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訪視研習 看到青少年生命亮點

2012/04/28 | ◎沈玉蓮/新北市報導
列印
科技的發達帶動時代不斷的變遷,對於青少年的關懷與陪伴,唯一不變的是愛與肯定。文山新店共六個區約二百五十餘位的慈濟訪視志工,於4月28日上午在臺北慈院國議廳參與慈 善訪視研習課程,透過教聯會李美金的「認識青少年」、「青少年的陪伴與關懷」專題演講以及訪視團隊「個案分享與實例」,更加瞭解如何與時下青少年相處,達到愛要讓對方感受 得到的效果,進而幫助青少年找到生命的亮點。

◎活出亮麗人生

「現代的青少年與我們年輕時的青少年,一樣嗎?」教聯會李美金在「認識青少年」專題課程詢問。「不一樣!」在場的媽媽、奶奶級的訪視志工異口同聲回答。李美金以數則影片故 事說明不能以主觀的態度去看待別人,付出愛要讓對方感覺得到。訪視首重肯定、讚嘆,幫青少年找到生命亮點,建立自信而活出亮麗的人生。

「我們在籃子裡放了什麼?」當去訪視時,所要帶著的是關懷和陪伴,並非物質或金錢。李美金說:「當一個家庭失能,產生了問題青少年,是缺愛所致,此時訪視者是孩子的模,除 了給愛、信心與力量做為典範外,更要運用技巧去引導案主以正信、正念去面對孩子。」

李美金也分享了昨天她在花蓮火車站,巧遇去年同去四川做慈善交流的一群慈青。他們在車站等待慈大的學生會合,定期輔導部落的小孩課業,也提到七、八月會利用暑假期間,再次 前往四川的希望工程舉辦「兒童健康快樂營」,帶動當地學童學習慈濟人文,同時在當地勸素、愛地球及推動環保,李美金說:「青少年對教育工作有夢想,犧牲享受懂得付出,這就 是大愛,看到未來的希望。」

「天份與興趣有交集就能成就一個天才」李美金提到為美國總統夫人設計服裝的華裔設計師,他的成功來自於媽媽一路的支持與陪伴。身為母親的李美金也分享她陪伴孩子的心歷路 程,兒子在她的接受、肯定、讚美、祝福中,找到生命的亮點,如今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

◎真心陪伴 灌溉信心

訪視是慈善的根本;訪視團隊長期於社區關懷與陪伴,幫助很多家庭走出陰霾。訪視志工洪月嬌在「青少年關懷實務」個案分享中,提到有位案主患有憂鬱症,案夫因中風手腳不方 便,長期把自己關在家裡,拒絕與人接觸,訪視團隊鼓勵他到明山環保站作回收、種菜與環保志工結緣,終於讓他找到自信。

種菜、環保等動作並得到復健效果的案夫,在志工的陪伴與鼓勵下,以開計程車為生,並在車上放一本靜思語,心情不好的時候翻看,他也能以從「靜思語」裡所體悟到心得和乘客分 享,覺得很有成就感。

案主的大女兒,國中時期正處於叛逆期,又因家庭因素無法安心就學,學校成績不理想,結交異性朋友,無法與家人溝通,讓案主一家陷入一場場的家庭風暴中。洪月嬌以本身的生活 經驗告訴這孩子,以前她小時候家窮無法讀書,到了台北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了學業,人不怕窮只怕沒志氣……團隊不斷的關懷與鼓勵,終於打開孩子的心門,高中考上夜校,半工 半讀,也申請到了上人創辦的馨芽獎學金,如今成績優秀、生活正常,讓團隊感到安心與欣慰。

案主經輔導與關懷後,心境轉為樂觀進取,走出了憂鬱的陰霾,考到保母執照,增加家庭的收入,案夫感恩慈濟的關懷讓他們家有重生的機會。洪月嬌說:「傾聽、陪伴、關懷,對症 下藥是訪視的重要課題之一。」

