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茶山 飲一杯不涸之泉

2018/10/28| ◎伍玲玲/臺北報導
列印
一大早天氣晴朗,不過還是有些寒意,內湖區見習、培訓志工和隊輔一百零七人,搭乘三輛遊覽車、一輛機動車,浩浩蕩蕩從內湖聯絡處出發,前往苗栗三義有機茶園參訪。高速公路看下去,河濱公園沿路上,許多人正參加路跑 活動,不一會兒艷陽高照,是個郊遊踏青的好日子。

愛喝茶的志工王宣方第六次來茶園,在車上分享,負責茶園的陳忠厚深愛茶園,當初農藥讓土地嚴重受傷害,一個敬天愛地的念頭,發願整頓土壤;使用以果皮製作的酵素當肥料,讓生態循環,不灑農藥,感恩蟲蟲,與動物共生。依手工、機器採摘方式不同,發酵溫度、時間不同,開發出不同茶品。包括有烏龍茶、小綠茶、小葉紅茶……

到了茶園,一群人漫步森林步道,光線從樹林中灑下,風景美麗,階梯越走越陡、呼吸越來越用力,外套、背心,衣服一件件褪下,襯衫隱約有水印出現在背上,步伐越來越沉重;隊輔在旁扶持加油打氣,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茶園終於映入眼簾。茶園邊的步道上鋪滿乾草,天空萬里無雲,遠山翠綠,讓人神清氣爽。茶園招待香蕉、龍眼乾、烏龍冷、熱泡茶、小葉玫瑰茶……溫潤舌尖與喉嚨,清香水果甘甜的茶味,大家都讚不絕口。

◎水撲滿蓄水 酵素自然農法

負責照顧茶山的陳忠厚說明,慈濟三義茶園是慈濟基金會購買的。茶園最大的好處是周圍全部是基金會的土地,在主要產區,有十四甲和十一甲地,兩個區域,園區外為減少人為干擾,種植了臺灣原生種肖楠、竹葉松林,降低輻射和污染,保護生態,是最好的棲息地。

這是目前臺灣最標準的有機茶的生產檢驗區,得到中興大學、屏科大、嘉義大學檢驗認證。兩年前開始,臺灣茶葉改良場的有機茶推廣,以三義茶園為標準。

「這是水撲滿,下大雨時,雨水流進來,經過三個沉澱池,然後流出去。我們有十七個水撲滿,但由於天氣乾旱,現在都沒有水了。」陳忠厚說。苗栗雪山山脈將風雨擋住,最近氣溫連續攝氏超過35度,令樹木停止生長,也讓有機栽種更顯辛苦。

陳忠厚介紹茶園,讓大家認識草生栽培,草跟茶共生,利用雜草來覆蓋土地,做成在地有機質土壤,使用酵素來活化土壤。

這裡是酵素改良示範區,產量有四至五倍成長,方法是下雨前將酵素稀釋,酵素內含喜氧菌,所以茶樹都沒有被蚊蟲叮咬。空氣中含氧量比一般大,土地中有小微生物鬆土,含水量夠,根葉很茂盛。陳忠厚腳尖輕輕一踢,土就鬆開了,是喜氧菌的關係,自然的改善就是自然農法的一種。酵素原本存在空氣中,但人類把它破壞了。

過去,這片土地使用動物性肥料造成土壤缺鈣;現在補足酵素之後,內含極豐富微量元素奈米鈣,產出的茶葉,讓泡出來的茶,茶味甘甜,冷了也不苦澀。還沒使用酵素之前,只能採收五、六百斤的茶青,使用酵素後,第二年最多曾經採收兩千七百多斤。

◎學習精緻種茶 茶鋪滿價值高

陳忠厚經營茶山九年來,產量穩定,品質也受肯定,其中茶山特有的茶蠶沾到茶葉的蜜香紅茶更香甜,許多茶商都想來學習這獨特品種。現在有機茶變成靜思書軒最重要的產品。

他曾經到日本十七次,靜岡縣是綠茶重鎮,學習草根農法,鋪草留五吋草,留草給蟲吃,累積有機質,成有機自然生態;當地機器採收,快速節省人力成本,茶園看去極美像是藝術,陳忠厚學習日本的精緻精神,細膩才能翻轉茶的生態與人文。

