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醫關懷 阿嬤開懷唱

2018/01/08| ◎劉振江,夏美玉/臺北報導
列印
12月24日(星期日)早晨八點左右,來自臺北、新店等地區的慈濟志工包括醫生、護理師、藥師等及志工,聚集在瑞芳國中,準備出發往診。因為是年終最後一次義診,義診團隊貼心地為案家準備了蘋果及橘子,祝福他們平 安吉祥。

◎ 志工關懷 阿嬤開心唱歌

除在瑞芳國中定點看診外,還有六條往診路線。其中瑞芳線由內科醫師羅文傑帶隊,有中醫師、護理師及志工李仁宗及吳伊璿等一行人,驅車前往案家,車行途中,羅醫師拿著病歷,和志工討論個案的身體狀況,以能迅速掌握其病情。

一行人來到曾經風光一時的建基煤礦區,這裡涼風徐徐,附近一眼望去有象鼻岩、蕃仔寮海邊,視野開闊,與幾棟連棟紅色磚瓦二層樓房錯落在半山腰上。因年久失修外觀已破敗、坍塌的景象相對照,一棟棟的員工宿舍,隨著煤礦落寞,而人去樓空,讓人對建基煤礦的興衰史,不剩唏噓。

走進廢棄的員工宿舍,八十八歲罹患失智及慢性等疾病的翁阿嬤住在這裡。阿嬤的屋內僅有一張單人床、擺著藥物的桌子、一臺電視機及座式便盆,約兩坪大,屋內陰濕、味道很重,讓人無法久留。

熬不住大夥的請求,阿嬤終於願意到屋外坐坐,還唱了忘春風、補破網等幾首歌,歌聲不知是否喚起那久遠的記憶,大家為阿嬤鼓掌,她笑得合不攏嘴,每唱完一首,就用臺語說:「我不會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車行途中,志工吳伊璿談起訪視的經驗,她表示訪視志工要為感恩戶幫忙找工作、送床墊、送洗衣機等等。志工李仁宗的車上鍋碗瓢盆一應俱全,還有被子、圖畫筆、圍巾、帽子、外套、枕頭,案家需要甚麼他都可以提供。吳依璿說:「上人說幫助一個人不要追究他的過往,要幫助當下;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去撫慰他們,寧可誤幫也不能錯過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車行在小鎮蜿蜒的上坡路上,來到七十六歲的林阿嬤的家,她因血糖太低導致昏迷、氣切,臥床兩年,有家人及外傭無微不至的照顧,女兒與羅醫師詳細討論病情及臥床病人應注意事項。

林阿嬤是瑞芳的第一個慈濟委員,二十幾年前帶著街坊好友,坐著慈濟列車一起走進花蓮精舍,接受上人的祝福,如今開枝散葉,先生也是受證的慈誠。身體健康時,她帶動該地區訪視、環保等,把善與愛傳播在瑞芳各陰暗的角落,為自己生命留下了美好印記。她家客廳的牆壁上掛著上人法照及各式各樣的靜思語,有精美的裱框,在這個時間相信佛法給了家人無比的勇氣面對這一切的磨難。

◎ 關心病患 更鼓勵家屬

暖暖線醫護團隊由訪視志工張春美引導,協助內科邱楠雄醫師、中醫許裕明醫師、實習醫師陳柏瑝、護理師齊珮妤、以及志工們共十人,一一前往探視四位鄉親。本次探訪個案散落在暖暖市區及郊區不同位置,地理上雖不算偏遠,但仍有需醫護團隊關懷及鼓勵的對象。

年近五十歲的胡先生因年少時發生意外傷及頭部,導致行為及語言能力受損,生活無法自理,所幸有母親全天候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幾近没有行為能力的胡先生,其生活品質及衛生條件,都能維持與常人無異。

往診團隊抵達胡先生家時,胡媽媽即在門口迎接醫護團隊,歲末年終將至,志工張春美送上代表平安吉祥的水果及靜思春聯給胡媽媽,祝福胡媽媽全家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許裕明中醫師並為胡先生針炙治療,期望能藉由物理性療法刺激身體運動神經,改善行動能力減緩肌肉萎縮情形。護理師齊珮妤亦發現胡媽媽右眼球有出血現象,提醒胡媽媽需至眼科檢查治療,在往診結束時胡媽媽雙手合十頻頻向醫護團隊感恩致謝。

另一位居住在暖暖市區巷弄中的劉先生年紀亦僅五十出頭,多年前因工作意外造成頸椎受傷,導致全身癱瘓,妻子在他意外發生不久後也因病往生,多重打擊下讓他曾對人生失去希望,房間牆面上的勵志文字,看得出劉先生想藉此努力改變自己的心念。細心的護理師齊珮妤發現尿管有白色物質及血尿情形,特別向家屬說明更換時機及示範尿管固定方式,避免因照護問題導致感染。

◎ 實習醫師 感動化為行動

目前在內湖三總實習的陳柏瑝醫師是第一次參與義診活動,原本對義診即懷有高度興趣的他,經由國防醫學院學弟陳政良的推介,即使在期末考前也要把握這個機會前來參與。他發現關懷對象以慢性病居多,這種情形也會影響病人的心理健康,還好有這群志工定期關懷,給與心理支持,讓病人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

他表示在學校就是學課本上的疾病,課本告訴我們要用什麼藥,就能治好它,但是我們卻忘了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除了給藥外還要衛教他、甚至適時的幫忙。要從病人的家庭、經濟、生活等各個面向去瞭解病情,才能真正解決病人的問題,而不是像課本所教只有單單給藥就能醫治,這是柏瑝在義診過程得到的啟發及需深思的課題。他亦表示這次義診認識了慈濟這個團體,也認識了這群志工是他此行最大的收穫。

劉丁鳳目前是慈濟大學後中醫一年級學生,第一次參加往診實習,她說:「進學校前擔心慈濟會傳教,進到學校後,才發現志工都是抱著一顆善良的心,想要幫助人,現在自己很喜歡這個環境。」劉丁鳳犧牲假期與醫師及志工往診,覺得付出服務很有意義,她認為「良醫治未病」,期待畢業後,利用她原來的護理專業及中醫所學,在預防醫學上更上一層樓。

苦難人走不出來,健康的人走進去,造福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圖左 :瑞芳線由羅文傑醫師(前二)帶隊準備前往案家義診。[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醫師詢問案家病情,中工吳伊璿(中)解說目前狀況。[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許裕明醫師(左)、邱楠雄醫師(中)及實習醫師陳柏瑝(右)在屋外討論個案的病情。[攝影者:陳慧娟]
圖右 :許裕明中醫師為胡先生針炙治療,期望能藉由物理性療法刺激身體運動神經,改善行動能力減緩肌肉萎縮情形。[攝影者:陳慧娟]

圖左 :往診醫護團隊及志工們穿梭在暖暖市區的巷弄中,關懷走不出來的苦難人。[攝影者:陳慧娟]
圖右 :細心的護理師齊珮妤(右)發現劉先生尿管有白色物質及血尿情形,特別向家屬說明更換時機及示範尿管固定方式,避免因照護問題導致感染。[攝影者:陳慧娟]
圖左 :慈濟大學後中醫系學生劉丁鳳(中)犧牲假期與醫師及志工往診,覺得付出服務很有意義。[攝影者:陳何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