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慈濟 媽媽揮別憂鬱做志工

2011/05/15 | ◎江宜蓁/桃園報導
列印
「為什麼現代年輕人出門總是不會忘記手機,就是忘了父母的叮嚀……」 5/15大園機場共修處親子成長班,特別再一次邀約李鈞發教授來分享親子講座「孝親尊師」,短短一個多小時精彩的內容,讓學員們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以前在家總是鬱鬱寡歡的洪素圓,因為家裡有一個自閉症的兒子與注意力缺失症的女兒,讓她在心靈上無法獲得平靜,自從五、六年前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社區親子成長班,不但自己 成長了,也改善了家裡原本緊張的親子關係。

素圓侃侃而談:「乃卉是一個注意缺失症的孩子,行為舉止常常不按牌理出牌,加上先生脾氣不好,對孩子管教也很嚴格,所以親子關係常常擦槍走火,讓素圓不知所措,但自從參加 親子成長班,乃卉在隊輔媽媽的陪伴下,一點一滴的進步。」

現在的素圓不但承擔親子班隊輔,更走進校園說故事,例假日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到弱勢團體當志工,先生看見素圓與乃卉的改變,也願意投入做環保。「想不到參加慈濟活動,家庭會 變的這麼和樂,這是我最大的收穫。」素圓眼眶泛紅感動地說。

去年九月才參加親子班課程的呂懿雯大德,聽完孝親尊師講座後,不停詢問志工李鈞發教授還會再來分享嗎?懿雯說:「以前的我很沒耐心,對於孩子的課業都不曾仔細傾聽,凡事都 覺得自己做會比較快,卻沒給孩子學習的機會,今天聽到鈞發老師說:『嬌生慣養的孩子,花錢像流水。』給了懿雯很大的震撼,回家後她要改變自己,並給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因為右手殘缺,曾經讓林蘇美感到很自卑,但親子班成立至今已八年,無論承擔報到組或生活組志工她從不缺席,蘇美認為自己書讀得不多,無法承擔隊輔工作,但只要其他功能組需 要幫忙,她都願意配合,雖然七十多歲只能用左手做事,但蘇美認真的態度一點都不輸年輕人。

圓桌上各鋪平染紅的「平安」字體,及一張張的「靜思語卡片」半成品,格外喜氣洋洋,老師與志工一一解說步驟,孩子們仔細的聽,多樣的動作他們卻一點也不馬虎,先將字體對折 然後再滴上膠水,小心翼翼地對齊黏貼,專注的眼神期待把滿滿的祝福,獻給勞心勞力的父母親,感恩在學習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他們的陪伴。

「爸爸我愛您、媽媽我愛您」,獻上平安的祝福,一幅幅孝親擁抱的氛圍,呈現出「有感恩心最快樂」的情境,也為「孝親尊師」活動譜寫美好的樂章。.

圖左 : 李鈞發精彩的孝親尊師講座,學員們意猶未盡、欲罷不能[攝影者:游秋桂]
圖右 : 呂懿雯聽到鈞發老師說:『嬌生慣養的孩子,花錢像流水。』回家要改變與孩子相處模式[攝影者:游秋桂]

圖左 : 教聯會老師游愛春一一解說步驟,學員仔細聆聽[攝影者:蕭佑丞]
圖右 : 親子班成立八年林蘇美(穿藍天)從不缺席今天還陪學員一起做平安吊飾[攝影者:蕭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