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做回收 親子班以行動淨化社區

2009-06-28   | 黃麗玉、温燕雪
孩子們不畏髒臭,不懼炎熱,努力地將回收物分類。攝影:溫燕雪
6月28日是彰化縣福興親子成長班這期的最後一堂課,早上在西勢國小明雪媽媽殷殷叮嚀,及手語歌帶動活絡筋骨後,分成兩組:一組跟著西勢社區的志工阿嬤,沿著社區道路撿拾可回收物品,走到社區的環保點做分類。信心班和大愛班的孩子,則由另一組志工們送到慈濟福興環保站做體驗,讓親子以環保互動體會淨化社區環境,以及行動守護地球的重要性。

孩子們細心做環保

志工沿著西勢國小後面的道路,分拿兩個袋子,邊走邊撿拾可回收物品,很快來到一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屋主讓廢棄房子再利用,暫時充當社區的環保點,平時志工將資源集中,禮拜天再一一分類,也讓環保教育有一個實作學習的地方。

聽著秋婷師姊詳細介紹如何分類,怎樣分辨可回收的物品,雖然艷陽高照,看著孩子們不畏髒臭,不懼炎熱,並努力將紙類、鐵、鋁等一一分別放入不同回收處,志工阿嬤讚歎不已:「你們將孩子教得真好。」少數幾位好動的孩子,阿嬤也鼓勵他們:「肯出來真的很好,以後可以多陪爸爸、媽媽來幫忙喔。」

大愛班和信心班也在環保站,學習如何分類,體驗抽回收的卡帶及錄影帶帶子,把寶特瓶踩扁裝入袋子中。很快地(約一小時),原本半屋子的回收物,變成整整齊齊一整車的回收資源,不久就是一筆資金,可以護持大愛台,讓黃金變愛心,愛心變清流,清流繞全球,當然,最大的收穫不止於此,垃圾減量、保護地球、讓我們能活動筋骨、培養勤儉愛物的習性、聯絡社區居民的感情…,好處真是太多了。

秋婷媽媽向福興親子班的學員介紹如何分類。攝影:溫燕雪
哇!大熱天裡,來碗涼涼的綠豆湯,消暑又解渴。工作告一段落,志工阿嬤早已準備好西瓜和綠豆湯,在皇聖宮廣場,等著大家享用,嗯!真是人間美味。稍做休息後,林景先生為學員們解說西勢社區的歷史,並介紹社區裡的志工團隊:大部分是銀髮族。孩子們也在國棟師兄的引導下,深深一鞠躬感謝阿嬤們今天的陪伴。

回到西勢國小,姬慧媽媽分享,以前在家分類只有粗分,今天來環保站才知道,原來還分的不夠細,以後會先在家落實分類,再請孩子一起拿到環保場。看到環保場有不少老菩薩穿梭在其中,雖然汗水已浸濕了整件衣衫,但她們不但不喊累,更不畏已發臭味的各種飲料罐、便當盒,甚至裝過食物沒清洗過的塑膠袋,其精神真是可佩!


幸福的人

下午還有以靜思語戲劇呈現在生活上的課程,其中由彥儀媽媽導劇,搶匪在犯罪之前,因看到靜思語裡一句:「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而放棄做壞事念頭。其中,志明爸爸飾演的腳踏車最令人印象深刻,孩子們也玩得很投入。

大愛班梁芷禎不到三歲,她第一次陪姊姊來上課時,還讓媽媽追著跑,餵食呢!現在不只在環保場跟姊姊們努力做環保,連上台表演手語也很大方,認真逗趣的表情,很難聯想以前媽媽追著跑的餵食畫面。孩子們以生動活潑手語歌的串場演出,其中一首「媽媽」得到媽媽們熱烈回應,瞬間全場陷入無比溫馨感動的情境中,有志工表示:「這不就是平常我們對孩子的囑咐與叮嚀嗎?透過這樣的戲劇呈現,孩子一定更能領受。」

尤淑娟師姊曾因交通事故,而受助於陌生人好心通報,卻不求回報的親身故事,改編成手語表演,讓人體會「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張鈴敏和蕭美玲兩位媽媽,感動的說,師父(證嚴上人)用媽媽心來愛護眾弟子們,殷殷叮嚀,苦口婆心,一如每個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難怪媽媽們會如此攝心。相信藉由這樣的方式,靜思語已進入每個人的心坎裡,以後不管遇到何種逆境,相信心中有法,總會有辦法。

信心三的淑芬帶來逗趣的旁白:「愛挑食的孩子腸子都塞住了,『噗!』在旁人手掩口鼻說好臭喔;相較愛吃天然蔬果的孩子身體健康又不會污染空氣。」輕鬆氛圍讓台上、台下笑成一片。靜思語在食、衣、住、行、育、樂中的妙用與感動,與在躬身實作,深刻體會辛苦後,又是一次深入社區的良好互動。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