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師志掛胸前 法脈宗門勤修習

2018/11/14| ◎沈玉蓮/臺北報導
列印
每年歲未,充滿感恩與祝福的時刻,來自海外六個國家二百八十八位新發意菩薩,終於要在上人的祝福下,授證成為靜思弟子,以挑起天下米籮及擔起天下眾生的苦難增加無限力量。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是「感恩尊重生命愛 和 敬無諍共福緣」,期待人人敬天愛地,珍惜感恩尊重生命愛,齋戒、茹素,期待人人合心、和氣共耕心田,也共聚福緣。

◎慈濟經藏 遍全球

11月14日一早天濛濛亮,菩薩們穿戴莊嚴、整齊,帶著興奮與被祝福的心情,齊集於板橋志業園區福慧廳,在資深志工的祝福中,別上「佛心師志」及象徵「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善解最大智,包容最大慧」的牡丹胸花,期許未來發四弘誓願修學靜思法脈;以四無量心走入慈濟宗門;以堅固的道心,走上菩提大道。

「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在慈濟板橋志業園區的梯次,經過五天的研習,
重要的時刻終於來臨,主持人帶動大家彩排歲末祝福及受證的流程後,常住師父簡單的受證儀軌說明,在莊嚴肅穆的「開經偈」引導中,迎接上人的到來,殊勝的靈山法會於是展開。

慈濟已邁入第五十三年,愛的足跡遍布五大洲九十七個國家,每一步都是慈悲,每一步都是愛,邀請大家一起進入2018年慈濟大藏經,首先看到的是上人提到,佛陀二千多年前是如何將菩薩法給流傳下來,如今上人即使沒有「氣」,也要把最後的一點點氣給擠出來,要將法華經講完,靜思弟子能不精進聞法嗎?

接著從大藏經影片中展現2018年從一月至十二月,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遍行全球,那邊有災難,哪裡有需要就有慈濟人的足跡;慈濟愛的腳步從臺灣走過美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史瓦濟南、莫三比克、南非、墨西哥、美國、厄瓜多、大陸各地、中南美州……有賑災、學校援建、弱勢關懷、難民援助、助學、愛的啟發、環保護大地、人文帶動……慈濟以愛翻轉人生,感恩尊重生命愛,和敬無諍共聚福緣。

◎珍惜生命 孝之始也

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發四弘誓願走入人群,這是靜思弟子的本分事,也是新發意菩薩經過見習、培訓的精進學習後,將來要走的路,在這即將開展菩薩道時,心中都有滿滿的心得與感受,要來與上人及慈濟家人分享。

「以前脾氣很不好,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自己生活太苦了。」來自香港的吳雪穎,青少年時期,因父親賭博輸了錢,常有人來家裡要債、騷擾,受不了干擾的母親與父親離婚後,雪穎的個性更為叛逆,無法與家人溝通相處而離家出走,在外行為乖張,常與人打架、製造麻煩,讓疼愛她的人擔心。負面的情緒,讓她在十二歲時,跑到學校的屋頂跳樓自殺,命雖救回來了,但身心之苦折磨了她二十三年。

這二十三年來,進出醫院頻繁,住院期間父母雖然需要工作,仍不辭勞苦盡心的陪伴與照顧,讓她感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忍毀傷,孝之始也。」的道理。從此,吳雪穎警愓自己,不可因無明再傷害自己的生命。

2016年吳雪穎認識了慈濟志工,帶領她一步步的走入慈濟大家庭,了解團體的美、感受志工親切、和善的對待,在慈濟她獲得了關懷與照顧。以前個性冷莫、說話不夠圓融,透過志工服務學習與人相處,慢慢的心靈也釋放了。她開始茹素,並在自己經營的咖啡廳提供素食,希望讓客人有機會吃素;到老人院探訪、兒童班,學習不計較、不問收獲只管去付出,從中深刻體會到人生一點都不苦。她懺悔過往,發願用自己的生命去改變他人的生命,聞上人的法再去傳法。

◎米撲滿 發揮大功用

而以「米撲滿」傳愛、傳法的緬甸志工烏善丁,雖沒有富裕的生活條件,但因心中的愛卻獲得了滿滿的富足。烏善丁一輩子務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民生活簡單,只盼每一季度耕種有收成,償還債務,足夠養家糊口。

