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為前導 飛入災難 解除困苦

2017/09/03| ◎張美智,蔡芬煅,范如溱,藍明姮,王鳳嬌/桃園報導
列印
「上人,向您報告,現在衞星資料很普遍,但要看到那裡是災區或者是那有倒塌的民房甚至看到受災的老百姓的身心狀況,衞星可能做不到,現在可能做的就是無人飛機。」活動發起人的毛正氣教授說:「慈濟最重要的工作也就 是戡災和賑災,證嚴上人悲憫希望志工們去救災的時候能夠更安全,及了解何處要救災、賑災。」對大氣海洋學有專長及在過去在軍中服務,有接觸政府戡災、救災的工作的毛教授,建議開辦無人機蒐集資料的研習課程。

首次由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主辦,健行科技大學承辦的「無人飛行載具勘災與資料處理研習營」,於9月1日至9月3日在桃園市健行科技大學進行三天,共有學員50人參加。

負責勘災空拍研習聯繫工作的呂學正說:「以往災難事件中,慈濟通常是用人力的方式來進行勘災,上人關心志工勘災的安全,希望能培育出一批擁有專業能力勘災種子團隊。」

促成本次研習課的健行科大工學院院長張嘉強於營隊開幕致詞時說:「我住在桃園八德有兩次因淹水而斷水斷電,在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慈濟是第一個來敲門送熱食,讓我很感動,今天有報恩的感覺。」三天的課程會由黎主任及團隊與大家一起領略技術、技巧及災害應用。

◎專業的課程規劃 按步就班學習
整個課程是由健行科大應用空間資訊系的黎驥文主任規劃,他也說:「課程邀請專業的氣象專家毛正氣博士、專業飛行的吳聖村教授及其他救災資料建構應用的講師;上課內容除了無人機的操作認證,還包含三部分:怎麼用無人機災害調查、應用調查的資料及最後整合影像結果應用在勘災及救災。」

下午的課程是飛行攝影訓練,由吳聖村教練陪伴學員在健行科大操場實際操作後認證,學員分成四區練習,垂直上升、垂至下降,及矩形飛行練習,學員麥伯倫分享:「我這次來參加空中飛行拍攝的課程,可以一方面練習飛行的技巧,還有第二方面練習空拍以後照相可以做成3D的影像,這是很大的突破。」

當學員看著手中的無人機飛升空時,內心的喜悅不可言喻,既開心又擔心,因為風速過大,此時有學員的機墜機,心疼失望的眼神掛在臉上卻也無可奈何,老師馬上給予機會教育:「墜機最容易發生的原因就是貪圖一時的方便,沒有照標準流程去操作。」

營隊第二天的課程,第一堂課由毛正氣博士教授「臺灣災變天氣與地震」,臺灣地形位置與地理環境,容易受到災害,例如:颱風、地震,所有天然災我們都有,但是後面都有它的因素,人為災害更多,要如何做到知災、 防災、 減災、備災 、離災,便成為生活在台灣的人的重要課題。

毛教授分享過去看到慈濟的救災工作,他說:「在八八水災的時候我也去救災,我看到慈濟志工在協助八八風災的付出,感到很佩服,退伍之後,希望在救災方面,能夠盡一點心力。」因此他貢獻個人在防救災領域中的滿滿所學。

◎操控巡弋飛行 蒐集地面情資
除了室內的理論課程外,還有由黃瑞德老師所教授如何將空拍機所拍攝的影像,運用APP軟體做3D建模及地圖製作,而製作需要大量的影像,午餐後在慈濟中壢志業園區,做無人機操作升空拍攝。

利用休息時間學員王子軒、高德芳及王志輝討論剛剛的課程,「無人機災害調查實作-3D建模」,已有空拍經驗的王子軒,課程讓他對空拍機在何種地形適合飛,高度及深度及光度的運作方式,透過3D的造影課程,可以應用在下午實作課;高德芳則說:因為有健行科大安排一些跟我們慈濟防災有關的課程,有些軟體方面還是要去摸索,後製保存影片好幾項剪輯軟體後製還要去熟悉。

午後的中壢園區停車場、樹林區,空拍的學員們專注操作手中遙控及手機,其餘學員抬頭仰望天空找尋自己的空拍機。

專注操控空拍機皮膚黝黑的潘朝正,是慈濟營建處的工地主任,使用空拍機已經三年,最近一次是在台東香蘭村運用無人機勘災,經過兩天理論與實作的課程收穫很多的他說:「早期拍攝災情都是用相片一張張剪接拼湊,現在連地圖都可以一次把它完成很方便,我現在就是練習把影像用軟體疊成一張大平面圖。」

而這些圖訊,未來可以運用在救災,當災害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第一線到現場,用空拍把整個資訊整合起來,然後給要前往進駐災區的人員更安全了解前方的狀況。

第一次上無人機勘災課程,學習過程讓每位學員有說不完的體驗,接下來是更專業的應用課程,等待這群精進的學員往前邁進。

◎應用調查資料 整合影像
第三天的課程回到健行科大,授課的老師逐步的引導學員安裝3D軟體,將蒐集來的資料處理及分析,一旁飛行隊的小助教們,隨時給予學員們在使用上的協助,讓學員跟上講師的操作步驟。

