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緣釋疑 超完美任務

2018/11/08| ◎藩宥柔,陳憶柔/臺中報導
列印
慈濟臺中北屯三每週一次的社區讀書會,行之多年,除了固定的經典與月刊導讀外,另將每月一次邀約長期投入「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等志業的志工 分享,他們付出的「行經」體悟,如同閱讀一部大藏經,期望藉由見證能接引更多人進入慈濟大家庭。

慈濟志工隨著個人的因緣,接觸不同志業,其中在街頭勸髓,登門拜訪鼓勵捐髓的過程中經常遭遇挫折,但志工絕不放棄,因為志工清楚知道「放棄了,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條命!」

10月12日臺中北屯平和共修處邀請到志工吳振國、陳茂松、廖秀華前來分享「髓緣人生」,他們是目前正在大愛臺演出〈超完美任務〉戲裡的本尊,一同參與的志工與鄉親會眾約四十人。

「當我認識慈濟時已超過45歲,我想捐都沒機會。」司儀鄭淑兒感慨道,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年齡至45歲,捐髓年齡至55歲,「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她呼籲大眾要把握機緣。

◎ 死裡重生 再現生命風華

「到底是我捐髓救人?還是我被救了?」曾是捐髓者的吳振國表示,二十多歲做生意賺進千萬,腦袋裡只想著如何賺更多錢,隔沒幾年旋又負債一千二百多萬,甚至想一了百了想不開,他以自身的故事呼籲大眾珍惜生命。

「恭喜你有一個機會救人一命,很緊急,讓我們一起幫幫他……」吳振國回憶當年慈濟骨捐關懷小組的一通電話,讓自己的人生,從此轉了彎,他一邊努力工作還債,一邊跟著骨捐關懷小組去勸髓,花了十多年終於還清債務。

「當初若這樣跳下去,今天就沒辦法做那麼多善事,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十一年前捐贈的吳振國笑談往事,一分善念才能安然走過生命幽谷,他特別感謝當時的女朋友鄭叔雯,也是現在的太太,不離不棄地陪伴與鼓勵。

長期捐血的吳振國笑稱自己是血牛:「以我本身來說,捐髓和捐血感覺差不多,我捐贈後沒有休息,照樣工作搬貨。」

他以「珍珠奶茶」譬喻周邊血捐贈,就跟做環保的道理ㄧ樣,資源回收再利用,把多餘的造血幹細胞捐贈給需要的人,何樂而不為呢?「將白血球(珍珠)分離收集起來,其餘的( 奶茶)還給你。」

勸髓過程曾有一位不願捐髓的宗教界領袖問吳振國:「您有吃素嗎?不要左手救人,右手殺生啊!」從此,吳振國開始茹素。

「沒有什麼事比救人更重要,勸髓就是希望生命可以延續下去。」吳振國很感恩這位宗教界領袖度他茹素,所以無論是連續六個聖筊、向神明磕一千個頭或終身茹素,只要有可能讓對方答應捐髓,吳振國都盡力做到,最後終於感動對方願意捐髓。

◎ 奇妙髓緣 一輩子不後悔

十年前捐贈的廖秀華表示:「當時覺得全身癢癢的,醫生有開止癢藥,而這些症狀在捐髓後全部消失。」她在捐髓後也投入骨髓關懷團隊,一起幫忙勸捐、關懷病患。

受髓者移植前必須接受「殲滅療法」的化學治療,注射強度的化學藥劑,殺光所有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與癌細胞,以利接受健康的造血幹細胞進駐;此時的受髓者非常脆弱,因為白血球已因殲滅療法破壞,幾乎沒有免疫能力,人虛弱得只剩下呼吸,必須住在無菌隔離病房,等待捐髓者健康的造血幹細胞。如果此時捐髓者後悔不捐了,沒有照原訂計畫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受髓者已是生命交關,可能因此提早結束生命。

當年廖秀華為避免年邁的父親擔憂,選擇不告知,悄悄去捐。「人生中有許多的決定,我們可以選擇要與不要。」廖秀華以自身的故事分享,她很肯定地說:「做對的事情,一輩子都不會後悔。」

◎ 愛相髓 賺到一生的歡喜

志工陳茂松在老婆廖秀華捐贈八年後也配對成功,二年前同樣用周邊血捐贈,「打生長激素後覺得頭有點暈,但吃過醫生開的藥,感覺就還好,可以正常工作。」廖茂松懇切道:「現在少子化,若有機會救一個人,就是救一個家庭。」

網路上錯誤的捐髓資訊,讓不少人裹足不前,陳茂松感性表示:「為了搶救生命,即使三更半夜,骨捐關懷小組照樣出門,從找尋捐贈者到順利捐髓的陪伴,只有在看到那一袋造血幹細胞時,心才能放下。」人海之中有緣相「髓」,陳茂松對緣分深信不疑,他知道有許多生命正在努力,等待唯一活下去的機會。

依據全球各國骨髓資料庫「使用者付費」的慣例,臺灣的受髓者需支付十一萬三千七百三十五元取髓費用,此費用包含捐髓者血樣複檢、身體檢查、捐贈前抽取自備血、用藥、住院抽取造血幹細胞、健保無給付之醫療費、保險費、病房費、交通費、餐費、家屬陪伴捐贈……等相關費用。

