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愛 在緬甸」感恩會

2019/01/05| ◎鄭美惠,游采潔/臺北報導
列印
提到感恩會所理解的感動是必然,但說起中和區慈濟人1月5日在中和國中所舉辦的「慈濟愛 在緬甸」感恩會,卻是有著奇妙的因緣。

這日晚上,中和國中校門口就可見到二樓視聽教室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熱鬧滾滾,顯現 喜悅氛圍。資深志工黃秋良,正和稍後感恩會中要分享的賑災團成員,討論內容,過後給了承擔紀錄的志工豐富圓滿的說明。

他緩緩地說:我們都只知道緬甸是世界稻米糧倉,其實,在九月份前往勘災的時候,才了解緬甸也是世界出口綠豆種的第二大國。然而,緬甸在去年(2018)七月至九月間幾次的暴雨、風災,導致洪患連連,人民痛失家園,苦不堪言,也因此,各省農田趕不上新一期的稻米耕作;慈濟賑災團經過勘察,選擇發放豆種,幫助農民度過青黃不接的時期。

◎都是好因緣

十月中旬,黃秋良率團前到緬甸蓮花池村發放,身為團長的他在發放中代表朗讀上人的慰問信(翻譯)事後他問:「這是誰翻譯的,翻譯得真好。」知道是蘇金國之後,與之長談才知道,在臺灣慈濟中和聯絡處不遠,蘇金國也有個家,他臺緬兩邊跑,太太施舜琴目前居住在臺灣。此後,黃秋良與蘇金國互通訊息頻繁。

高齡七十四歲的蘇金國出生在緬甸,是緬甸華僑。長大後擔任補習班華文老師,因此大家都稱呼他為「蘇老師」。2008納吉斯颱風的因緣,慈濟人進入緬甸賑災,需要翻譯人員找他承擔,因此接觸了慈濟,成為緬甸慈濟的第一批拓荒者。

感恩會中,見到蘇金國因為「腰椎壓迫性骨折」身穿背架,經了解此次感恩會有他的典故。黃秋良說:「一切都是好因緣……」,接著說起「三隻貓」的故事。

蘇金國在緬甸的家老鼠很多,讓他不勝其擾,有日來了一隻黑貓,很乖巧也很聽話,老鼠也都不見了,但是後來有另一黑貓來欺負他的黑貓,一次蘇金國生氣了拿起了水管想要打牠,因此而摔跤,後來他戲說:「那當下自己起了不好的念頭,變成了第三隻惡貓……」篤信佛法的他懺悔地說:「這就是因果」﹗

就這樣,因為摔跤傷到脊椎,朋友勸他回來慈濟醫院看診,黃秋良在得到訊息之後,就安排人員到機場接他,再到醫院看診,所幸無大礙不用開刀,只要穿上背架,加上醫生直叮嚀的「要小心」「要注意」。

黃秋良靈機一動,想到既然蘇金國家住中和,華新街又是大家稱之為「緬甸街」居住的都是歸國緬僑,可以接引他們來了解慈濟。就開始規劃並啟動志工探訪,同時多次到蘇金國家中討論,就此成就「慈濟愛 在緬甸」感恩會。

◎不信到相信

身穿背架保護著脊椎的蘇金國在會場穿梭,雖然身有不方便,但把握可以和鄉親互動的機會。會中他以緬甸語、華語交互翻譯,分享十年來為緬甸災民與慈濟賑災團隊翻譯的切身經歷;也見證慈濟志工在緬甸的付出,真實生動而感人。

他,身型一般,但說起村民「由不信轉而相信」的過程卻是鏗鏘有力;在第一次以大喇叭(擴音器),請村人來領慈濟發放的稻種,沒人來;第二次再說,還是沒人來領;因為村人不相信有人會給免利息、不用還的稻種;再說,一般慈善機構只發放物資,沒人會發放稻種。直到第三次才有人半信半疑的前來,領到了之後就急著告訴其他的人:「發放稻種是真實的事」。

「上人的愛,涵蓋全天下,帶著上人的愛,稻種變福種。」許多人被幫助的人變成證嚴上人的弟子,他們謹聽上人教導;就如烏丁屯,信受奉行上人的教法,不灑農藥,對著稻子說靜思語好話,還對蟲子說:「不要全部吃完,留一點,我要做布施。」種種事情,讓現場的緬甸歸僑們感動。