已有空拍飛行經驗的張佑平說:「這次我想學的是一個技術面,但我們沒有專業知識,健行科大的老師們用實物的角度來教授, 契合我們這個賑災、防災的一個需求,所學的東西都非常實用,覺得在賑災的那一刻是可以用上的。」

救災其實是在災難發生之前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所以像包括協作平台、互相的串聯和這些技術的分工……等等的,這些都是在之前的,一個一個溝通上就要做好,平台都要架設好,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才能夠及時得來運作。

投入二十三年人文真善美資深的戴老師,空拍營隊課程中,買了空拍機 ,他自謙的說:「在學習上,說實話是已經比較遲緩了啦,要學這個機器我一定要有這個機器,如果沒有機器這樣學的話喔就是連不起來,腦筋就是沒有辦法具體化啦,就像我說沒有拍到六張圖,所以快速拼圖我也沒有辦法進行,就是我的學習模式要有具體的東西,我才比較容易吸收。」並表示,「這三天收穫學會拍空拍機,至於要作圖要拚圖那些,因為沒有空拍六張以上的畫面,所以那些快速繪圖、弓形繪圖的,都還沒有學會,都還要再努力啦!」

課程結束後,徤行科大的工學院張院長一一頒發「無人飛行載具與資料處技術研習班」證書,學員們開心的接下證書。

潘翠微是這次課程中少數的女眾之一,拿到證書後,她開心的說:「我也是防賑救災團隊的一員了,今天的軟體實作課程對我來說,比前面的飛行課程更有需要,因為飛行部份的在災區,我們女眾會很少有機會去,但是學了就是一個補位,這就是慈濟的補位哲學。」

課程結束後,呂學正很感恩,未來的賑災不只靠人力,更要善用科技工具,也看到來參與每一個學員都很用心,投入到每一個課程細節裡面,相信我們學員未來在真正的災害發生的時候,他們至少能夠在災害情資上扮演起角色,技術可能還不那麼精熟,但至少知道方向該怎麼做。

把真正的能用得上的情資,運用老師們傳授共作的觀念把它建立起來,師兄師姊們經驗不斷的累積,很快讓志工團隊愈來愈堅強,取得的資料也會愈來愈完整,很有意義的事情,也值得大家繼續努力的一個方向。

圖左 :20170901-03在慈濟與中壢健行科技大學舉辦2017勘災空拍教育訓練營,上課地點健行科技大學,1600-1700進行分組飛行訓練認證,吳聖村教授指導學員完成飛行指令[攝影者:丘亭]
圖右 :學員飛行實作災害地面紀錄實作。
張祐平師兄(又一手持筆電)試飛實作,收穫最多在於將影像繪圖,利用軟體建構協同平台,作為勘災賑災的整合與應用。[攝影者:江展楠]


圖左 :毛正氣教授講解台灣災變級地震。毛教授專長於大氣海洋學,慈濟最重要的工作是勘災賑災,上人悲憫志工救災安全,毛教授向上人建議,於是開辦無人機空拍教育訓練。[攝影者:江展楠]
圖右 :潘朝正師兄飛行實作災害地面紀錄實作,他分享以前只能將空拍拍攝照片做剪接,現在學會用軟體拚接成大的地圖,把資訊整合作為後方勘災之用,收穫很多。[攝影者:江展楠]

圖左 :第三天的課程即將開始前,宗教處呂學正師兄對各位學員溫馨叮嚀,期許大家用心學習,將這三天的所學用於幫助苦難的眾生[攝影者:彭珮瑋]
圖右 :屏東的戴敦仁師兄(右四)已經是超過二十年資歷的資深人文真善美,這次的無人機營隊訓練課程,啟發他對勘災的熱情,訊問了老師之後,立刻購買了一台空拍機,希望將來在屏東地區能夠發會更多功能[攝影者:彭珮瑋]

圖左 :健行科大工學院張嘉強院長(中)與授證書學員合影。(左一潘朝正、左二林宗翰、左三康志玄、右一潘翠微、右二張祐平、右三梁貴勝)潘翠微開心的說我是防賑災團隊的一員了,軟體實作對於女眾來說更需要,學了就是補位。[攝影者:江展楠]
圖右 :第三天下午的課程為災害地面調查要領,黎驥文主任教導每位學員使用網路上通用的幾個圖像編輯軟體,並將處理完成的影像上傳雲端,在助教的指導及互相討論下,每位學員都可以成功的完成編輯並上傳雲端,今天下午使用的軟體是Pix4Dmapper,上傳google雲端[攝影者:彭珮瑋]
圖左 :第三天下午的課程為災害地面調查要領,黎驥文主任教導每位學員使用網路上通用的幾個圖像編輯軟體,並將處理完成的影像上傳雲端,在助教的指導及互相討論下,學員呂桂樹(左)成功的完成編輯並上傳雲端。[攝影者:彭珮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