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後盾 孩子人見人愛

2018/05/04| ◎林綺芬,何憶萍/美國總會報導
列印
位於美國南加州爾灣(Irvine)的慈濟人文學校,因為有「慈濟人文」做後盾,二十年來塑立了特有的校風。「人文教育」一直是慈濟在海外辦教育的軸心,慈濟人文學校著重在品德教育的落實,是與其他中文學校很不一 樣的地方,扎實引領學生真、善、美本質,禮貌行儀讓人尊重。

◎南加州爾灣 重人文教育

南加州爾灣是華人集聚、人文薈萃的城市,該學區連續多年被評選為美國最佳教育系統之一,因此成為許多海外華人移居的首選。

爾灣慈濟人文學校是所強調人文教育的中文學校,每週雖只有星期日早上三個小時的課程, 但包括三十分鐘的人文課教學。每逢節慶,老師會以影片或手作DIY融入課程,例如感恩節時,讓孩子親手製作火雞造型感恩卡,多元的創作合併中文學以致用。

此外,為了讓孩子融入人文教學的情境,慈濟志工組成人文團隊,自2017年10月29日至2018年3月25日,協助各班在橙縣聯絡處進行人文課程。每次一個年級,七年級以下學生進行靜思茶道和生活禮儀教學,八、九年級學生則安排靜思茶道和靜思花道的課程。

◎淨心桃花源 心靈的課堂

課程中,孩子們踩著小小腳步,列隊進入課堂情境中,志工穿梭其間,舉手投足自然流露典雅氣息,輕聲說著:「洗手洗心,煥然一新」,手持木勺舀起清水,讓孩子們淨手靜心,再遞上毛巾,歡迎大家來到人文淨心桃花源,一起參與心靈的課堂。

桌上擺飾著小品花,志工沏茶備上小點心,奉茶行儀端莊典雅,清茶飄香,孩子欣喜的舉止釋出純真清淨,小小身形依循奉茶禮法,將茶道人文融入生活禮儀中。

負責課程規劃的講師蔡淑卿(慮喜)感受到,跟孩子互動是最美的事。她轉述孩子的分享,茶盅是爸爸,茶壺像媽媽,茶倉是家,杯子是孩子。如此融入生活的比喻,讓學習更輕鬆。蔡淑卿驚訝孩子想像力這麼豐富,教育的當下,自己也在學習。

「你們生下來就會自己長大、懂事嗎?要經過很多的過程,其中包含很多的感恩和愛心。」蔡淑卿希望孩子藉由泡茶的過程,在人與人之間,把最好的禮儀,及感恩、尊重、愛傳達出去,並叮嚀孩子們奉茶時面帶微笑,就會是杯最甜美的茶。

「小茶樹就像父母在照顧你們一樣,從小就要澆灌它、給它養分,小朋友慢慢長大要學會如何感恩、尊重父母。」王月秋老師分享,志工在課堂上告訴小朋友的道理,並表示,現代社會的孩子很喜歡3C產品,心情難免浮躁,藉由茶道課讓小朋友靜下心,可以開啟心靈的另一扇窗。

學生廖心妍最喜歡上茶道課,她分享:「我喜歡洗手,可以清心,也要付出愛心,蹲下來給客人奉茶。」「奉茶禮法」是人文學校的重要課程,讓孩子心靈神遊一趟慈濟茶園的故鄉,從認識茶葉、家庭茶敘,到品飲的過程,教室內充滿人文清香。

◎愛啟發美善 人間的溫暖

生活禮儀課由志工林瓊芬和王瓊珠擔任講師,志工們先請小朋友寫下上星期最開心和最生氣的三件事,分別裝進「開心」與「生氣」的玻璃罐,再透過《唐朝小栗子》動畫影片,和孩子討論「生氣與原諒」的主題。透過劇中人物發生的故事與情境,讓孩子們討論與模擬,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處理與應變。

課程結束後,有些學生覺得,對上課前寫下的「生氣」內容,沒那麼生氣了。靜思語教學「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讓旁聽的家長也收穫許多,家長林欣如認為,孩子若能學會如何把負面能量放掉,對他們的將來會有很大的幫助。

衣服怎麼穿、扣子該怎麼扣,走路要怎麼走才優雅,才是有教養的孩子,面對社會上不同的人際關係,老師王月秋認為:「如果小朋友從小就能建立正向思考,對人懂得體貼照顧、有愛心,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都會無往不利。」

愛心爸爸柯林頓・埃里克森的太太是臺灣人,夫妻倆認為,教育女兒學會中文很重要。自從女兒就讀慈濟人文學校後,他門看到孩子的進步,柯林頓說:「學校職員十分關心學生,也教孩子負責任、懂禮貌,對女兒學習使用中文及結交朋友都十分有幫助。」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以愛啟發美善的慈濟人文,蘊含人間的溫暖,志工的陪伴是和煦陽光,在老師細心培育下,孩子們心中的善念植根發芽。

圖左 :慈濟志工手舀木勺,遞上毛巾,歡迎來到人文淨心桃花源,心靈的課堂。[攝影者:林綺芬]
圖右 :茶道講師蔡淑卿(慮喜),叮嚀孩子奉茶時面帶微笑,就會是杯最甜美的茶。[攝影者:林綺芬]

圖左 :志工陳淑慎在課堂中親切地與孩子互動。[攝影者:林綺芬]
圖右 :生活禮儀講師林瓊芬,扎實引領學生的真、善、美本質,學生行禮於外,禮貌行儀讓人尊重。[攝影者:林綺芬]
圖左 :生活禮儀講師王瓊珠,透過動畫影片中的故事,教導孩子慈濟人文。[攝影者:林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