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答案了

2017/06/19| ◎楊杏姿/臺北報導
列印
2017年慈濟海外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從6/16~6/20在慈濟板橋志業園區展開,全球27個國家慈濟人匯聚在此精進研習,四法四門四合一,立體琉璃同心圓的慈濟精神。

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尋尋覓覓找尋答 案,來自新加坡的鄭素萍,為此去圖書館借多種宗教書籍,看到一本《千手佛心》書籍,被上人的理念、精神感動了,於是和先生馬慶華,一起到新加坡慈濟會所找答案。之後參加七月吉祥月祈福活動,因此進入慈濟大家庭,前後來臺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多國董事會,這是第三次回臺取經。

◎煩惱甚麼?

馬慶華說,來臺灣參加四合一營隊的前兩天,十歲女兒看著大愛台「愛上ㄆㄤˋ滋味」戲劇,突然間問:「爸爸,做父母親的,是不是有很多很多的煩惱?」女兒學劇中人以閩南語說出「煩惱」兩個字,當時他告訴女兒那兩個字的意思,但心裡也沒什麼特殊的感覺。

兩天後起程,從新加坡機場搭機飛到台灣,當飛機要降落桃園機場時,見到窗外滂沱大雨,內心突然湧現莫名傷感及懺悔,當時只能告訴自己,這雨水是來洗滌內心塵垢、煩惱的。他希望藉由這幾天課程研習;汲取臺灣志工經驗,帶回新加坡落實。

營隊期間研習,感受最深刻就是前兩天洪靜原老師,談到「法脈宗門傳承」,之前上過很多類似的課程,這一次終於聽入心、真正懂了,靜原老師說,法脈理念要正確,就像樹根要紮的深,更要紮實,才能深耕社區;宗門就像樹幹開枝散葉,才會茂密向四面八方延伸。法源觀念如果不正確,就無法承擔真正的使命,傳正確的佛法。

當天課程結束,馬慶華一直思索,進入慈濟三年多,只有忙於慈濟事,參與活動勤務;已承擔社區實業家讀書會的導讀人,他決定:回去後要好好規劃,更落實傳承法脈,肩負傳承法脈宗門的使命。

◎以慈濟為榮

馬慶華的太太鄭素萍,剛見習就開始承擔副協力組長,因為不太懂協力組長運作,所以感覺很輕鬆,不曾遇到困難,後來資深志工告訴她:組長就是要做不請之師,而不只是樂於配合。她為此感到很懺悔。

今聽了公傳處主任林弘展的「公關傳法脈 新聞弘宗門」課程,一張張攝受人心的照片與圖說,觸動了她:敘利亞災民血淚的遭遇與控訴;暴雨襲擊臺灣,年長志工為受災戶清掃家園,全身爛泥巴不以為苦,看了照片、影片內容好感動。身為慈濟志工真的引以為榮,臺灣慈濟家人的付出,一尊尊菩薩身影有如看到上人的影子。

慈濟人一直都在做,只是沒被察覺,善的漣漪需要擴散,讓社會大眾了解,廣邀會眾參與,傳法脈讓新聞廣為流傳,這也是弘宗門一種使命。

◎找到答案了

三天課程結束,素萍感受最深刻是德宸師父所說:「因若淺,緣就結的不深。」剛加入慈濟,雖然覺得有點晚,然而過去生的緣既然結的不深,又想要跟上人結生生世世的緣,今生就要努力的造這個因緣;趕快做,所以將這句話牢牢記在心坎裡。

素萍剛加入慈濟,就一直到會所薰法香,所以在做當下即使碰到困難,也能從上人的開示中找到答案。她堅信:有薰法香就有法度,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很感恩的是夫妻同修,在慈濟付出的方向共同一致,所以不會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