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家聞法 社會安定的基石

2016/08/29| ◎周綉珍/臺北報導
列印
2016年第67期全球靜思生活營,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菲律賓、澳大利亞全球的實業家,八月二十五日陸續由僑居地抵達臺北報到後,隨即展開從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三天慈濟人文課程的體驗,瞭解慈濟 人在做甚麼,為甚麼要做這些事的原因。

首日在台北參訪關渡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內湖環保站、新店慈濟醫院後,傍晚學員與工作人員搭乘火車,回到花蓮心靈的故鄉聞法。八月二十八日圓緣後,大隊回到臺北,因學員們陸續搭機返國的班機與日期不同,課務組特別規劃在東區聯絡處,半天的人文分享。除了邀請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分享當年如何以實業家的身分關懷社會;還有慈濟資深委員紀靜暘分享,38年來受上人調教做人的歷程,師徒的對話如何能成為修行的標竿,以及傳法的法門。

◎人在傳法 非法傳人

結束三天緊湊的行程,早上八點鐘,學員帶著行李物品,卻洋溢著法喜的神情,無受於酷熱天氣的影響,到位於松山火車站旁的慈濟東區聯絡處,進行人文分享的小圓緣。

社會安定不能缺少實業家,然而實業家除了賺錢之外,還能為社會做甚麼?感恩科技公司發起人之一的李鼎銘,分享如何從實業家成為全職慈濟志工的願力,將全台環保菩薩平凡的工作,所回收的寶特瓶製成毛毯,把台灣的愛心送到全世界。應創意化腐朽為神奇,膚慰有情眾生,慈悲科技應運而生。大愛感恩科技綠色品牌,看見綠色生機,串連起慈悲的心,改變綠色世界的力量,成為臺灣製造綠色企業的標竿。

在埋怨中被帶進慈濟,嚮往美善人生《無子西瓜》作者紀靜暘師姊,如何用修行的心過居家生活,一點一滴改變自己?每次與上人對話的禪機啟示,認為真正的修行是走入人群,在團體裡成就一件事情,因為人的背景、學歷的不同,而唯一整齊的是「愛心」。靜暘師姊以「人」的哲理譬喻分享,惹得全場哄堂大笑。

◎慈濟因緣 要珍惜

36年前遠嫁到澳洲墨爾本的林美照,約4年前聽到姐姐提起花蓮有位女師父,佛教精神非常好,若有空上google去看看了解。姐姐受證後,介紹她認識一位澳洲墨爾本的秋花師姊。

上了Google不但找到了慈濟的網站,也找到了大爱電視與大愛網路電台。真正説服美照進入慈濟的是大愛網路電台。因為能隨時隨地聼,於是乎開車聽、上班聽、作家事時聼。連續聽了三年,有一天,美照告訴自己,是該參與志工行列的時候了。連絡了秋花師姊傳達要當志工的意願,於是在去年(2015)五月開始加入了志工行列,今年也參加了見習課程的學習。

六月時,接到秋花師姊的通知,提起慈濟八月份有實業家生活營,建議美照參加,她立馬答應了。又建議帶先生一起參加,美照心想「一個從未參與過慈濟的外國人,我要如何說服他跟我一起報名?」用騙的嗎?不行,慈濟講的是「誠正信實」不能騙只能用「甜言蜜語的拐」。

「讓我考慮看看」先生回答,過了5分鐘,美照又問「想好了嗎?」他說:「你真的要我陪你參加?」 美照說:「愛我就陪我去吧!」 於是憑著一句 「happy wife happy life」 (老婆快樂 我的人生就快樂)的名言,就跟美照一起報名了。

這次營隊的活動,給了美照满满的收穫,先生被感動才是她最大的收穫。發願明年完成培訓課回臺灣受證,也要努力鼓勵先生,從感動到行動而參加見習、培訓與受證,成為墨爾本的一顆外國種子。

◎心動不如行動 學員分享

中國大陸馬慶仁2012年參加上海國內實業家人文營後,開始改變自己的一生和事業。此次課程令他非常感動,做慈濟永不後悔。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改變他的婚姻,從不幸福到幸福。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以前對待員工口出惡言,員工流失到現在穩定。週末參加訪視、蘇北發放,體會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茹素三年的馬慶仁鼓勵大家「心動不如行動」。

馬來西亞江福強這幾天觸動心靈而流下男兒淚,種子要好好地培養(人之初性本善),他的長子已授證,明年要帶小兒子回來認識慈濟;因為一人改變,全家人都會改變。新加坡鄭友川好奇走進新加坡慈濟會所,經志工導覽解說,參加此次人文營想多瞭慈濟。感動分享慈濟大愛精神,上人的睿智帶動;慈濟人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相互扶持,回去後要馬上行動,對的事做就對了。

菲律賓李懷舒第一次回台灣,在菲律賓參加救災時,看見慈濟志工將物資送到很偏遠的地區。所以開始加入慈濟行列,學到很多人文關懷,不同於將物資交給政府單位給受災的人。馬來西亞郭南生第一次參加慈濟活動,學到很多東西,深深被大愛無所求的精神而感動;原來人生最開心的事,非擁有多少的財富,而是能走入人群。最震撼感動是上人成立慈濟世界的耐力與毅力,影響全世界的能力,真是不可思議!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而上人也是為大覺者。

印尼陳文富和Lie兩夫妻,華語說得不流利由翻譯志工協助的陳先生,分享透過大愛台節目許多正面的能量,2015年底參加志工團隊。他看了上人開示之後,開始加入慈濟志工行列,邀請大家夫妻也同入慈濟,帶著家人一起做慈濟。

馬來西亞李德成2012年第一次回到台灣,此次與父親同行,為什麼會第二次來參加實業家人文營呢?因為三年前發願,一定要把周遭的親朋好友接進慈濟,所以回僑居地努力邀約。他的太太跟她說有所領悟,心動就要變成行動,李德成認識慈濟十多年了,還在門外徘徊,平時在社區投入做環保。這次回來看見上人,他淚崩了,迷路的小孩發願,要參加培訓找到回家的路。

馬來西亞呂珊明在佛教家庭長大,他說到慈濟找答案了。並思考父親生前時常談經說法,但生活卻一團糟。看見周圍的親戚朋友包括姑姑,都因加入慈濟而面貌都改變了,家庭生活很穩定,還發願吃素已二百多天了。呂珊明返回僑居地後,要努力宣導齋戒。

半天的人文分享,為靜思生活營畫下滿滿的豐收,學員們帶著這感受灑播各地,期待下次有約的成長學習和分享。

圖左 :八月二十八日在花蓮圓緣靜思生活營後,大隊回到臺北。二十九日課務組特別規劃在東區聯絡處進行半天的人文分享。[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慈濟資深委員紀靜暘分享,38年來受證嚴上人調教做人的歷程。[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靜思生活營的學員分秒不空過,參觀慈善聯合美展「彩繪生命」畫展。[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學員仍用心做筆記,為靜思生活營留下滿滿的豐收。[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分享當年如何以實業家的身分投入關懷社會。[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林美照(右)的先生(左)被感動是她最大的收穫。發願明年完成培訓課回臺灣受證,也要努力鼓勵先生,成為墨爾本的一顆外國種子。[攝影者:許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