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變養分 母子羈絆成貴人

2019-11-28   | 林儀茹
謝美順和林嘉德母子在相互鼓勵下,皆受證慈濟志工。(攝影者:李淑娟,地點:台南市安南區,日期:2016/07/23)
「為什麼我兒子不能來當志工?」同區志工的質疑,彷彿戳到了謝美順的逆鱗,她不解,為什麼兒子已經上大學、當慈青了,還要接受這種不平等待遇。

常憂病兒為母強

臺南慈濟志工謝美順因父母親聽信媒妁之言,二十三歲就步入婚姻,但丈夫愛打麻將,一沉迷牌桌就忘記妻小,薪水也不拿回家。謝美順生氣歸生氣,儘管也有爭執,仍總是為先生說話:「他不壞。」

謝美順接連生了四個兒子,在父親的建議下,夫妻倆買了臺三輪車來做生意,到工地載廢棄物賺工錢,接著開建材行,買賣砂石、混擬土、磁磚、廚具,遇上臺灣經濟起飛,1976年那年生下老四時,建材生意很好,謝美順一家經濟隨之好轉。

謝美順堅持一念心做環保二十多年,2012年也在自家成立環保點。(攝影者:郭明娟,地點:臺南市安南區,日期:2016/07/23)
先生又誤事了!因為工程延宕,建材行也經營不下去,他們只好將房子變賣還債,一家六口搬到倉庫住……儘管有著沉重的經濟壓力,謝美順的心頭最放不下的,仍然是二兒子。

1973年,二兒子林嘉德才出生二十天就發高燒,導致顏面神經與手部神經受損,從小身體不好,三天兩頭就送醫;儘管他的腦部、各項器官都是正常,但七歲時仍在地上爬,再做遍各種檢查卻查不出原因,醫生只能婉轉勸謝美順要順其自然。

謝美順不甘心,每週兩次包計程車,帶兒子到屏東枋寮去看醫生,持續一年多的努力,終於讓兒子能正常成長、生活。

但是因為身體缺陷,林嘉德成長過程有時會被人欺負,就產生了自怨自艾的情緒,「如果我能正常一點就好了……」林嘉德並不怨父母,因為媽媽已經為他吃盡了苦頭,母子連心的牽絆,仍持續纏繞。

母子相伴且相度

謝美順的妹妹不忍心看著姊姊一家人歷經起落,除了幫忙介紹工作,讓姊姊能脫離經濟困境,也帶著姊姊搭乘慈濟列車前往花蓮,希望她能解開心靈桎梏。

當時,靜思精舍仍是那間小小的佛堂,證嚴上人在佛堂後面那片鐵皮屋開示,親自向大家分享竹筒歲月與精舍的生活點滴。謝美順聽見了師父的辛苦,心想自己應該也要出些力。

從花蓮回來後,謝美順開始招募會員、收功德款。林嘉德受到媽媽影響,就讀嘉義大學時也加入慈青社,回過頭來鼓勵媽媽要培訓、受證慈濟委員。母子倆從相互羈絆,變成菩薩道上相互鼓勵。

「該做的工作,若讓我遇到了,我一定衝。」謝美順在培訓期間參加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志工,也積極地帶著當慈青的兒子林嘉德參與,受到其他同行的志工質疑:「妳帶妳兒子來幹嘛?」謝美順卻不加理會,「若要做一件事情,我就會認真努力去做,我不會因為流言蜚語而退轉。」

那一次的醫療志工梯隊,有一位慈誠隊安排了兒子林嘉德在志工早會上台,卻遭到先前質疑的志工阻撓,故意調動分享順序,讓後面的分享者插到林嘉德之前,此舉讓謝美順心裡很納悶:「這是什麼意思?」然而,因緣具足下,謝美順還是有機會陪著林嘉德上台,母子倆就在上人面前報告做慈濟的心路歷程,也得到上人親切的關心與回應。

志工早會之後,就有人前來向謝美順表達讚歎:「你們母子賺了我好多眼淚!」

2001年,謝美順完成培訓,成為慈濟委員;兒子林嘉德也在2013年受證為慈誠隊。現在,在臺南慈濟活動的大小場合中,常常可以見到謝美順和林嘉德一起付出的身影。謝美順用上人法語:「湯匙有湯匙的功能,筷子有筷子的功能,碗有碗的功能。」作為自己法寶,踢到鐵板也不會退轉。【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謝美順帶著兒子林嘉德在自家環保點做環保,那雙做環保的手也是母親的手,一路呵護著兒子成長。(攝影者:郭明娟,地點:臺南市安南區,日期:2016/07/02)

(文:林儀茹 臺南市報導 2019/11/2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