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 珍貴生態

2017/07/23| ◎胡淑惠/臺北報導
列印
近來極端的氣候,導致災難頻頻,地球頻頻發出「來不及」的警訊,居住地球村的人們,還能漠視環保的觀念嗎?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卻有一處境況迥然的地方,有著青山翠巒為伴,蟬兒吱吱鳴唱,牽牛花優雅垂掛枝 柳;北市興德環保教育園區的自然生態之美,讓白鶺鴒也滯留忘返,連抱卵的螃蟹也迫不急待地跑進佛堂報喜!讓人訝異的是臺灣都會區,竟然還有如此豐富的物種。這是福爾摩沙傲視群倫的珍貴生態之美。

為了讓文山區的見習、培訓志工,深入環保理念。在興德環保教育園區舉辦「見習志工環保動態課程」,晨起,二十八位見習環保志工已坐在佛堂內。環保志工陳永釧兼任司儀,引領學員禮佛後,開始簡介環保站的源起,他說:「從前環保站在興德市場的公廟旁,因地主要回;經尋覓到這間廢棄的倉庫,志工用回收循環再利用的物品,還有來自志工心發心出錢、出力搭建而成環保站,興德環保站始於2011年落成使用。」

「這裡的山是禁墾區,畫眉鳥是厝邊,山溝旁有螃蟹;做夜間環保時,能看見點點螢光閃爍的螢火蟲;還有綠繡鳥、青蛙、駐留的白鶺鴒。臺灣真的很美,以愛、以善為寶。講師陳永釧接著詢問:「環保著重清淨在源頭,請問,有帶環保杯的請舉手?」見習學員們都舉手了,「有帶手帕的請舉手?」僅剩零星的人舉手了。他接著說:「興德環保站連水都來自回收的,放心,不是用來洗水果給您們吃的。是做其他清潔之用……」幽默言語引來了一陣歡笑聲。陳永釧指著剪報詢問:「這隻是什麼鳥?」在座的見習學員說:「我知道是黑嘴鵯,因為我先生有養。」從捕捉到飼養,這過程很傷害鳥的生態,所以陳永釧勸導邀約大家來做慈濟,多認識我們以及生物所居住的環境。

接下來,陳永釧要培訓見習學員們一起伸出雙手,唸「瓶、瓶、罐、罐、紙、電、1、3、5、7環保十字口訣。(一)是衣服,(二)含家電、電腦、通訊,(五)、五金類,(七)其它,塑膠袋、玻璃瓶……「一支玻璃瓶可以供一百W燈泡四小時能源,燈泡是矽砂製造」,矽砂很便宜,所以沒有人願意回收,只有環保局和慈濟在回收。外面有人說「慈濟跟人家搶環保?」,說明附近一位拾荒的阿嬤回收,志工就將值錢的瓶瓶罐罐紙類留給她回收,還教她細分類,能多一些收入;那位阿嬤很開心,感謝慈濟人。

「上人教我們要做人家不做的。我們有位專門回收塑膠袋的環保志工羅燕卿,有時候在靜思堂做香積,沒做香積時,就來這裡做環保,我們請她跟大家分享!」聽到陳永釧介紹,還在埋首做環保的羅燕卿,在眾人叫喚聲中走出來,她說:「從前要將有顏色的地方剪下來;這裡只有我一個人做塑膠袋分類,因為木柵環保站人多,就由他們剪。」

分享時,非常害羞詞窮的羅燕卿,下台後跟志工說明塑膠袋只有政府在回收,昨天她從市場回收幾大袋回來整理;她願意持續回收,是因為地球汙染很嚴重了。以前燕卿心律不整,心跳有時只有三十多下;自從吃素做環保以後,現在這些症狀改善多了。「有時,我會做香積跟人家分享,對方覺得好吃,就會自己回家做了;臺北高溫動則三十七、八度。時間來不及了,趕快做回收就對了!」

今年赴美探親的培訓志工吳郁美,對高耗能的先進國家;回收做的並不徹底,僅回收紙類和瓶罐,她感慨地說,「我們有回收廚餘、塑膠袋、保麗龍,臺灣人真的很有愛心!我常腰痛,偶而還是來做環保,當作復健;但重要的是生活盡量減少購買,讓資源重覆再利用。」

見習志工林彥陽,以前因工作賺錢養家,所以斷斷續續做環保。今天聽到講師陳永釧分享,勾起他對照古今的種種感觸,從前有自然的涼風、清新的空氣,如今山河大地都變色了;親朋好友也一一生病、離世了;生而為人,卻活在爭房產、爭權奪利中,爭到後來只是……林彥陽說:「動物也是有感情、有父母子女,我們何忍吃牠的肉?大地的災難起於人心不調,因過度消耗引起大地的反撲;人生無常,我隨心而做、隨心而行,與世無爭,來這裡希望能修正自己的思維,調整到最完美的境界。」

◎母子妹妹聯袂做環保

培訓的曾湘海帶著孩子和妹妹一起來做環保。她堤及,「看到大家利用時間來做環保,讓我很感動,可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生在臺灣的孩子生活很富裕,今天帶兒子一起來做環保,讓他體會怎麼愛地球、愛人,培養良知,學習為社會付出。」

妹妹曾湘君表示,臺灣能成為全球環保第三名的國家,慈濟回收了最大宗的環資源,做了最大的貢獻與教育。今天來到興德環保站才知道如何細項分類,剛聽到志工陳永釧分享到「最汙染的慈濟在回收,一車只賣五百元;錢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為地球留下珍貴的資源。」曾湘君說,氣候暖化是大家好享福吹冷氣等等,因此大地資源已耗能許多,所以地球也越來越熱了;因人不協調,大地也不協調了,所以從心改變、從自己做起。但湘君感覺自己很渺小,難以道德勸說,但透過慈濟人的整體形象,才具影響力。湘君仍盡力節錄《靜思語》跟同事好友分享。

極端的氣候起於人的耗能、消費,導致全球災難頻仍,地球再再發出「來不及」的警訊,居住地球村的人們需要重視並實踐生活中。興德環保教育站的生態之美,與環保老菩薩們日夜守護大地的精神,讓見習培訓課的學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他們能將感動化為行動,願意從心出發、廣傳環保理念,從生活點滴節能,共同為福爾摩沙留下永恆之美。

圖左 :環保志工羅燕卿願意持續做回收,是因為地球汙染很嚴重了。以前燕卿心律不整,心跳有時只有三十多下;自從吃素做環保以後,現在這些症狀改善多了。[攝影者:萬文郁]
圖右 :講師陳永釧(右一)與黃永福(右二)專注聆聽學員分享心得。[攝影者:萬文郁]

圖左 :環保志工在酷暑中,戴著口罩拆解廢家電。[攝影者:萬文郁]
圖右 :環保菩薩們日夜守護大地的精神,讓見習培訓課的學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他們能將感動化為行動,為福爾摩沙留下永恆之美。[攝影者:萬文郁]

圖左 :師姊勉勵見習的志工們,盡自己一分心力守護大地。[攝影者:萬文郁]
圖右 :學員林彥陽(右)說:「動物也是有感情、有父母子女;大地的災難起於人心不調,因過度浪費引起大地的反撲。」[攝影者:萬文郁]
圖左 :學員曾湘君(左)湘君感覺自己很渺小,難以道德勸說,但透過慈濟人的整體形象,才具影響力。湘君仍盡力節錄《靜思語》跟同事好友分享。[攝影者:萬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