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年輕化 力小仍可拯救大地

2014/03/30 | ◎蔡秋對/澎湖報導
列印
慈濟人響應環保,不僅深入家庭、社區去宣導,讓鄰里民都有環保意識,引起大家更加重視資源回收;同時不忘到學校帶動,慈濟各地環保站已成為各級學校進行環保教育最好的課外 教學站。

◎身教勝言教 感受付出無求

澎湖國立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學務主任顏一誠表示,學校高關懷輔導班的學生比較不喜歡讀書,但希望從理論上先做溝通,來調整他們的步調與生活的價值觀。

「選擇到慈濟環保站做分類,希望從一些實務上的操作,讓他們親身體驗生活化、務實化。」顏一誠認為,只要孩子們願意試著找出自己的困難點,慢慢地就能引導他們朝正向的認 知。

身教勝於言教,顏一誠笑著說,藉此機會也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他也一直想投入資源回收這區塊,只是工作上還不是有太多的空檔,「感恩學生給我機會,帶著他們一起體驗做環 保,同時更進一步接觸了解,感受慈濟志工付出無所求的精神,這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環保年輕化 落實生活中

「感覺在做好事,很開心。」國立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輪機科二年級同學賴溶葵說,當自己走到資源回收分類槽的那一刻,聞到一包包回收物散發出一股「臭酸味(臺語:腐 臭)」,覺得很難聞、不好受,頓時發現人類做錯很多事,讓地球迅速受汙染,現在該該思考如何拯救大地,讓它回歸大自然。

賴溶葵說,來到環保站之前,對回收物並不了解,只知道紙類要回收,「今天到環保站,沒想到可回收之物竟然那麼多,有鐵罐、鋁罐、寶特瓶、鋁箔等等,滿目瘡痍很可怕,如此可 怕之物全來自人類。」

在志工的教導,學生們了解如何分類,例如飲料杯必須把吸管、杯蓋及杯子一一分類歸位,還要把它沖洗乾淨再回收。一向帶寶特瓶、不帶環保杯的賴溶葵告訴自己,回去之後要改換 攜帶環保杯,讓垃圾量減量,更要把今天所學的分類觀念,帶回家與家人分享,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看見慈濟人默默為大地付出無所求,賴溶葵領悟原來人類才是地球危機的最大破壞者。他期許自己能秉持「對的事,做就對了」的態度,為大地盡心力。

盒子、紙張標籤、一片光碟,需要三個動作才能將一片光碟分類好,輪機科三年級同學陳瑞翔看到地上滿滿一堆光碟片,一臉驚訝地表情說:「怎麼這麼多的光碟啊!」

一向少用光碟的他陳瑞翔以沉重的心情說,「地球已經受到威脅!是被我們破壞了!當然地球公民有義務,只要我們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拯救地球,更何況自己感覺是在做善事;多 做多得,很開心、很快樂。」

◎做環保學處世 靜思好話記心

資源大量消耗、地球遍遭汙染,人人應為大地盡分心力,慈濟志工許罔市感恩水產學校的孩子們,在校園除了讀書吸收知識以外,還能利用假日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實在是「足感心 (臺語:窩心)」。

環保志工親切地與孩子們互動,聊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提醒他們要用功讀書、要孝順父母,還要把自己的腳步站穩,走向光明大道。

環保工作告一段落,許罔市帶著孩子們,每人手中拿著一張靜思語卡,認真地將字字句句念出來,許罔市提醒大家,要將靜思好話記在心裡,用於生活中,將會有不可思議的收穫。

「不要因善小而不為,不要因惡小而為之。」動手做環保就是保護地球,不要嫌自己的力量小,只要用心、積極,把握分秒不空過,人人用愛心共聚,溫室效應、異常氣候就會慢慢地 緩和,社會也能一片祥和。

圖左 : 輪機科二年級同學賴溶葵告訴自己,回去之後要改換攜帶環保杯,讓垃圾量減量,更要把今天所學的分類觀念帶回家,與家人分享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攝影者:蔡秋對]
圖右 : 慈濟環保教育站已成為各級學校,環保教育最好的戶外教學站。[攝影者:蔡秋對]

圖左 : 輪機科三年級同學陳瑞翔〈左穿紅外套〉說,只要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拯救地球,更何況自己感覺是在做善事;多做多得,很開心、很快樂。[攝影者:蔡秋對]
圖右 : 志工許罔市帶著孩子們念出每人手中的靜思語卡,期許他們把好話記在心裡、用於生活中。 [攝影者:蔡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