◎愛的接力現成果

每一個案的協助來自於團隊的默契與接力。訪視志工游彩霞分享的個案是案夫因外緣與逃債,留下案主及五名年幼的子女;單親媽媽面對患有憂鬱症的大兒子,及小兒子患有先天脊椎 病變,從小就需背在身上,四小時由肚臍抽一次尿,生活的困頓和經濟的壓力,使得案主滿口怨言造成與三名女兒的疏離關係。

八年前,訪視團隊接到這國小轉介的個案時,初見面讀國小一年級的阿瑋(案主的小兒子)是位滿口髒話的小孩。志工們瞭解到是因家庭背景所造成,為這對母子帶進靜思語,一次次 的陪伴與真誠的關懷,案主終於走出了困頓的心境,這折翼的天使阿瑋也懂得感恩媽媽的付出,在志工的協助下,回歸家庭生活的正軌。

訪視團隊在陪伴中,發現了阿瑋的語言天份,介紹他認識警廣身殘DJ唐陶,從此收聽唐陶的節目成為他的精神食糧,將來當個DJ用自己的故事去鼓勵他人、幫助他人,也成了他人 生的目標。從滿口髒話、手心向上、手心向下到充滿自信,欣賞自己的陽光少年阿瑋身上,八年來見證到了新舊團隊代代相傳愛的接力,無私奉獻的扶持力量。

游彩霞說:「團隊的運作在案家關懷中建立默契,環環相扣找到需要協助的點,去輔導幫助案家走出困頓,同時也是自我學習的機會。」而這份愛仍持續關懷中,案主未來的心願是與 三名已各自成家的女兒團圓,如何完成將考驗著訪視團隊的智慧與愛的存糧。

◎愛循環 互交流

「現代年輕人都沉迷在電腦上,家長不知道如何來引導?」志工張宛靜問。「他不能接受是你關懷不夠。」李美金回答,以她家媳婦管教孫子的例子分享;孫子做完功課才可以使用十 分鐘的電腦,若當天有好的表現,一項好表現加十分鐘,當孫子提到同學家如何的不設限時,媳婦只要提到「這個家是誰的呀?」把問題拋還給孫子,他也懂得分寸。

志工許瑛麗也回應這個問題,當面對老賴在電腦前的兒子時,她會泡杯熱牛奶給兒子說:「不要太認真哦!身體很要緊呢!」結果兒子不好意思讓媽媽操心,從此懂得分寸。

面對志工們所提出的訪視問題,李美金說:「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肯定才有動力,訪視者不要畫地自限,不同個案要以不同方式來面對,耐聽、耐看、耐遠,付出無所求讓愛的 循環在訪視間互相交流。」

◎團隊精進護眾生

第一次參加訪視研習的志工施悅靖,孩子目前就讀小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需面對的問題也越多,今天在課堂上學到教育青少年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協助他找到生命的亮點,陪伴 完成人生的目標是關懷青少年最重要課題。她說:「參加訪視活動,從案家的改變中看到訪視志工用心陪伴的成果,也在彼此溫暖的笑容裡,找到往前走的動力。」

家有兩位青少女的鄭李素婷,在面對女兒不良習氣時,總不時的引起女人的戰爭,進入慈濟讓她懂得改變口氣,以鼓勵代替責罵,自己改變後,女兒也變得可愛了。今天上完李美金寶 貴的一堂課後,她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還有努力的空間,她也願意將自己的經驗用在訪視上,陪伴每個個案找到人生的方向。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訪視志工走進社區關懷疾苦,定期的同聚一堂,對實務精進研習,團隊期望能合和互協以愛拔苦難,以悲護眾生。

圖左 : 教聯會李美金以數則故事讓參與研習的訪視志工認識青少年。[攝影者:謝榮祥]
圖右 : 志工施悅靖(右二)從課程分享案家的改變中,看到訪視志工用心陪伴的成果,也在彼此溫暖的笑容裡,找到往前走的動力。[攝影者:謝榮祥]

圖左 : 講師分享陪伴與關懷青少年的經驗,協助找到生命的亮點,建立自信心。[攝影者:謝榮祥]
圖右 : 教聯會李美金分享她透過傾聽所獲得愛的回饋。[攝影者:謝榮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