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婦圓滿家業 再挑天下菜籃

2018-11-20   | 賴秀緞
做慈濟得到先生的認同是楊瑞珠最開心的事,她發願把握時間行善,伸出溫暖的手,把愛播出去。(攝影者:羅勇輝,地點:臺中慈濟靜思堂,日期:2018/11/17)
許多人嚮往著英國倫敦街景,濃郁的歐風,連陰霾天氣都充滿情調。但對於在當地落地生根二十年的楊瑞珠卻是熟悉又陌生,她忙碌於家庭、子女,當孩子一個個長大,有讓她憂愁的、有叛逆不聽話的,加上先生的強勢,整個家成了壓力鍋,她難得展開笑顏。

女兒萌善心 啟發母跟隨

緩緩解開壓力的,是楊瑞珠貼心的二女兒馬君臺。四、五年前,馬君臺在路上遇到一位慈濟志工,彼此看見東方面孔都有一種親切感,志工邀請馬君臺參與街友熱食。馬君臺看到志工恭敬地為街友端上熱騰騰的粥,那種全心為人付出的場景深深打動了她,回到家後也與媽媽分享,牽起了楊瑞珠跟慈濟的緣。

楊瑞珠(右三)表示:「我是有福氣的人,是有福報的家庭,才能與慈濟相遇,翻轉孩子的人生,改變我的家人。」(攝影者:賴蘇,地點:臺中慈濟靜思堂,日期:2018/11/17)
當楊瑞珠的天空不再只是家庭,開始走出家門參與慈濟活動,先生卻不習慣這樣的轉變,總是耳提面命地叮嚀:「慈濟是一個宗教團體,不要花太多時間。」先生寧可楊瑞珠出門去玩,也不要她過於投入慈濟。

日子在拉鋸中過去,楊瑞珠只能在夾縫中參加活動,甚至不敢讓先生知道她又去做志工;也曾偷偷帶孩子一起參加熱食發放,見苦知福珍惜擁有,烙印在母子心中。

臺法親相伴 全家上軌道

2015年,楊瑞珠的小女兒為了轉換環境,回到臺灣在高雄住了一年,期間透過姊姊馬君臺與慈濟接軌,有高雄志工進行陪伴,透過一對一的教學,小女兒找回了自信。小女兒覺得:「陪伴、教育她的師伯,像家人一樣親,甚至比家人還親。」

後來,小兒子回臺接受教育,也獲得慈濟法親陪伴。楊瑞珠感恩地說:「我相信我是有福氣的人,是有福報的家庭,才能與慈濟相遇,翻轉孩子的人生,改變我的家人。」先生看到孩子的變化,漸漸從反對的態度到默認、支持她。

今年(2018年),楊瑞珠終於可以回臺參加「2018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接受證嚴上人授證。陪伴她的志工彭以臻開心的說:「瑞珠從一個三從四德的女人,找到自信,也為家人找出口。看到一個家庭的改變,就如撥雲見日一般。」

楊瑞珠也努力聞法,「對不起師父,在原地踏步太久了。」她手上的靜思語:「要用心,不要煩心、操心。」鼓勵著她建立自己的信心、毅力、勇氣,把握時間行善,伸出溫暖的手,把愛播出去,回饋慈濟大家庭的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賴秀緞 臺中慈濟靜思堂報導 2018/11/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