投一元也可以,天天做好事,天天積福德。

圖左 :清早從陳校長在校門口迎接孩童井然有序地進到校園,揭開孩子們一天學習的開始。[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霧峰國小校徽以科學館為主軸,中間三位人像代表老師、家長及學生,藏青色的橢圓形意喻慈濟的慈悲大愛,在慈濟的關懷支持下,愛與感恩成為親師生互動的要素。[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霧峰國小擁有得天獨厚的大自然優勢,帶給全校師生豐富又有趣的生態學習環境。[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蔡青兒姊姊拿起一個精美的粉紅色竹筒,微笑的介紹:「今天送你們的禮物很特別喔!」[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熊雪妙老師告訴小朋友:「我們真的很有福氣,能在這麼好的環境讀書,大家一定要心存感恩,知福、惜福、再造福,有能力也要回過頭來幫助需要的人!」[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校長陳榮錦沉重的說:「很多國家遭受戰亂、天災,那裡的小朋友很可憐!我們可以盡一點心意,把零用錢存起來、捐出去,讓他們有飯吃、有鉛筆寫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蔡青兒姊姊頒贈竹筒時,發現手受傷的小朋友,特別給於愛的關懷。[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在霧峰國小任教四十年的詹季銀老師,很重視生活教育,以培養孩子勤勞、負責、守本分為目標,更希望以「愛」為出發點,讓他們從小學會助人。[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五年六班學生黃翌(左三)看到影片中敘利亞難民無家可歸、沒食物可吃,難過的說:「我要把獎學金和零用錢都存起來,幫助可憐的災民,讓他們有東西吃、有書讀。」[攝影者:王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