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親子班 學「毅力」挑戰

2011/11/13 | ◎ 徐瑞蓮/新北市報導
列印
新店文山區教聯會功能團隊四十一人,歡喜為五十六對親子進行十一月份的精彩課程,兩個半小時的體驗共學活動,圍繞主題「毅力」而進行。讓假日的台北慈濟醫院部份空間,發揮 了服務社區的新面向功能。

「嘿!我們是快樂的朋友,我們有天真的赤子心,還有有駱駝的耐力,更有獅子的勇猛心……」由活動組帶動的快樂手語團康,不但歌聲宏亮,同時比的動作也有趣,小朋友精神奕奕 的展現,家長跟著也不輸陣。

◎教學活動 動靜得宜

上人曾開示:「在慈濟活動裡要合和互協,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回課務組邀約了特別多的老師,分別負責動態與靜態的教學活動。

屬於景興國小團隊之一的方仁敏老師說:「為了課程的體驗活動,我們可是跑遍全校很多班級,借用可以排列的積木;看到小朋友沉浸在骨牌效應中,接受毅力的挑戰,大家都興奮成 堆,覺得辛苦準備道具是一件值得的事。」

靜思語教學教案中的教材,選自大愛電視台出版的有聲故事《地球的孩子》中的「男孩不哭」和「願井英雄」,均是啟發孩子須要有毅力才能完成心中願望的故事,實在是生長在臺灣 的幸福孩子們需要學習的精神。

分站活動,以團體遊戲方式進行,目的是要明白慈濟人如何克服困難,完成賑災的任務。三個班各包括大愛之網、賑災之路、愛心網等三站,須靠著同心協力的精神才能闖關成功。只 見指導老師在一旁積極的鼓舞小朋友再接再厲,加油聲不斷,站主也趁機介紹慈濟的賑災之路,並非全部順心如意,路況不好時,要靠人力搬運。還得爬山涉水。若不是分工合作,是 無法達成目標的。

◎認識慈濟國濟賑災

有國際賑災經驗的文山區吳福川師兄,受邀暢談慈濟人擁抱蒼生,發揮大智大勇的救災情形:遠從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說起,再走過中國大陸華東大洪澇與四川地震以及今年的 日本地震和海嘯之苦,慈濟的震災方式均採取重點與直接為原則,既尊重生命也講究人道精神,更不分宗教、人種、地區。

因為證嚴法師的德行感召,目前全世界有四十七個國家都設有慈濟的聯絡處,這些定點常要扮演災難撫慰,結合愛的力量為當地人而付出。吳師兄特別舉出薩爾瓦多女總統為例,她曾 兩次訪臺親見 上人,謝謝慈濟為她的國家而救苦難,慈濟的國際形象之美讓她心儀,如今經過培訓她,已經成為授證的慈委,有善的種子深植在治國的理念當中。

為什麼遠在南非的黑人,一見到慈濟志工就會大聲的喊:「臺灣加油!」福川師兄說:「因為當地的華僑慈濟志工幫助他們成立職訓所,學會了自立更生,化解過去和白人之間的對 立。」

本來傳遞愛與關懷的源頭就在臺灣的花蓮靜思精舍,而南非的小朋友已經感受到慈濟人的長情大愛,所以能用半生半熟的臺語對著鏡頭説:「敬愛的師公 上人!我們感恩您!我們愛 您!」 總之,慈濟四大志業之一的國際震災,是靠著一份堅強的毅力與慈悲為懷信念前進的。



圖左 : 看到小朋友沉浸在骨牌效應中,接受毅力的挑戰,大家都興奮成堆,覺得辛苦準備道具是一件值得的事。[攝影者:高明星]
圖右 : 邀請擁有國際賑災經驗的文山區吳福川師兄,暢談慈濟人擁抱蒼生,發揮大智大勇的救災情形。[攝影者:高明星]

圖左 : 學員長曾美麗老師(右一)訪問一對親子,分享當天上課的心得。[攝影者:高明星]
圖右 : 由活動組帶動的快樂手語團康,不但歌聲宏亮,同時比的動作也有趣,小朋友精神奕奕的展現,家長跟著不輸陣。[攝影者:高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