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愛的腳步一直都在

2019/08/21| ◎黃美華,林安燦,吳秀玲,胡玉蘭/臺南報導
列印
連日來的豪大雨一直下個不停,卻阻擋不了培訓學員要學習的心志。2019年8月18日的早上,來自雲嘉南地區的培訓學員及工作人員共二百二十位,風塵僕僕地來到臺南靜思堂參與研習。八月份學習的課程主題是教育志業 。

今年(2019)適逢九二一大地震二十周年,培育課務團隊特別安排參觀布展「莫忘那一年」、「慈濟萬行」,讓學員了解當時慈濟人道救援的精神以及臺灣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送愛到災區的動人故事。

今年(2019年)也是教育三十周年,臺南慈濟中學姚智化校長分享:「品德教育從小扎根,我們帶孩子出國交流,是要先甄選,然後培訓,培訓過關後才能出國交流當志工,拓展國際視野。我們去國外是到難民學校教靜思語、做訪視,讓孩子們見苦知福,見證慈悲;也讓孩子們幫忙清掃火葬場,做環保回收分類;甚至帶孩子去大陸貴州窮困的地方,讓孩子們體驗生命的感動,讓他們更了解人生意義是甚麼。」

◎慈濟教育 慈悲喜捨清淨愛

靜思堂外的雨不曾停歇,蕭瑟的風雨中,屋外灰濛的景象,如學員廖瑩謹此刻的心。參訪布展裡一幅幅歷史脈絡呈現出的圖文影像,殘垣斷瓦中,九二一那場驚世的災難彷如歷歷如昨。

來自嘉義的瑩謹,當年就住在南投縣中寮村,當時房子全倒,慶幸的是家人都平安,但一夕間奪走了她許多鄰居、同學、親友的生命。瑩謹噙著淚水哽咽中說到:「二十年前我不認識慈濟,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我們住在帳篷裡半年多,藍天白雲的身影一直都在。」慈濟是第一個進駐的慈善團體,不只供熱食、給物資,後續的關懷陪伴更引領著她自護專畢業後,到大林慈院當醫護人員,一直到現在。

「印象真的很深刻,希望工程慈濟幫我們蓋中寮國小、國中,建築很莊嚴,校園美得像度假村,更重要的是讓受驚害怕的孩子,能很快回到學校繼續上課。」瑩謹不捨上人體力日衰,決定參加培訓,督促自己,在慈濟道路上更加精進,早日成為靜思弟子。

「在慈濟學校讀書的孩子真的很有福報,從小學到大學,整個學程環環相扣,從上人到校長、主任、老師,甚至家長,大家的教育理念都一致,在融合的大環境裡,孩子的慈濟人文就容易養成。」學員張念誠聽完慈中姚智化校長分享的「全球慈濟教育志業足跡」,有感而發地說出內心深刻的感受。

本身也在教育體系的張念誠,兩年前才從臺南崑山科技大學退休,與慈濟有段綿長的因緣。三十多年前,一心向佛的他曾一度想出家修行,到花蓮精舍住了三個月,在證嚴上人的座下學習,後來上人鼓勵他:「修行重點是在行菩薩道,而不是想以出家斷煩惱而已。」就這樣他成了春風化雨的國文老師,用心以愛澆灌學子。

「在學校我用《弟子規》來教學生,在課堂上我重新去講解,從兄友弟恭養成好習慣到孝道,循序漸進的導正現在學生最缺乏的品格教育。」張念誠說出自己的努力和對當今教育的憂心。所以退休後他再度走入慈濟,參加見習、培訓,盼在扎根的品德教育盡自己一份心力。

自大女兒參與慈濟大學舉辦的學習營後,即向媽媽陳怜如表態要選擇慈科大就讀。姚校長的分享讓學員怜如明白,慈科大本著教育理念朝向「3C護理」方式前進,透過專業培養治療、照護和守護的認知,必能為守護生命落實護理責任,因而更贊同女兒的抉擇。

五年前從軍職退役的怜如,即加入大愛媽媽功能團隊,陪伴班級孩子並觀摩學習。經過一年的課程培訓後,怜如承擔起講師責任,由於陪伴的孩子隸屬國中階段,她感受多數孩子躁動來自情緒管理不當,因此透過課程編排,用靜思語教學,融入慈濟人文,推廣品德教育,引導孩子正確的方向。怜如說:「今日的培訓課程,讓我更加了解慈濟教育理念,期待往後能幫助更多的孩子。」