2015年的水災讓緬旬遭遇了極大的困難,慈濟給予仰光市岱枝鎮瑞那滾村的農民們發放稻種。烏善丁也是受惠的農民之一,在發放儀式上他聽到了竹筒歲月,也看到志工烏丁屯每日存下一把米。「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沒有錢,也可以存米布施。」他依照烏丁屯所說的方法去做,也把這個好方法告訴鄰居,很快的村民們把「日存一把米」的布施方法傳開,連那些沒有受災、沒有領到慈濟稻種的鄰居,也來領「米撲滿」回去,要日存一把米。

「我覺得很開心,又到鄰村去說明,幾個月後,四個村莊跟著我們存米撲滿。」存的米愈來愈多,讓慈濟志工帶回仰光幫助照顧戶。可是,雨季時路不好走,幾百公斤的大米無法搬運,只要有太陽,就要把積存的米拿出來曬。後來,仰光慈濟志工帶來上人的慈示,讓他們了解原來真正的慈善,不只是布施到遠方,還可以將米送給村裡更貧困的人。

第一次,他們提報村裡最窮的五戶人家,志工家訪之後,馬上實施濟助,將每個月存下的米送去,讓他們可以溫飽。「現在仰光省和勃固省,有米撲滿的已經九百六十四位,每個月累積了一千九百二十二公斤,幫助五十六戶貧困家庭。」

「粒米成籮的力量,我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感恩烏丁屯師兄,剛開始只有他一個人,卻那麼堅定的對稻田說話,日存一把米,更加感恩上人給予我們『竹筒歲月』積少成多的理念。」米撲滿會員雖然多,志工們一定會仔細地和他們分享「竹筒歲月」,烏善丁期許自己:「堅持一直做下去。」

◎修改習氣 行經入人群

發心立願要當上人後盾的智力,父親是馬來西亞砂拉越土著伊班人,母親是華人,父母都是教師。家庭成員各有不同宗教;父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母親參加德教會,大哥是穆斯林,二哥信仰天主教,他則是佛教,雖信仰不同宗教,家人卻能互相包容。

未加入慈濟前,智力是家鄉佛學會青少團團員之一,因喜歡誦經,在七年中帶領佛友誦經,也當過維那、悅眾,覺得是很光榮的事。當時認為誦經可以加強記憶,得到保佑,又可以集中精神。阿彌陀經含有阿彌陀莊嚴的願和極樂世界的美妙,覺得念佛能成佛就好了,何必再做其它呢?在沙勞越大學參加慈青活動,當時他說:「慈濟只是做慈善去幫助人,我還是喜歡誦經。」

懿德媽媽告訴智力「行經」的道理,提到「誦經固然好,但不能停留在誦經而已,還需要深入了解經文,把道理應用在生活中。而做慈善,是實踐佛陀的慈悲和道理,佛法要生活化,這就是『行經』。」於是,他對修行有了新的了解和嚮往。

大學時期,智力為了親近慈濟而選擇到檳城去實習,並積極參與當地慈濟活動,落實佛法生活化,修正自我習氣。承擔慈青總務三年,與夥伴們共事讓他看到自己的習氣。遇到不如意事時,他語氣相當不好;有一次慈青聯誼活動,因為沒有收到課務流程,覺得不被尊重,他生氣的在臉書群組責怪課程組的夥伴。

一位學長即時關懷,告訴智力:「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修行。感恩尊重愛,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團體才會美。」原來辦活動時,能夠善解包容,能夠心平氣和面對挑戰,把美善呈現在互動當中就是「行經」。他看見自己的執著,立刻刪除臉書上的話。在共事中,有善知識的提醒,有夥伴的磨合,才會愈走愈寬敞,這就是慈濟的修行法門。感恩有慈濟,感恩學長、夥伴不放棄,讓他知道要時時照顧聲色,改掉不好的習氣,不再與人結惡緣,他發願要把畢業的慈青,找回來這美善的團體,做上人的後盾。

