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大愛村 堅持建築品質

2006-04-16   | 邱淑絹
斯里蘭卡慈濟大愛村。攝影者:李文傑
六百四十九戶大愛屋,八個月建造完成;學校、社區鄰里中心等二期工程,十四個月內接續完工。在法律、風俗、語言、人民工作習慣都不同的斯里蘭卡,長途來回監督偌大的工程,著實不易。兩年多來,他們從台灣往返斯里蘭卡超過二十趟,用堅實穩固的建築,實現專業付出承諾。
成就建築品保的幕後志工

似乎每到一個工地,王明德、曾梁源等建築委員就忘了要休息。

踩著他們長青年紀的沉穩步伐,這邊走走、那邊看看,任何屋梁、溝渠、小角落,都不遺漏;即使和人言談時,眼睛瞄到哪兒,雙腳自然走往哪兒;語言不通,再多的比手畫腳,也要和工人們達成溝通。

兩年多來,他們從台灣來回斯里蘭卡超過二十趟;元月初,中學啟用前夕,他們仍在校園裏鉅細靡遺地看了又看、巡了又巡,就怕疏忽任何一個角落。

身負把關工程品質重責,面對偌大的大愛村和校園工地,他們不懈怠,只為確保有堅實的屋梁、穩固的學校,讓受災的居民和孩子,得有安身立命與就學的地方。織織如梭的腳步,將這片土地印踏得穩固堅實;頻頻汗水,滴落得欣慰與充實。

二十多年前,從事建設業的王明德,因緣際會參與了花蓮慈濟醫院工程品質的監督;專業的角度、志工的態度,讓他成為「慈濟建築委員」志工團隊的一員。

慈濟工地要求達到四級檢驗的品保,建築委員正是最後的把關。忙轉事業之餘,王明德常奔走於慈濟各工程間—玉里關山慈院慈濟大學技術學院,高雄、彰化、台南靜思堂等地,都有他的足跡。

今年六十四歲、已當祖父的王明德,幾乎每一、兩個星期,就得從工作、家庭中抽身,搭飛機、坐高鐵,自費自力地奔忙著。「現在台中慈濟醫院還在蓋,也要去看看…」

不怕自家工程怠慢,就怕公眾的事延誤了,他說:「生意可以緩一緩,慈濟事優先就對了。」

王明德的好友曾梁源,原本從事房地產買賣,後來轉投入營造業;多年來,他見到好友對慈濟的付出,也受感動而捐款護持慈濟,並曾參與貴州發放。與王明德在生意及慈濟路上兩相扶持。

海嘯發生後半年—2005年6月25日,曾梁源和慈濟志工來到漢班托塔,參加斯里蘭卡慈濟大愛村動土。見證這歷史一刻,他預見諸多事項需要協助,回台後向證嚴上人承諾,要發心組建築團隊為斯里蘭卡大愛村工程盡心力。

「有形的錢財,我們已經努力累積了三、四十年;無形的布施,也要多承擔。」曾梁源的發心,自然獲得王明德的認同,兩人於是攜手投入。

除了王明德、曾梁源,再加上擔任首梯賑災團領隊、對慈濟援助斯國事務相當熟悉的林仲箎,以及具大型發放規畫經驗的陳金發,和當初搭起慈濟援助斯國橋梁的朱章麟等人,這群志願建築委員們自2005年7月開始往返斯里蘭卡,展開長期的監工路程。


 
募人才,專業加用心

林仲箎、王明德、曾梁源、朱章麟與國際營造財團有限公司工程經理皮亞頓嘎(右一)溝通討論。攝影:林炎煌
每隔二十多天,他們就得從台灣飛往漢班托塔,依工程需要停留五至六天,馬不停蹄地針對施工品質進行檢討與修改。從台灣到斯里蘭卡,要先到泰國或新加坡轉機;往往到可倫坡機場時已是凌晨,再摸黑一個鐘頭到旅館。隔天七點出發,坐巴士到漢班托塔,又要七個鐘頭…全程幾乎要花兩天的時間才能抵達。王明德說:「有時為了趕工,會連夜從可倫坡趕到漢班托塔,沿途山路不好走…」

