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行殷囑 合改凡習

2018-11-22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對志工們道出殷殷期待:「我也很期待菲律賓的慈濟人,資深的菩薩也是不離不棄,有事大家都是很互動和合;閒下來的時候,我很期待,我們要為菲律賓安邦富國,人人淨化人心——不要等待有事才放下執著,現在開始就放下執著。」(攝影者:羅瑞鑫)

【證嚴上人11月21日菲律賓慈濟人溫馨座談開示】
「難免我們都是凡夫,凡夫就是帶著煩惱,也有無明;有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成見、我執,這都是凡夫生態,這是很無奈,也是生生世世還是有這樣的業力種子存在。」

結束了臺中場次海外新慈誠委員授證後,證嚴上人仍駐於慈濟臺中分會,與海外各國慈濟志工溫馨座談。11月21日下午,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楊國英等資深志工連同新授證委員、慈誠,前來報告當地會務以及各人做慈濟的心得,眾人並齊聲發願:「放下我執,排除萬難,合和互協,使命必達。」

上人遂以菲律賓慈濟志工的誓願,提醒大家既行菩薩事,當藉此放下凡夫執著。

「我們既然知道了(業力),要真正地,要趕快放下我執。其實,菲律賓每一次有天然災難的時刻,看你們那個時候都會放下我執,在那個時候,人人都是合和互協。」

莫忘海燕重建路 菩薩心性無大小

回顧2013年11月8日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萊特省,當時馬尼拉慈濟志工正投入在保和島地震的救災工作,時任菲律賓分會執行長的李偉嵩兼程趕往受災嚴重的獨魯萬市勘災,傳回災民無所依托的慘狀。

「記得那個時候,(李)偉嵩身旁還有幾位(志工),第一步踏到那裡去的時候,我們在視訊看到了偉嵩在鏡頭裡,他背景都是破碎掉的而且狼藉的(建築)。我就問偉嵩說:『那現在那裡的人呢?背景可以看到(房子),人呢?』偉嵩回答我,我還記得很清楚,就是大家都是坐在那裡、呆在那裡,無語問蒼天。」

透過視訊目擊災區現況,上人相當不捨,指示志工們啟動以工代賑來恢復市容,然而在推動過程中,志工卻遭遇不少反對與困難。

「莫忘那一年,那一年人人都是菩薩心、性情,沒有小我,人人大我。」上人提醒眼前的志工們,也是當年賑災的志工幹部們,在面對大災難時,人人都能放下己見,同心協力與當地進行溝通,化解種種困難。

「所以獨魯萬、奧莫克,帕洛,我們現在看來,都是那樣亮麗地恢復,重建這都是一段一段,每一個人所負責的都是很艱鉅,大家都不分你大我小,或者是你小我大,都沒有分別,大家都是無我——誰負責,大家配合負責的人,總是這樣地互動,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整個城市都恢復了。」

以工代賑清市容 誠情帶動為復甦

海燕風災後災區百廢待興,要推動以工代賑,不僅發放的現金如何送入獨魯萬是大難題,連發放多少金額給鄉親,政府、地方仕紳與國際NGO一開始都不理解慈濟希望盡量解決鄉親困難的心意。

「為了(以工代賑)要發五百塊(菲律賓披索),那個時候還惹來了人人還很排斥,聯合國也都說『慈濟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還有一些企業家也有跟我視訊,商會的會長也來說,『你們打壞我們的(薪資)行情。』」

當時,菲律賓志工在推動以工代賑的過程遭遇挫折,壓力也非常大,上人很體恤,就直接透過視訊來讓地方人士表達意見,也把慈濟賑災理念傳達出去。

「視訊中我就說,『慈濟是救濟,不是發放工資,只是以工代賑。』這個以工代賑的意思是,我們要去拯救他們,只是要求他們的工,自己來清理自己的家園;比我們到(全球各地)哪裡去救濟,都沒辦法要求人家去做什麼,我們都是要感恩、尊重、愛,把物資捧得高高的給他們,都還要向他們說感恩。」

幾經溝通,當地政府與民間也認同了慈濟賑災理念,大家聯手起來,在獨魯萬市邀集災民投入清掃,逐日、逐區恢復整潔。

「我們給的工資,一天也只不過是五百塊,分攤來他的成效會很高,果然還不到一個月,十九天,還是天天從外地去,真正地看到大家一心,成千上萬的人,大家那一念心,只有一念心,這種救災,以工代賑,真的是成效很高,它很快速讓它恢復市容。」