慈濟骨髓關懷志工對於無法負擔取髓費用的受髓者,也會全力協助評估申請優免取髓費用,如果病患連生活都有困難,更會協助轉到慈善志業進行訪視評估,補助生活費用,將十方大德的愛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 捐髓救命 做好事囍成雙

「我懷孕了!而且是雙胞胎!」影片中結婚多年未孕的捐髓者,在捐髓後突然懷孕了,她歡喜向 證嚴上人及大眾分享喜悅,也證明捐髓後的身體更健康。今年七十歲的陳翠雲表示:「因為她有做好事幫助人,捐髓有福報,捐髓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我會讚成兒孫去捐髓。」原本誤以為捐髓是抽「龍骨水」的她,今天聽到本尊的說明,才知道自己想得太嚴重了。

目前懷孕的許佩芳,是經由志工邱淑姿進校園宣導,得知今天的讀書會活動。「因為孩子很想來,我也想來了解看看,我相信很多人在臨門一腳會退縮,另一個生命可能無法延續,以後孩子長大如果驗血配對成功,我不會阻擋,會尊重孩子的意願。」

「我等待多年都沒有機會配對成功,希望驗血建檔者勿忘初衷,捐髓無損己身,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志工陳瓊瑤期待地說,她很清楚召募捐贈者所產生的勸髓、檢驗、資料處理、儲存、行政流程等費用,由花蓮慈濟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支付,而陪髓食、宿、車票,都是志工自費自假,「很佩服勸髓小組不畏艱難,完成一次又一次救人的任務,真是大菩薩。」陳瓊瑤讚歎志工無私的付出。

長者簡寶釵說:「用珍珠奶茶譬喻捐髓,一聽就懂,我回去會努力鼓勵孫子去驗血建檔。」喜歡捐血的銀髮族莊秀霞表示:「我捐血捐到60歲,血液檢查沒通過才沒繼續捐,以前捐完血照樣工作,原來現在捐髓變得簡單,兒孫如果配對成功,我會讚成他們去捐。」

徐玉春心有所感表示:「孩子很認同我做慈善,之前有驗血建檔活動,我打電話給孩子,他們就來參加,『珍珠奶茶』的譬喻淺顯易懂,『捐髓後懷雙胞胎』證明無損己身,把我之前的疑慮都化解了,我平時有捐血的習慣,深感救人真的需要因緣,不是隨時想做都可以。」

藉由慈濟中區骨髓捐贈關懷團隊的真實人生故事,傳遞正確的骨髓捐贈觀念,今天的讀書會透過本尊分享,與民眾面對面交流釋疑,一一解開大眾心中的疑惑,期待未來捐髓能像捐血一樣普遍,所有血液疾病患者都能得救重獲新生。

圖左 :10月12日慈濟臺中北屯區社區讀書會,邀請到大愛臺連續劇〈超完美任務〉的本尊,志工吳振國、陳茂松、廖秀華前來分享「髓緣人生」,志工與會眾約四十人共同參與。[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聽眾蕭麗雲(站立者)向三位本尊提問,請教捐髓過程及施打生長激素會有何不適狀況,三位本尊以自身捐髓實際經歷詳細解答。[攝影者:林萬教]

圖左 :司儀鄭淑兒感慨道:「當我認識慈濟時已超過45歲,我想捐都沒機會。」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年齡至45歲,捐髓年齡至55歲,「救人一命,無損己身」,她呼籲大眾要把握機緣。[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目前懷孕的許佩芳,是經由志工邱淑姿進校園宣導,得知今天的讀書會活動,「因為孩子很想來,我也想來了解看看。我相信很多人在臨門一腳會退縮,而另一個生命可能無法延續,以後孩子長大如果驗血配對成功,我不會阻擋,會尊重孩子的意願。」[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讀書會邀請到大愛臺連續劇〈超完美任務〉的本尊,志工吳振國、陳茂松、廖秀華前來分享「髓緣人生」,藉由慈濟中區骨髓捐贈關懷團隊的真實人生故事,傳遞正確的骨髓捐贈觀念,與民眾面對面交流釋疑。[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十一年前捐髓的志工吳振國,因為長期捐血,笑稱自己是血牛,他說:「以我本身來說,捐髓和捐血感覺差不多,我捐贈後沒有休息,照樣工作搬貨。」[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十年前捐贈的廖秀華表示:「當時覺得全身癢癢的,醫生有開止癢藥,而這些症狀在捐髓後全部消失。」她在捐髓後也投入骨髓關懷團隊,一起幫忙勸捐關懷病患。[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長者簡寶釵(左一)說:「用珍珠奶茶譬喻捐髓,一聽就懂,我回去會努力鼓勵孫子去驗血建檔。」銀髮族莊秀霞(左二)表示:「我捐血捐到60歲,以前捐完血照樣工作,原來現在捐髓變得簡單,兒孫如果配對成功,我會讚成他們去捐。」[攝影者:簡明安]
圖左 :徐玉春(前)心有所感表示:「『捐髓後懷雙胞胎』證明無損己身,把我之前的疑慮都化解了,我平時有捐血的習慣,深感救人真的需要因緣不是隨時想做都可以。」[攝影者:簡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