◎莫忘那年 擎起希望看見愛

一樓大廳的「莫忘那一年」,播放的PPT圖片中,災難的慘景、悲極無言的災民……講師黃福全有感而發地說:「回憶啊,都是沉痛的回憶,藉著回顧,不是要揭開傷痛的傷,而是要找回當年的善心善念,讓美善的印記從心烙印,成為臺灣人愛的標誌。」

為了讓學員更了解慈濟,在地下一樓的布展「慈濟萬行」,導覽志工隨著一張張的文史照片,帶著大家回溯那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慈濟長河……

「昨天是今日的累積,今日是明日的點滴,慈濟進入到五十四年,每一步都有它的因緣,每一步都踏得穩,一路走來還是保有初心……」志工謝清美和吳順治分成兩條動線,親切生動地從證嚴上人的出家因緣說起、小木屋慈濟的發祥地,到如今的四大八法,把大家心底溫暖的慈濟大藏經再走一遍。

長長的參觀展覽隊伍中,對九二一大地震一樣難忘的,還有來自印尼的新住民余玉玲。那年她憑媒妁之言嫁來玉井,生平遇上這麼大的地震,直到現在還是只能用「恐怖」來形容。慈濟人沒日沒夜的救災、煮熱食、助念……慘痛的畫面深深地印在玉玲的腦海裡。

「住在印尼的爸、媽打電話來關心,我都說沒事沒事,我住在『平安區裡』。」開朗樂觀的玉玲,風趣的言談引來大家一陣笑聲。「上人真的很慈悲,大地震裡擔心孩子沒學校念書,在沒錢沒人的情況下蓋了五十一所學校。哪裡有災難,上人都救,也幫我們印尼蓋學校,讓貧窮的孩子有書念。」因著這份悲心相契,玉玲追隨上人的心更加堅定。

自我成長,活到老學到老,生命改變,遇見更好的自己,教育團隊的分享,讓學員們感受到,只要用心深入了解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八法,將上人的法落實到生活中,終能走出自我化為大愛,這也是靜思弟子走入人間菩薩必修的課程。

圖左 :講師溫素蕊分享「募心募愛信願行」鼓勵學員逢人就說慈濟,傳遞慈濟精神,深入社區與眾生結好緣,啟發人人做善事。[攝影者:黃淑玲]
圖右 :一樓大廳的「莫忘那一年」,講師黃福全有感而發地說:「回憶啊,都是沉痛的回憶,藉著回顧,不是要揭開傷痛的傷,而是要找回當年的善心善念。」[攝影者:林根本]

圖左 :學員余玉玲(前)在九二一大地震那年從印尼嫁來玉井,生平遇上這麼大的地震,在布展裡回顧過去,還是難忘慈濟人的發心付出。[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由周秉成(左)與陳冠廷(右)一同分享,慈青在1992年就成立了有自己的會徽,手捧著智慧心燈,意涵是希望慈青開啟智慧傳承慈濟的精神,在校園裡是一股清流,淨化人心。[攝影者:陳貞桃]

圖左 :學員廖瑩謹噙著淚水哽咽的說著,九二一當年是受災戶,家全倒,感恩家人是平安的,全家人在帳棚裡住了半年多,藍天白雲的愛一直都在,今督促自己參加培訓成為靜思弟子,以愛來回報。[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學員張念誠(中間戴眼鏡),兩年前從科大退休,也是老師的他,對於姚校長分享的以品格扎根的慈濟教育深感認同,盼日後也能在淨化人心上盡自己的一份心力。[攝影者:林根本]

圖左 :學員陳伶如(中間抱書)聽聞姚校長的分享後,明白慈科大本著教育理念朝向「3C護理」方式前進,透過專業培養治療、照護和守護的認知,必能為守護生命落實護理責任。[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連日來的豪大雨一直下個不停,卻阻擋不了培訓學員要學習的心志。來自雲嘉南地區的培訓學員,風塵僕僕地來到臺南靜思堂集合研習培訓課程。[攝影者:林根本]
圖左 :志工謝清美生動親切的導覽,從證嚴上人的出家因緣說起,小木屋慈濟的發祥地,到如今的四大八法,把溫暖的慈濟大藏經再走一遍。[攝影者:林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