2018年起,茶山正式轉型,主動向外推廣,走出去,不要只種不賣。參加世界茶業博覽會,去年銷售九萬斤,今年已超過十二萬斤。這次更結合靜思精舍師父陶藝坊做的茶鋪滿,將茶封存,可放三個五十年,時間轉化越放越好。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五年寶。」有趣的是,開封了呈現不同味與色,千變萬化才是價值。

茶變成更有價值,他說:「這裡是一泓不涸之泉。」茶山源源不斷流入,是臺灣的方便法,人人扮演水的角色,將茶的意義傳出去,擔起說法的責任,就是一股不乾的水,這不乾的水就是要流向精舍,流到千年萬年,這是種茶最後的目的。證嚴上人曾問過他,沒有沒依法行事?不能違法。陳忠厚帶領團隊戰戰兢兢,依法行事。堅定的行法之心,令志工聽了感動拭淚。

◎關懷生態 永續大地

茶道老師江昭瑢分享:「冷泡的話,如果像咖啡因,它比較不容易全面釋放,它的香氣跟滋味,跟熱泡不一樣。也有提供熱泡茶茶山學習課程開始囉。」雖然是休假日,能出來付出當志工,江昭瑢還是很開心;因為整個茶園護持靜思精舍責無旁貸。整個三義茶園,證嚴上人給陳忠厚的理念就是,一定要尊重土地,要關懷整個生態。

第一次來參觀這個生態茶園的李仁分享:「我覺得生態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剛才聽到忠厚師兄講這裡超過兩百七十公頃的土地,真正只用了二十七公頃,只有十分之一;對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而且是有機的栽種,這是對大地呵護最好的例子。

志工陳明安表示,「我覺得不容易,因為有機茶園不用農藥,而且這個地方又缺水,這麼大一片,需要的水要很多,如果沒有人力很充足很辛苦。」他覺得很感動,應該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推廣,因為基金會的錢都花在救濟上,更需要每個人的力量一起努力。

茶園的耕作,秉持敬天愛地的精神,採用自然生態的有機農法,尊重所有大地有情與無情眾生。見習培訓課程,學習到共生,才是尊重生命最大的一個精神。

圖左 :這次更結合靜思精舍師父陶藝坊做的茶鋪滿,將茶封存,可放三個五十年,時間轉化越放越好。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五年寶。」有趣的是開封後,呈現不同味與色,千變萬化才是價值。[攝影者:張鳴栩]
圖右 :一大早天氣晴朗,不過還是有些寒意,見習、培訓志工和隊輔一百零七人,從內湖聯絡處出發,前往苗栗三義有機茶園參訪。[攝影者:蔡淑卿]

圖左 :一群人漫步森林步道,光線從樹林中灑下,風景美麗,階梯越走越陡,步伐越來越沉重,隊輔在旁扶持加油打氣,大約走了二十分鐘茶園終於映入眼簾。[攝影者:蔡淑卿]
圖右 :有機栽種很辛苦,最重要的就是讓大家來認識草生栽培,草跟茶共生,利用雜草來覆蓋土地,做成在地有機質土壤,使用酵素來活化土壤。[攝影者:蔡淑卿]

圖左 :茶道老師江昭瑢(左)分享:「冷泡的話,如果像咖啡因,它比較不容易全面釋放,它的香氣跟滋味,跟熱泡不一樣。也有提供熱泡茶茶山學習課程開始囉。」[攝影者:蔡淑卿]
圖右 :李仁(二排中)志工分享,這裡超過兩百七十公頃的土地,真正只用了二十七公頃,只有十分之一;對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攝影者:張鳴栩]

圖左 :茶園招待香蕉、龍眼乾、烏龍冷、熱泡茶、小葉玫瑰茶……溫潤舌尖與喉嚨,清香水果甘甜的茶味,大家都讚不絕口。[攝影者:張鳴栩]
圖右 :志工陳明安表示,「我覺得不容易,因為有機茶園不用農藥,而且這個地方又缺水,一片這麼大,需要的水要很多,如果沒有人力很充足很辛苦。」[攝影者:張鳴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