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冬令發放 志工少依舊用心

2011/12/12 | ◎王以潔/英國報導
列印
繼12月11日在女性中途之家的發放後,英國曼徹斯特慈濟志工緊接著在12月12日,到Cornerstone遊民日間中心,進行耶誕節前的熱食、義剪及冬令發放,物資發 放一百六十八份、熱食發放一百五十份及義剪服務十位。今年比去年發放的時間早一些,是希望在天氣開始變冷以前,讓大家有一些物資過冬。

◎提早發放 用心佈置及準備

因為提早進行發放,所以學校還沒有放假,很多學生生力軍今年都不能參加。為了讓第二天的活動進行順利,慈語師姊特別聯絡中心,希望前一天就能先去佈置,把物資載送過去。因 此12日11日當天結束女性中途之家的發放行程之後,部份志工再接著到遊民中心佈置及整理物資。

這次的重點是冬令發放,志工們準備了一百五十份的手套、圍巾、帽子、內衣和一百二十條毛毯,另外還準備了一百多份背包及袋子,方便沒有袋子的遊民裝禮物。背包上除印有代表 慈濟的圖案之外,志工們準備了靜思語名牌吊卡附在拉鍊上,方便大家寫上自己的名字做辨識之用。由於名牌上的靜思語是中文的,慈青許立人在發放前,就開始幫忙製作相對應的英 文靜思語小卡,以便讓當地遊民可以瞭解靜思語的意思。

準備工作一直持續進行,直到中心的工作人員及露西修女要離開前,還沒有結束,露西修女也沒有催促慈濟志工,只是很自然地請慈語師姊要記得鎖門,並且說明如何設定警報器的密 碼後,就先行離開。這樣的關係,是雙方長期互動之下培養出來的,也很感恩修女對慈濟志工的信任跟肯定。

◎四年接觸 開始談竹筒歲月

連續四年的發放,不少來中心的遊民已經開始認識身穿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因此這一次發放,志工嘗試要將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介紹給大家,讓人們開始累積善念,學習布 施的精神,體驗助人的喜悅。在觀賞介紹慈濟的短片之後,志工與遊民們分享竹筒歲月的緣由,並且分享到緬甸災民雖然很缺乏物資,每天仍然留一把米存起來,下一次志工再來探訪 的時候,他再把這罐米捐出去給更需要的人。

不少人聽完之後很感動,馬上化為行動捐出身上的錢。在這些捐款中,有一位雙手不健全的湯米先生(Tomy)當下就捐出一張20英鎊的紙鈔。事後志工瞭解才知道湯米先生手的 問題不是受到外力傷害,而是1959年到1962年間發生的孕婦懷孕期間服用某種藥物因而生下海豹症寶寶的其中一位受害者,他身有殘疾仍然捨得付出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 習。

在發放櫃臺的志工也不忘推廣竹筒歲月,不少人聽了之後也很願意每天發一個好念,存錢助人。一位亞裔的先生拿了五鎊給慈濟志工,還附上一張小紙條寫上「無限的祝福,獻給以佛 陀之名慷慨佈施、嘉惠眾生的人」祝福志工。中心的職工亞麗山卓(Alexandra)及露西修女也很認同慈濟的竹筒歲月,覺得藉由每天累積一點的善念,不但可以利益他人, 更能夠幫助自己獲得助人的喜悅,對弱勢者來說也可以重建信心,兩人也分別認領了一個竹筒。

志工還遇到兩位也在女性中途之家參加過熱食發放的女士,他們看到慈濟志工馬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很熱切地與志工分享,在志工離開之後,參加過發放的住民還聚在一起分享參加活 動後的歡喜,其中有一位把志工結緣的「柿柿如意」吊在窗沿後發現在黑暗中會發光,看起來很漂亮,馬上又去告訴其他人。大家很像孩子一樣,開心地談論著自己收到的禮物,真正 感受到耶誕節代表的喜悅及感恩的氣氛。