發心承擔,除了要撥出時間,還要自己負擔機票和住宿費用。然已過六十歲的他們,腳步不歇,做得歡喜滿滿。

從設計、發包到工程興建,整個營造過程因為有他們的用心看顧,六百四十九戶大愛屋,在八個月內建造完成;包括學校及社區鄰里中心的二期工程,也在十四個月內接續完工。他們以專業投入,研究簡化工法、改善材料,不但確保工程品質,更節省了諸多成本。

以教室的屋頂為例,王明德說:「原本是雙層設計,屋頂上有氣窗。但我們改成單斜面屋頂後,把氣窗保留在牆壁上,窗子全開時通風良好;這就省了三千八百萬。」

同具專業眼光的曾梁源補充:「當地政府提供的這片土地是自然叢林,我們不以人工方式美化它,而是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讓建築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

慈濟第一期大愛屋工程,考量災民立即需求,發包三家廠商同時建造,以求縮短工期。二期工程便從中慎選優秀的營造廠,穩扎穩打。王明德說:「我們逐一拜訪全國五大營造廠,向他們簡報慈濟在斯里蘭卡所做的援助工作,ICC就是因感動而來的。」

I.C.C.(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Consortium Ltd.,國際營造財團有限公司)工程經理皮亞頓嘎(P G. S. Piyatunga, Project Manager),營造經驗超過十六年,慈濟中學是他建造的第三所學校,其他兩所均在首都可倫坡。這次的合作,讓他深刻領略慈濟對工程品質的要求。「這所學校的建築品質,無論與政府或私人學校相較,都在水準之上。」皮亞頓嘎用辛哈拉語式快速腔調分析:「如教室、地板、門、燈光,和種種外層包覆的上漆和磨光等,每一項都採用很好的等級。」

「另外,慈濟的建築結構很強,用了很多鋼筋,柱子亦是大尺寸。一旦有天然災難,無疑可作為避難場所。」他進一步表示:「現在可倫坡那邊的建築,也開始學習慈濟,把防災避難的功能融入設計考量。」身為一個工程人員,他敬佩慈濟人盡責、友善的合作態度,給予他不同的建造經驗;而身為斯里蘭卡人,他更由衷感激慈濟在當地的援助。「大愛村和學校,是很棒的援贈。你們從那麼遠的台灣來幫忙,我們更要好好做。能和您們一起工作,我真的很高興!」


跨隔閡,了解並學習

「這邊可做個鐵欄杆,把水塔圍起來,放慈濟Logo,周圍打光,四公里都可以看到。它是漢班托塔的最高點,一個新地標。」邊走邊看,每走過一個點,王明德都能忘我地陳述。

「自己公司的工程,有工作團隊管控品質和進度,身為老闆,只就結果去討論。慈濟的工程不一樣,自己參與、指揮每一個過程,所以都記得清清楚楚、印象深刻。」王明德說。

只是遙遠如斯里蘭卡,法律、風俗、語言、人民工作習慣都不同,要長途來回監督偌大的工程,必然有其困難。曾梁源笑說:「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要先了解這裏的工程慣例,學習他們工作的傳統。」

「這裏就是熱一點啦!吃住也不是很好……」雖然辛苦,但曾梁源認為,只要發心,就會愈做愈有興趣,且愈做愈有心得。

「我們還要跟上人討工作咧!看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王明德沉穩地說:「上人希望我們六十歲以上的人,能捐時間和智慧財…」因此,伊朗、泰北和安徽全椒等地的慈濟教育藍圖,也都有他們的足跡。「感恩有這機會,能成就這麼有意義的建築。」呼應王明德的內心話,曾梁源有感而發:「人生到最後,也只有這些能留下來…」

回想2005年5月,上人一句「把握當下」,讓他們來到斯里蘭卡;「原本以為只來一趟就好,沒想到跟著慈濟志工做到最後,把那麼一個荒蕪的地方,開闢成一個漂亮的村鎮和學校。」

「一想到建築蓋好之後,親手交給受災民眾,他們忠厚的表情、眼神透出的興奮和感恩,一切的辛苦都忘記了。」曾梁源說:「上人講『把握當下』,我的體會就是閩南語的『撩下去,就一直下去吧!』」

資料來源: 慈濟月刊 第473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