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好事 回報父母恩

2018/01/29| ◎黃美華/臺南報導
列印
「自古潮起又潮落 白雲千載空悠悠 少年不識親恩重 唯有那父母對子女的牽掛 才下眉頭 又上心頭……」志工張嘉純站在舞臺上,參與社區歲末祝福,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序曲〉,想起了往生的媽媽,想到父母一生為 孩子的付出與牽掛,內心忍不住一陣心酸。

「我很願意減輕自己的壽命,來換媽媽的苦痛。」嘉純的媽媽因耳朵重聽發生車禍,糖尿病因素導致截肢,更令嘉純心痛的是,在傷口遲遲不能癒合下,醫生再次將媽媽的腳截到膝蓋下……

得知媽媽狀況時,當天一早安置好公公用膳後,就三步併兩步趕往火車站,一路上她心急如焚抵達林口長庚醫院時,看到母親的腳驟然間變得短少,當下心如絞割眼淚倏然而下。回程時,媽媽生病一幕不停地在腦海裡盤旋,為了祈求媽媽病痛能早日康復,嘉純返家後面向大門口,雙手合十,跪下來向觀世音菩薩祝禱。

◎ 舐犢情深 難忘父母恩勤

打從媽媽生病以後,嘉純不捨媽媽雖然養育很多孩子,但是飽受病痛折磨時卻沒有人能為其分擔病苦。雖然媽媽生了十個孩子,但是家庭環境困頓,難以扶養,媽媽忍痛將四姊、五姊及四哥過繼給他人,由於嘉純排序最後,在媽媽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心痛下,得以留在爸爸媽媽的身邊長大。

小時候,家庭環境雖然不好,每年生日媽媽都會遞上兩顆水煮蛋以表祝賀;直到結婚後,每年的生日,嘉純都會佇立窗前,感恩媽媽,同時在每年的浴佛節時,也會藉由活動參與為媽媽獻上祝福。

「爸爸往生的時候,我的心很痛、很痛,埋怨為什麼只能和爸爸相處十六年?」高一那年,父親往生,享年七十二歲,想到父親一生務農,為了維持一家生計每天辛苦種茶,當時的嘉純不明白生命無常自然法則,內心總是感慨老天奪去父親的愛。

高中畢業後,北上求學,考量家庭負擔,有意半工半讀,然而媽媽不捨孩子離鄉背井讀書,還要忍受辛苦工作,她告訴嘉純:「沒關係,工作慢慢找,只要媽媽在,有一口飯吃,我不會讓妳餓著。」媽媽的愛給了嘉純最深的依靠。由於嘉純不捨媽媽為孩子終日牽掛著,因此,學期結束後她毅然決然停止求學。

「『來!來!孩子們,趕緊過來這裡,把手泡在熱水裡。』每當天氣寒冷時,爸爸擔心我們的手凍僵,總會燒一壺熱水,等放學回來溫暖我們的雙手。」成長過程,父親對孩子的愛總是透過生活點滴流露出來。

然而,面對父親的個性,嘉純說:「父親為人篤實,正直,處處用心,從不打罵子女,勸說管教引導我們穿衣服時,要整齊清潔,除此之外,起床後也會引導我們打掃庭院,同時給觀世音菩薩奉上敬茶。」雖然嘉純排行最小,但是父親並沒有因此寵壞她,反而在其調教下,塑造了她循規蹈矩、有秩序做事負責的態度。

從小到大,由於媽媽經常用善行、報恩以及行孝的故事啟發孩子本性,因此,在其薰陶下培養出嘉純善良溫和以及守禮儀的個性。雖然先生在家中排序第四,但是結婚以來,夫妻即與公公住在同一屋簷下;與公公的互動承襲父母教育,每天晨昏定省,噓寒問暖,因此深得公公的肯定與依賴。

◎ 公公愛心 牽引走入慈善

為人媳婦,嘉純感受公公一生,省吃儉用,但是聽聞捐款助人老人家卻毫無遲疑。由於先生的姊姊與慈濟志工蘇美錦過去曾是舊識,在其引薦下公公於2002年,即是臺南靜思堂興建落成時,以九十六歲高齡圓滿榮董。

公公受證時夫妻陪伴前往;之後,2006年參與「靜思生活營」再次與慈濟有了接觸。嘉純永遠記得第一次回精舍時,上人的悲心慈顏調伏自己,當下除了感受內心的清靜與安寧外,小木屋的觀音像也讓自己歡喜不已。

