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 省紙 省電 這樣做

2018/07/22| ◎陳玉珠,游鈺璇,張美智/桃園報導
列印
7月21日的早晨,下起了短暫的陣雨,隨著陽光的乍現,氣溫也慢慢回到原本的熱度。八點整,在靜思堂二樓的人文飄香區內,工作團隊就這次的環境教育師資培育進行再一次的溝通與確認。

「戶外教學已確定了,那生活 、香積方面有問題嗎?」
「我們除了煮稀飯,還有準備饅頭,夠學員們吃。」帶著耳麥,神情鎮定的行政總協調曾繁茂認真地聆聽各功能窗口的報告與討論,並不時的給予回應。為了讓營隊能夠順利圓滿,各功能團隊透過不斷地溝通與商討,共同為學員打造最優質的學習空間。

◎省水省紙很簡單

約莫一個小時的會議結束後,曾繁茂隨即趕往龍潭的大茅埔生態教育中心,為學員們下午的戶外教學場地做最後的場勘與確認。在車上,他藉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落實環保的經驗。

「連電源開關的使用次數我都會計較,水龍頭開與關的次數我也會計較,因為使用次數多它就容易壞。」自認經常為了環保而斤斤計較的他再言,真正的環保是愛惜物命,購物時,先在想要與需要之間做個衡量,確實做到簡單過生活。

「在帶領環保志工時,我絕對要求自己先身體力行;用水時,先想想如何用最少的水把東西洗乾淨。」曾繁茂以實際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他談及,只要多用心,清洗三十支電風扇,五百西西以內的水就足夠了,就算不用清潔劑,一樣可以洗得乾乾淨淨。他的方法很簡單,將所有的電風扇拆卸下來,先用刷子去除上面的灰塵,再用絲瓜布沾一點水拭去較髒的部分,接著使用抹布完成整個風扇的清潔。

曾繁茂什麼都要省,除了水電,衛生紙也一樣。他表示,日常生活中幾乎不用衛生紙。手帕隨身帶;養成在家如廁的習慣,廁後使用噴水器清洗。對於落實不使用衛生紙,曾繁茂頗有成就感。

◎好用的洗碗布

在靜思堂內,第一堂課結束後,學員們魚貫地到大廳的休憩區,第四組的隊輔黃錦惠待學員坐定後,便往書軒走去。回來後手上多了幾盒東西,錦惠將它分送給學員:「這是洗碗布,與大家結緣,午齋後可以用來擦碗。」學員開心表示,有了這麼棒又可以重覆使用的洗碗布,再也不用擔心碗濕濕的就收起來了。

錦惠向學員談及過去參加其他營隊時,也習慣在洗碗後用衞生紙擦乾,有一次回花蓮參加活動,看到靜思精舍師父的洗碗槽邊的垃圾桶裡,幾乎沒有衛生紙,心想何不用布來重覆使用?此後,她除了帶上自己的洗碗布,還會多帶幾塊和別人結緣。一早在早齋後,她無意間又看到學員拿衞生紙擦碗,於是興起想要改變學員習慣的念頭。畢竟衛生紙多少都帶有瑩光劑,且是一次性使用,這些未來的環境講師,得先身體力行啊!

◎惜水如金好習慣

「妳要喝仙草茶嗎?」在齋堂裡來回穿梭的張羅月娥承擔環保營隊的生活組窗口,忙了一整天依然精神奕奕地逢人便招呼,就像媽媽一樣。聊及在家如何省水省電?她侃侃而談:在浴室裡放個大澡盆,洗澡時,直接站到盆子中間,以淋浴方式將水留在盆裡,就足夠沖一天的馬桶了。喜歡花草的月娥,連洗米、洗菜的水也不浪費,她習慣先收集在水桶裡再拿去澆花。下雨的時候,也不忘拿水桶去接雨水,以備晴天時澆花之需。

月娥坦言,這些省水的習慣養成,來自於上人一直呼籲要惜水如金。特別是聽到上人愷示:「當有一天天空不下雨的時候,水要從哪裡來?或又是天災久旱不雨,加上天氣酷熱,所有的水庫存水量下降,大家要怎麼辦呢?」時,更讓她感受到水資源缺乏的迫在眉睫,因此決定從日常生活做起,時間久了,自然就成為一種習慣了。

愛地球、護地球不是口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環境教育,學員從彎腰低頭做環保到抬頭挺胸說環保,只期望能傳遞正確的環境保護概念,進而讓人人落實在生活中,好給地球一個養息的空間。

圖左 :7/21一大早,天空突然下起大雨,總協調曾繁茂(站立者)召開功能團隊會議,討論因應方案。[攝影者:謝麗媚]
圖右 :隊輔黃錦惠(右一)到書軒請購了洗碗布,與學員們結緣。[攝影者:張美智]

圖左 :生活組準備了豐富的點心要給學員享用。[攝影者:施仲銘]
圖右 :生活組用心調製了生津解渴的洛神花茶,讓學員解渴。[攝影者:施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