◎投入認識 志工口中的慈濟

每一次的發放,都在志工的分工合作之下才能圓滿。這一次的發放也有慈青吳坤吉利用上午空堂的時間來幫忙,還有慈語師姊關懷過的個案母親及兒子一起加入,也有已經做祖母的會 員帶著先生一起來做香積。許濟睿師兄及李慈純師姊一家更是精進的慈濟家庭,9日到11日還提供住家,讓倫敦的慈濟人辦慈青生活營,並承擔機動及生活組的功能;營隊進行到一 半,就把香積的重責大任交給女兒承擔,兩人再趕到曼徹斯特參加兩場冬令發放,兒子立人也幫忙做靜思語小卡、幫忙佈置等工作。

常說進到慈濟來可以發掘自己的潛能,在陳慧萍師姊身上可以得到印證。慧萍是一位平常在醫院照顧病患的護理人員,雖然聽得懂華語,但是不大會認字,加上家中有幼子,有心加入 培訓,卻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然而在多次參加活動,並且在曼徹斯特志工的陪伴之下,她一點一滴地開始承擔不同的工作,隨時補位。只要專業的義剪志工沒有辦法出席,她都很勇 敢地承擔起義剪的工作,剪完頭髮的每一位都看起來相當清爽,看不出來是出自業餘之手,這正是「只要用心、就是專業」最好的證明!

住在荷蘭的喬瑟(Jose)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慈濟志工秋娣師姊,常常聽到師姊提起慈濟的好,讓喬瑟覺得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團體,讓秋娣這位工作上的女強人這麼讚歎。有 一次,她跟秋娣師姊又談起作慈善工作的方式,她說做慈善不就是貢獻金錢而已嗎?那慈濟呢?師姊很有智慧地回答說:「我們奉獻的是服務(service)!」

就是這樣的因緣,讓喬瑟來到英國參與慈濟冬令發放,體驗什麼是師姊口中的「慈濟」。想到要來一個陌生的國度,與一群陌生的人一起為不認識的人付出,喬瑟的心裡其實是帶著一 點點的不確定,卻又很想要來瞭解。沒想到來了之後,慈濟人的熱情與溫暖,讓她忘記了初面對陌生人的羞澀與不安,感覺好像是跟認識很久的朋友一同工作。

志工們本來很擔心第一次來參加慈濟活動的喬瑟,會覺得兩天密集的發放很累人,以後不敢再來了,沒想到喬瑟越做越有勁,手上一面打包,嘴上一邊唱歌,在她身旁工作的志工都感 染到她的好心情,臉上也浮現了笑容。喬瑟說,穿上慈濟的志工背心,讓她覺得很光榮,對於慈濟不一樣的奉獻方式也深深感動,並且在與慈濟人的互動中,開始瞭解付出不只是給 予。

今年有十五位志工投入,相較於去年有二十五人,因此原本擔心志工人數不多,可能會影響到發放品質,但是聽到有一位先生一邊用餐、一邊跟慈予師姊說:「你們做得比去年好!」 慈濟志工們總算是放下心中一顆大石頭。只是看到今年來領取物資的遊民較往年增加約三十位,志工心裡也感到不捨,除了為他們祝福,也要加緊腳步在菩薩道上精進,希望苦難的眾 生越來越少,有福付出的菩薩日日增加!

圖左 : 志工在發放前一天先到中心準備將靜思語名牌掛到背包上。許濟睿師兄一家(左二及右中)是精進的慈濟家庭,協助倫敦的慈青營,又接著到曼徹斯特參加發放。[攝影者:王以潔]
圖右 : 發放開始前,慈予師姊愛的叮嚀,提醒志工用微笑來歡迎大家。[攝影者:許統瑜]

圖左 : 陳慧萍師姊平常膚慰病患溫柔的雙手,當天化為巧手,幫遊民們打理剪出乾淨、清爽的髮型。[攝影者:顏麗娜]
圖右 : 喬瑟(中)說穿上慈濟的志工背心是一種榮譽,也實地開始瞭解秋娣師姊(左一)口中的慈濟。[攝影者:顏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