蘇金國說,這裡有很多緬甸的歸僑,最久的已來台灣三、四十年,但卻是很少人知道慈濟在緬甸做了些什麼事,因此感性的說:「我很想讓他們知道自己家鄉的事;讓他們認識證嚴上人;再而了解慈濟……」他認為,慈濟不是用嘴講,是做出來的;就是把愛送到人的心裡面,讓他有所感受,之後再把內心的愛發揮出來。」

◎嚴選好種 感動廠商

賑災團隊分享時段;領隊黃秋良談到,到緬甸賑災,勘災過程備極艱辛。因為災區道路交通艱難,勘災團員先乘大車、再換乘拖拉車、又換乘機車,車子越換越小,最後只能穿著雨靴在狹窄崎嶇的田埂路一高一低的前進。

當時是旱季,只能種豆,所以需採購綠豆種才能立即耕種,解決當下困難。在選豆種、稻種時,慈濟都要選用最好的,因為上人慈示弟子:「好種才能有好收獲。賑災款項都是來自十方善眾,不可輕易花費,所以要嚴格驗收。」

當供應商知道慈濟這樣的精神後,非常感動,因此將原本要外銷歐美及日本的綠豆種,以合理的價格提供給慈濟賑災,並且親身參與志工行列。

◎行醫不忘行善

為了不想錯過這次的機會,下班後直接過來的李瑞萱醫生,來到臺灣已有二十多年,是第二位進場的緬甸歸僑。由她全程聚精會神聆聽蘇金國分享的身形,看得出她的讚歎。身為復康醫院內科醫師的她提及,以前在緬甸仰光的鄉下行醫有七年,當時,父親總是叮嚀她:「有貧苦病患來看病,就不要收他的錢(醫藥診療費)。」她總遵從父命,行醫不忘行善。

之後在美國考證照後,就來到臺灣再考執業證照。每當碰到年紀大又需服用多種藥品的病患,為了顧慮到用藥安全,李醫師都會自費買藥品存放盒,幫他們分格裝好,才讓病患帶回,可見她用心之處。在緬甸家鄉有四個弟弟、妹妹的李瑞萱醫師表示,藉著這場感恩會,稍解她想念家人的情懷。

慈濟在中和地區第一次舉辦「慈濟愛 在緬甸」感恩會,一則一則故事,溫暖了身在異鄉的鄉親們,過程中有不少人紅了眼眶。期望透過宣導「日存一把米」啟發善念帶出更多種子,讓愛的漣漪無遠弗屆。

圖左 :蘇金國(中)因為摔倒傷到脊椎,12月12日由緬甸回來臺灣就診,黃秋良在得到訊息之後,安排志工到機場接機。(左為蘇金國的太太施舜琴)(相片由合心提供)[攝影者:黃月嬌]
圖右 :黃秋良(左)與志工們到蘇金國(前中)家中討論「慈濟愛 在緬甸」感恩會流程,並做最後確認。(相片由合心提供)[攝影者:黃月嬌]

圖左 :司儀王珍曄介紹回到臺灣就醫的志工蘇金國上場和大家分享慈濟在緬甸所做的總總。[攝影者:謝金英]
圖右 :蘇金國認為,慈濟不是用嘴講,是做出來的;就是把愛送到人的心裡面,讓他有所感受後再把內心的愛發揮出來。[攝影者:謝金英]

圖左 :聽完志工們的分享,參與的緬僑歸僑葉金泉(右)有著感動,他分享八八水災時當時家住屏東東港,很多慈濟人幫他清理家園。聽到蘇金國的見證,他也感恩慈濟人幫助家鄉的人,之後活動發起人黃秋良(左)送上結緣品。[攝影者:謝金英]
圖右 :司儀王珍曄(背對者)向大家介紹蘇金國(前排右二)忍著身體的不舒適,來和大家分享,全場的人肅然起敬。[攝影者:謝金英]

圖左 :志工手捧托盤歡送嘉賓,緬甸賑災團隊之一的張素禎(中)拿著吊飾和緬僑鄉親分享「平安」吊飾的意義。[攝影者:黃月嬌]
圖右 :圓滿活動,緬僑鄉親手裡拿著大紅吉祥好話,在志工的歡送中歡喜賦歸。[攝影者:黃月嬌]
圖左 :復康醫院內科醫師李瑞萱(右)分享,之前緬甸仰光的鄉下行醫有七年,父親總是叮嚀她:「有貧苦病患來看病,就不要收他醫藥診療費。」她總遵從父命,行醫不忘行善。賑災團團員之一詹龍禎(左)送上結緣品。[攝影者:謝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