上人讚歎菲律賓志工:「那時候記憶很深,那時候海燕的投入,真的是菲律賓的慈濟人實在是很不簡單。一旦有事,大家都是放下我執,人人合和互協,使命必達,也都是排除萬難,沒有一個人說困難,人人都說沒問題,做就對了,大家都是這樣做,有付出的回頭看,我們都看到了最美的笑容,一張張的臉譜看到的都很美。」

一草一露編織愛 清淨無染蘊智慧

慈濟志工合和互協為民眾拔除苦難,苦既拔已,還要為他們鋪設一條行善積福的道路。上人引用佛經故事教導,提醒志工們,如已有機會救度他人,也要繼續輔導、陪伴他們打開心胸,為自己植福,也為他人造福。

「佛教有一段故事,一條線從天堂到地獄,這個地獄(中),他知道要改善,他要向上,所以看到那一條線,趕快抓住了那一條線,往上爬呀爬;但是看到了下面(有人)也拉住了這一條線。一念心動,『就是只有我得救,你不要來拉,你拉了,怕線斷了。』就是這一念心一動,線就會斷了。這種善念就跟那一條線的道理一樣。」

以線為喻,上人提到莫三比克慈濟志工採當地有的蘆葦曬乾抽絲,再拆開臺灣愛心米袋,兩者的絲線混編製成草席來義賣,救助9月30日發生在印尼蘇拉威西島的地震災難。

「一枝、一枝草,他們的智慧可以救濟(別人),他們那麼窮的地方,這種友善編起來的(草席)。人人都是很窮,他能結合力量,可以自救他們的國家,他們窮得還可以不顧自己。你們也有看到一位志工的家,是很破很爛,他們可以這樣地(付出)。」

莫三比克本土志工阿梅莉雅的家是用泥土與木頭搭建而成,從臺灣前去的慈濟基金會熊士民副執行長及團隊,在法親關懷時見到她的家裡有個九歲的小女孩,在家徒四壁的環境中,仍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煮飯、燒水樣樣來,洗鍋子就是用砂土和著水,徒手刷……

「有人問她(阿梅莉雅)說,『你這麼窮,怎麼不當感恩戶呢?你就接受他們的照顧,為何還要這麼忙?』他們立志要行菩薩道。她就說:『我若接受人救濟,接受一時會用完,我付出這一分愛,我永遠用不完的。』」

上人讚歎莫三比克本土志工儘管窮困,卻非常有智慧。

「他們是永遠用不完的付出的愛,這都是他們的智慧。各位,他們那麼窮,願意要把握因緣去付出。他們樂天命,安分在他的窮,但是他們做得很快樂。這就是為何師父那樣的疼惜粒粒黑珍珠,粒粒可以發光發亮,他們心中沒有分你、我、他,是那樣清淨無染。所以放下我執不困難,絕對沒有困難,排除萬難應該都可以做到。」

願菲國安邦富國 為祥和做不請師

看著菲律賓志工發心立願,凝聚在一起。上人提醒「時光不待人」,切莫一直反覆在菩薩心與凡夫執著的習氣之間。

「時光不能等人,師父也這回也是感覺很深,我是撐著出來(行腳),這幾天,我天天向自己說,『感恩哦!今天比昨天講話更自由。』過去,剛出來或者是在精舍,要講一句話是多麼不簡單。我出來這麼多天,還可以話說得出來,走路不比第一天差,我還可以在臺上步步用心走;下(臺)來,很奇怪,同樣也是全身無力。」

「所以,提得起,但是法不能放下。」上人對志工們道出殷殷期待:「我也很期待菲律賓的慈濟人,資深的菩薩也是不離不棄,有事大家都是很互動和合;閒下來的時候,我很期待,我們要為菲律賓安邦富國,人人淨化人心——不要等待有事才放下執著,現在開始就放下執著。」

2019年,慈濟菲律賓分會即將迎接成立二十五周年,上人勉勵在地志工們共同努力,為國家社會的安樂穩定做不請之師。

「發心,說到做到,做就對了!其實我現在跟你們說,一邊說,我的眼前也一片黑。總而言之,師父也是拼了命,你們也要把握慧命,時日已過,我們把握現在,成就菲律賓,記得要安邦富國。也是很感恩你們的愛,付出的愛。」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