小時候,爸爸因發生意外不慎受傷,媽媽為了照顧爸爸留下嘉純獨自在家,幸好有觀世音佛像陪伴她度過漆黑夜晚,因此,看到觀世音佛像時,嘉純內心的歡喜牽引她發願:「若弟子與慈濟有緣,祈求菩薩接引讓我進入慈濟。」

同修黃經洲在志工林德發接引下報名見習,嘉純專心照顧公公。直到公公往生,媽媽也相繼離世後,嘉純在2008年底如願完成受證後,並於隔年圓滿榮董。

◎ 柔和聲色 帶動社區美善

第一次承擔醫療志工時,嘉純被安排在「肝膽胃腸科」診間,因目賭一位兒子缺乏耐性,陪伴媽媽過程沒能給予好臉色,於是嘉純走到兒子身旁說:「哇!真不簡單,你好孝順哦,特地陪媽媽來的吧!」適時讚嘆後,只見那兒子對媽媽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

「信人有愛,信己無私」信念引領嘉純走入人群互動;為了和人結好緣,她感受唯有縮小自己才能看得更遠、學得更廣,隨著諮詢功能會務承擔,無不以柔和聲色做為互動的開始。「慈濟功德會,阿彌陀佛!」、「菩薩!不要著急,你慢慢講,我有在聽……」無論是案家來電請求協助者,或內心不平來電申訴者,嘉純無不先安撫對方情緒後再適時給予正念。

「三分茶水、七分法」靜思茶道不止喝茶泡茶,是自覺覺他的學佛之道。參與茶道課程中,嘉純體會「喝心茶、傳心法」道理,因此時時提醒自己,凡事「感恩、尊重、愛」。

「里長,現階段只要談到『環保』大家都很關心,我們慈濟要辦一場愛地球又可以照顧身體的活動,我們一起邀約里民來參加好不好?」為帶動人間美善,嘉純以鄰長身分,藉由與里長和社區的良好關係展開會務推動。「只要里長認同,里民一定可以接受。」傳遞善法過程,嘉純不忘讓人起歡喜心,因此,在其用心下完成德光里與崇成里攜手走入「社區推素」活動。

一路走來感受生命源於父母,除了以「身行好事」報父母恩之外,也藉由「口說好話」與人結善緣、傳正法,嘉純更期待透過孩子的感恩報恩,能「心發好願」帶動「行善 行孝」的人倫、美善,永續循環。

圖左 :「您好,可以耽誤一點時間,向您介紹骨髓捐贈嗎?……」張嘉純〈右一〉領著組內志工沿著店家騎樓,以誠以情挨家挨戶,宣導骨捐驗血正確觀念。[攝影者:劉智遠]
圖右 :臺南0206地震發生後,東區慈濟志工在裕農里活動中心,舉辦一場震殤安心祈福會。張嘉純希望藉由活動參與,能為受驚受怕與受災的鄉親祈福。[攝影者:黃威然]

圖左 :響應「111蔬醒日」上網聯署,張嘉純〈右一〉把握上下班及購物人潮展開互動,以「每一人、每一天、每一餐」接引二百多人參與茹素愛地球的聯署活動。[攝影者:胡文崇]
圖右 :福慧紅包象徵「祝福與愛的傳家寶」,張嘉純在社區讀書會時,分享爸爸媽媽往生後,上人的紅包有如再生父母,指引著自己人生的方向。[攝影者:林根本]

圖左 :張嘉純(前右)承擔幹部,環保站鋪連鎖磚,和志工們用愛的接力方式一塊接一塊傳送著。[攝影者:劉智遠]
圖右 :祝融發生後,張嘉純(左)隨著訪視志工關懷並協助受災戶清點重要財物。[攝影者:洪淑真]

圖左 :參與到火災戶打掃,張嘉純(左)幫忙拆解志工清理出來的床墊家具。[攝影者:洪淑真]
圖右 :在崇學里擔任鄰長的志工張嘉純(左一),感恩兩位里長攜手完成「社區推素」愛地球活動。[攝影者:洪淑真]
圖左 :2008年四川汶川縣發生大地震,張嘉純(右一)和同修黃經洲(右二)為響應「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賑災,走上街頭展開募心募款活動。[攝影者:黃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