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手語體悟多 行孝行善要及時

2017/08/10| ◎陳玉珠,游鈺璇,林伶娥/桃園報導
列印
8月11日是靜思書軒桃園分會店小志工暑期人文營的第二天,為了緣圓時的手語演繹,上午將小志工分成兩個區域做手語練習,三至七歲的小朋友在感恩堂練習〈孝順不能等〉,八至十二歲的小志工則在靜思書軒裡練習〈竹筒 歲月〉。

「……孝順不能等,孝順不能等,我要帶著你們給予的愛,回饋你們及萬物所有,孝順不能等,我懂得感謝父母天地平安喜樂……」小志工們天真活潑的模樣比著手語,唱出清亮的歌聲,現場滿溢歡樂又溫馨的畫面。

六歲的小志工侯沛羽舉手投足間充滿自信,大聲唱著歌曲,眼神不時和臺下的阿嬤陳桂燕相呼應,由於祖母擅長手語,沛羽在她的薰陶下,表現得可圈可點。

志工陳桂燕在今年六月帶著沛羽報名參加書軒小志工,每個星期六帶著她學習做志工,至今,掃地、擦桌子、洗杯子、補貨、招呼客人等,都難不倒沛羽。

「沛羽啊!妳在幹嘛?」日常生活中,桂燕沒看到沛羽時這麼叫著,小孫女反而會糾正阿嬤:「妳不可以這麼說話,這是不好聽的話,妳要說『做什麼』就好,我們要口吐蓮花說好話。阿嬤,犯錯沒關係,妳要改喔!」做小志工以來,祖孫兩人互相提醒。熟悉歌詞與手語的沛羽說:「我要孝順阿公、阿嬤,爸爸、媽媽,更要跟阿公、阿嬤奉茶。」

而在靜思書軒內,當〈竹筒歲月〉音樂響起,小志工們露著純真可愛的表情,用心聽從指導老師蔡麗楨的引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從開始的紊亂到最後的整齊熟練,除了是每個孩子的努力,也是靠著志工媽媽們以愛心、耐心陪伴孩子們學習。

陳昱沂帶著兩個兒子陳宣輔、陳宥廷來參加營隊,昱沂爸爸時而將目光投向練習手語的兒子,時而拿起相機幫兒子留下足跡。他說,孩子的善念要從小培養,藉由慈濟的美善環境薰習感化,再看是否有能力去影響別人。陳昱沂表示,四天都陪孩子一起學習,雖然辛苦但值得,畢竟孩子有好的品德是最重要的,也是自己對孩子的期待。

因為學習〈竹筒歲月〉的歌曲與手語,哥哥陳宣輔心有所悟地說:「以後可以到學校募款去幫助更多的人。」弟弟陳宥廷則表示,跟很多小朋友一起比手語,覺得很開心。

課程接著由志工張惠雯和大家分享「力行蔬食生活」。她告訴大家,今年已到了八月,雨水卻不多,氣候溫度越來越高,由於天氣熱,各個家庭猛開冷氣,更讓氣溫直線上升,每個人直呼熱多受不了。當今唯一能做的,也必須積極響應的,就是素食救地球,多吃素才會環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讓地球空氣更清新。

張惠雯藉著影片《呼叫妙博士》節目裡的二位小助理,到大林慈院找首任院長林俊龍,尋找吃素為什麼可以保護地球的影片,讓大家了解吃素與救地球的關係,以及吃肉對溫室效應的影響。

看完吃肉對溫室效應影響的影片,為了響應力行蔬食生活,讓學員們親身體驗泡香積飯,午餐即是享用自己所泡的香積飯。

聰明伶俐的六歲小志工楊康禾,覺得用熱水泡香積飯,只要二十分鐘就可以吃是很簡單的,飯裡面有高麗菜、香菇、紅蘿蔔,看起來美味可口。他分享,平時阿公、阿嬤都素食,他也覺得好吃,因此跟著吃素一年多,今天體驗泡飯就能吃,覺得好神奇喔,回家也要再自己做。

下午的「行善行孝不能等」課程中,志工蔡白球透過影片讓大家看到感人的故事,影片中的主角海萱,生長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爸爸靠做粗活的工作賺取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而媽媽則精神異常無法照顧她,但海萱覺得只要媽媽在身邊就是幸福,七歲的她負起洗衣、做飯、幫媽媽洗頭等工作。有一次爸爸不在家,媽媽離開家,海萱著急地找到媽媽後,想將她拉回家,可是自己力氣太小無法拉住媽媽,便痛哭失聲,幸好最後被爸爸碰到,一家三口這時已疲備不堪。

海萱也累得在爸爸的背上睡著了,這也算是小小的幸福,她說,人生酸、甜、苦、辣,她覺得生活是鹹的,淚眼也是鹹的,小小年紀對生命有如此深的感受,令人不捨。

蔡白球告訴在場的小志工們:「一樣的童年卻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所以爸爸、媽媽對你們好不是理所當然,你們看到海萱的故事,知道自己是很幸福的。」她提醒孩子們,在家記得要幫爸爸、媽媽多做點家事,對父母有禮貌守規矩,這都是孝順的表現。

帶著大女兒江品萱、小女兒江若語來參加小志工人文營的楊沛晴,歡喜地說:「在活動中感受到很温馨的氛圍,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到守秩序、孝順父母,付出及服務他人,女兒還會告訴我碗筷怎樣洗,以後有這種課程一定要再來參加。」品萱嬌羞地說:「以後要多幫忙做家事,也要孝順爸爸媽媽。」若語則分享,喜歡今天的課程活動,也強調一定要孝順父母。

透過學習與體驗,讓家長與小志工們都覺得參加小志工人文營,是暑假最好的選擇活動。

圖左 :今年六月報名參加書軒小志工後,阿嬤陳桂燕(右一)每個星期六帶著侯沛羽(右二)做志工,掃地、擦桌子、洗杯子、補貨、招呼客人樣樣行。[攝影者:洪瑞仁]
圖右 :為了響應力行蔬食生活,讓學員們親身體驗泡香積飯,午餐即是享用自己所泡的香積飯。[攝影者:洪瑞仁]

圖左 :八至十二歲的小志工,在靜思書軒中練習〈竹筒歲月〉手語,希望圓緣演繹時有孄熟的呈現。[攝影者:李茗秉]
圖右 :「行善行孝不能等」課程,由慈濟教師聯誼會老師蔡白球,透過影片讓小朋友欣賞海萱的生命故事,來啟發孩子懂得知福及孝順父母。[攝影者:楊淑惠]

圖左 :陳昱沂師兄(中)帶著兩個兒子陳宣輔(左)、陳宥廷,來參加文人營,他希望孩子從小培養善念。[攝影者:謝麗媚]
圖右 :聰明伶俐的六歲小志工楊康禾(右),覺得用熱水泡香積飯,只要二十分鐘就可以吃很簡單,隨著阿公、阿嬤吃素食,他覺得好吃且已吃素一年多,今天體驗泡飯就能吃,覺得好神奇回家也要自己泡[攝影者:謝麗媚]
圖左 :陪著兩位女兒參加小志工人文營的媽媽楊沛晴(中)說:只要靜思書軒有活動,兩位女兒都會參加,在活動中學習更有規矩、禮貌、對長輩更尊重,希望能常常來。[攝影者:謝麗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