◎難行能行 助人為樂

一臉喜悅,小腹微凸,來自香港的黃周媚,看到姑姑因慈濟改變習氣,思及「她怎麼能改變這麼多?」而想認識慈濟,2014年參加《慈悲三昧水懺》的演繹,慢慢接觸慈濟活動,因工作、家業時間有限,投入也不多,演繹結束後,她懷孕了,之後照顧小孩都沒出來,一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姑姑再邀約參與訪視。

訪視中看到孤苦無依的老人,在老人院、養護院,也看到很多很年輕的人癱瘓,需要人服務、關懷,為了想幫助更多的人,黃周媚開始投入見習、培訓,很巧的在培訓的這一年,又懷了第二個寶寶,黃周媚很開心、很感恩,能懷著寶寶來接受上人授證、祝福。

帶著大使命來授證,當「佛心師志」掛上胸前時,一條菩薩道已舖在眼前,不覺肩頭也沉重了些,很想多做、多承擔,擔心要照顧兩個寶寶,只能發願難行能行,要做上人的好弟子。

◎感恩 尊重 聚福緣

海外志工要見上人一面不易,在「想師豆」的歌聲中上臺接受上人授證,領受充滿祝福的福慧紅包,新發意菩薩期待、興奮之情溢言表,人人期許能夠「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挑起如來家業,為天下蒼生拔苦予樂。

「這麼多天下來,大家很幸福嗎?」海外慈濟人異口同聲的回答「很美滿」,上人的關愛暖上心頭。上人在開示中提到歲末主題「感恩尊重生命愛 和敬無諍共福緣」,只要人人感恩,真誠之美就會美在世間。人與人之間的生命要尊重,人與有形、有相的生命、物命也要尊重,人是萬物之靈亦是領導動物,人是動物之一;人類是領導動物的動物,動物吃動物,弱肉強食!環保回收再利用,也是對物的感恩與尊重。

人要向上成菩薩、成佛,不要向下成動物。上人強調:氣候異常,人不採取行動真的來不及了!大藏經中多少災難,那是慈濟人走到的,有多少慈濟人走不到的地方?每一秒都有災難,要發心立願,和敬、口無諍,身有三業、口有四業更甚於身!開口動舌都是業,培養開口說好話度人間,才是口舌功德,口也能積福德,傳好話做好事發揮六根功能,就是功德;所以要和敬無諍共福緣。

隨時與人結好緣,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菩薩開道、人間鋪路,經者道也、道者路也。道人人可走,期待人人發心立願勤行法脈,宗門開路。尊重生命人人和敬,就能做到人間舖路,社會祥和,世界調和無災難,土地有生機,人類才能平安。

上人為新發意菩薩皈依後,帶領大眾點亮心燈祈禱;祈願虔誠的心上達諸佛聽,心所想、意所求,願願圓滿,人心淨化相互和敬無諍,以佛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身體力行人間菩薩道,人人造福福慧雙修,家家平安、日日吉祥。

圖左 :營隊指導師父為即將受證的新發意菩薩掛上佛珠,期許並祝福以「佛心師志」走在人間菩薩道。[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慈濟已邁入第五十三年,愛的足跡遍佈五大洲九十七個國家,每一步都是慈悲,每一步都是愛,邀請大家一起進入2018年慈濟大藏經。[攝影者:呂瑞源]

圖左 :吳雪穎進慈濟後,因聞法行經,深刻體會到人生一點都不苦,懺悔過往,發願用自己的生命去改變他人的生命,聞上人的法再去傳法。[攝影者:曹健輝]
圖右 :烏善丁即使在窮困的環境中,感受粒米成籮的力量,結合村民日存一把米,濟助需要幫助的人。[攝影者:曹健輝]

圖左 :智力感恩有慈濟,讓他知道照顧聲色,改習氣,能夠走在菩薩道上,發願要把畢業的慈青,找回來這美善的團體,做上人的後盾。[攝影者:曹健輝]
圖右 :懷孕在身的黃周媚,當「佛心師志」掛上胸前時,雖然覺得一條菩薩道舖在眼前,不覺肩頭也沉重了些,雖有二個寶寶需要照顧,仍堅定的發願難行能行,要做個上人的好弟子。[攝影者:陳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